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阳离子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与DMDAAC的摩尔配比、复合乳化剂Span-80与OP-10的质量配比及含量、聚合温度、聚合体系pH等对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1.0%,n(AM):n(DMDAAC)=1.6,m(Span-80):m(OP-10)=96:4(Span-80和OP-1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约为4.7),Span-80和OP-10占油相质量的6%,聚合温度40℃,聚合体系pH约为5.0.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得的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的粘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环戊二烯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与溶剂配比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环戊二烯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升高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的分子量均降低;溶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分子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6,(2):68-71
沙田柚每果种子60~120粒,约占沙田柚总重量的4.57%,种皮占种子总重量的29.02%,种皮果胶含量3.74%~3.80%.采用酸解醇沉法获得种皮果胶,果胶色泽为white GROUP N155 C→D,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1781,酯化度为52.40%,二氧化硫含量为2.23mg/kg,酸不溶灰分含量约为0.41%,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5.29%,酰胺化度含量为2.74%,属于高酯果胶,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稳定性试验表明:50℃复溶干燥果胶,30℃以下保存2h,粘度显著高于温度50℃,超过70℃粘度显著下降;果胶粘度在p H4最大,p H2~5差异不显著,p H1时粘度显著降低;分别添加0.5%山梨酸钾、蔗糖,0.05%的Al3+、Ca2+、Zn2+均使果胶粘度显著增大,添加0.05%的Fe3+和Fe2+粘度显著降低。柚种皮果胶是一种较稳定的胶凝剂,可适用于低温储藏、p H值2~5,铁离子含量低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以α,α'-邻苯二甲基桥联双茚基钐二苯胺化物为催化剂,对丙烯腈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α,α'-邻苯二甲基桥联双茚基钐二苯胺化物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  相似文献   

5.
在不考虑其他杂质参与聚合反应的情况下,并基于已有对丙烯聚合反应过程的普适化认识,提出了一个普适的丙烯聚合反应机理(基元反应).在已有的丙烯聚合反应机理基础上,为了证实该聚合反应过程总活性基是否满足“稳态假定”以及考察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的影响,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下的丙烯聚合动力学.模拟得到的总活性基数目在丙烯聚合初期快速增加到峰值,然后随聚合反应的进行保持恒定,证实了丙烯聚合过程中总活性基符合稳态假定.同时,模拟得到了聚合温度对丙烯聚合过程的转化率、分子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聚合过程中,丙烯单体的消耗速率随聚合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同聚合温度下的数均聚合度峰值相同,但随温度增加,数均聚合度峰值来得早;随聚合温度增加,数均分子量减少,分子量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6.
利用造纸厂废水污泥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造纸废水处理厂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查了活化剂的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固液比等方面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锌溶液为40%、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15 min、固液比为1∶3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污泥活性炭碘值达到320 mg·g-1,而加入10%的茶梗添加剂制备的活性炭碘值可达503 mg·g-1,因此引入添加剂可以改善污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利用该污泥活性炭处理含苯酚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因此加强开发并推广污泥制备活性炭新技术,实现废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处理剩余污泥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应用压电晶体谐振技术检测鲜奶中的微生物是基于鲜奶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凝结,导致牛奶的密度和粘度发生变化,引起压电晶体频度的变化,通过检测牛奶的凝结时间实现对微生物的间接测定.这一新方法被用于牛奶中总菌数的测定,实验结果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无显著性差异,但本文方法更灵敏、快速、简便.在42℃和初始pH值为6.8的条件下,检测浓度在5.5×10^2-1×10^6cfu/mL范围内,检测时间(FDT)约为1.5-6.5小时,远少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24-48小时的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8.
玉米油料未完全成熟、霉变及加工、储存不当时,会引起油脂的分解而产生游离脂肪酸,从而降低油脂的品质。本研究对影响玉米油酸价的霉变、热损伤、生产加工过程、储存环节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玉米油料贮藏、加工过程中酸价定期跟踪检测,初步探索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霉变、热损伤、生产加工过程、储存环节对玉米油的酸价影响都很显著,空气、水分、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对油样酸价也有较大影响。结果为降低玉米油酸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 温度指标 为达到温度测量指标,采用酒精温度计与定压气体温度计相结合。初始温度从酒精温度计上读出。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从定压气体温度计上读出。当温度变化1℃时,水平玻璃管中红色水柱移动10cm,观察误差可小于1mm,对应温度误差<0.01℃,这就远远超过立项温度指标的要求。 定压气体温度计的构造如图1所示。A为容积约为270mL的烧瓶,BC为长度约为40  相似文献   

10.
油品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油品为例,测定油品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根据一系列实验数据,得出油品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式lglgV=aT+b即运动粘度的二次对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经验公式的得出,对高温、低温下油品运动粘度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引言高聚物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累尼乌斯公式:η=(η′)_0~(△u/RT)其中小(η′)_0为比例常数,与自由体积有关,随温度而变化,△U为高分子链段由原来位置移动到空洞位置时所需的活化能,上式表明,在高温下,溶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以指数方式降低,降低的数值,与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