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杨天南 《新高考》2010,(3):43-45
高中生物选修1中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一节,是生物技术实践的基础,具体要求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此乃微生物培养、植物组培等关键所在);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人教版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2中的第一个课题,刚纳入2013年江苏省生物高考范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该课题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探讨微生物的应用"。本课题可分2课时完成,第1课时进行培养基的种类和作用、无菌技术等基础内容的学习,第2课时进行培养基的制备、大肠杆菌的纯化等试验操作,本文为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是苏教版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小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微生物培养基的配置、无菌操作技术和接种技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这部分内容是生物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微生物在医疗、环保、工农业生产等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进行微生物研究和利用的基础,其基本操作技术是高中学生必备的技能。因此,"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笔者从教学安排到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开设该实验的建议及怎样组织实验。一、实验教学内容分析"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它要求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同时也为微生物应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生物技术模块中是学生应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操作实验,但由于该课题实验难度较大,多数中学实验器材不足、经费紧张等原因,在选择课题时都放弃该专题中的这个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学习了"圆的标准方程"之后,安排了本节"圆的一般方程".本节内容是在圆的基础知识及前几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一般方程,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续有关圆锥曲线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许多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知道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会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熟练地求出圆  相似文献   

6.
1前言穿刺培养是微生物教学中重要实验内容,也是常规菌种鉴定中重要手段。通过穿刺培养,不仅可以判断菌株的好氧性与厌氧性,运动情况以及菌株是否发酵产酸等。还可以从运动情况推测菌株是否长有鞭毛。但仅参考书上已有实验操作内容,实验很难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其核心技术。笔者在进行一组混合菌种分离、鉴定时,发现营养培养基的选择和加入琼脂量的多少是影响穿刺培养实验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因素。2两个关键因素2.1关键因素一———营养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选择不当即使菌株长有鞭毛也看不到根须状扩散生长。笔者先后采用三种培养基做穿刺…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微生物的代谢”内容包括三部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微生物在代谢的基础上才能生长,因此这节内容在本章中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涉及了微生物细胞内的两种代谢产物和两种调节方式,阐述了环境中的物质成分是酶合成调节的物质基础,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酶活性调节的物质基础。学习“微生物的代谢”对进一步理解第一册第三章中植物和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以及本章中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种类、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将要学习的微生物的生长等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看一看(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位置与顺序及观察物体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培养基配制、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实验室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通用性差、价格昂贵、不适合极端微生物培养及不能恒温等问题,设计、制备了一种实验室简易厌氧微生物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装置,并将该装置用于严格厌氧微生物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PCA、Geobacter grbiciae及Methanosarcina barkeri 800的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以验证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严格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设计及制备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可用于CO_2、N_2及H_2/CO_2等气氛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基制备、接种及培养,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技术"及"发酵工程"的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紧紧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用生活中的经历、经验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以珍惜时间为切入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编排科学合理的年历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8,(2):46-47
<正>1教材及学情分析"细胞融合技术"是中图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3第1单元第2章第3节的内容。细胞融合技术是细胞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习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都为这一节做了知识的铺垫。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知识综合性很强,内容较为抽象,不仅涉及前面的动物培养技术,还和必修教材中"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1概述考纲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了解培养基的种类和配制原则,掌握无菌技术及分离纯化微生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相关知识基础是微生物的类别及代谢方式;重点是培养基的种类、配制原则和无菌技术;难点是分离纯化微生物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培养基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所以必须依据代谢方式确定碳源、氮源、培养条件以及分离纯化方法。培养基配制原则是:目的要明确,营养要协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选考要求的选修1教材中"微生物的利用"实验涉及的5大疑点——细菌的分离、灭菌操作、培养基、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进行剖析,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的一个课题。课程标准对此课题的要求是,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属于技能性目标,要达到独立操作水平。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中生物学教师比较注重此课题的理论知识教学,却很少有教师带领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认为学校不具备完成此实验的条件,如没有无菌超净工作台,无法进行无菌接种;没有高压蒸汽灭菌锅,不能对培养基进行灭  相似文献   

16.
一、情境描述"探究气体体积的规律"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它是本章及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掌握了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但他们具有微粒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的应用"是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基础上对微生物的进一步学习,按照相关内容标准的要求,结合人教版教材所对应的实验课题,笔者从实验计划到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开设该实验的教学建议及怎样组织实验。一、实验教学内容分析"微生物的应用"包括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18.
正"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生物选修一实验新增加的课题,因微生物既与人类关系密切,在食品、医疗等很多领域广泛应用,又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必要环节,所以让学生多了解微生物知识,更早地掌握基本、规范的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技术、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很有必要的。经过多次实验后,笔者对"平板划线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不同阶段常见的误区进行了梳导。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在内容上稳中有变。删减了“C4途径,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共生固氮的途径”以及实验“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和“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增加了“液泡的结构和功能”和其他植物激素的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1教学内容及分析"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又为后面学习ATP、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作了铺垫。并且,本节提出的有关实验的知识对整个生物学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