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型糖尿病是把自身免疫系统对胰岛β细胞进行特异性损伤作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中β细胞自身抗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免疫"的内容涉及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对只掌握简单生物知识的中学生来讲,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学生有许多疑问和困惑,比如B细胞都一样吗?白细胞有各种免疫功能,被称作机体的"白色卫士",那么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之间是什么关系?免疫系统怎样识别"自己"与"非己"呢?1.抗原种类非常多,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种类非常多人体淋巴细胞很多,活动于血液、淋巴、组织液中。淋巴细  相似文献   

3.
周密 《今日中学生》2004,(11):31-32
免疫系统——生产抗体的工厂我们的肌体通过一种复杂的现象对危险信号做出反应,这就是通常说的免疫反应。骨髓和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白细胞、淋巴球)能够攻击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有医家提出:“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因为睡眠左右人体的免疫力。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免疫力的强弱,免疫力强,就能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扰。因此,那种只注意饮食和运动,而忽略睡眠充足与否的观点是错误的。 按照生理学的观点,睡眠是一种最全面而又有效的休息。它不仅能使人恢复精力,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我国古代就有“睡眠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之说。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睛疲惫,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血压异常。俗话说:“吃五斤不如睡一更”,也是讲睡眠对于人体之重要。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免疫学家贝里·达比教授的研究小组,对睡眠与人体免疫力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研究,发现睡眠除了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密切关系。达比教授对28名试验人员进行自我催眠训练。结果表明,施行催眠术后的受试人员,其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淋巴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这两种细胞数量的增加,意味着肌体抵抗多种病菌侵袭的能力增强。 有资料说,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者,比每天睡眠7小时者死亡率高80%。由此看来,足够的睡眠是养生的要诀之一,不可等闲视之,珍爱健康应从注重睡眠开始。 (《大众科技报》2000年12月3日)  相似文献   

5.
新鲜的面包买回家后该放在哪儿?很多人的答案是冰箱里。但最近有研究表明,放在冰箱里的面包更容易变干、变硬、掉渣儿,不如常温下储存营养和口感更好。面包之所以会发干、发硬、掉渣儿,是因为里面的淀粉发生了老化。面包制作过程中,淀粉会吸水膨胀;焙烤时,淀粉会糊化,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面包变得松软、有弹性;储藏时淀粉的体积不断缩小,里面的气体逸出,使面包变硬、变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化。导致面包老化的因素很多,温度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它会直接影响面包的硬化速度;研究表明,在较低温度下保存过,面包的硬化速度快;在较高温度下保存,…  相似文献   

6.
<正> 克里斯廷·拜伦:说到免疫系统,它的确每天都在保护我们不被环境中的微生物侵害。不过,免疫系统是全副武装的,如果你不能很好地保持免疫平衡,那么它就会引起一些比传染性病原体本身更有威胁的问题。这是科学家克里斯廷·拜伦,她是美国布朗大学的医学教授,她正在谈论的是能够保护我们不生病的免疫系统。拜伦研究的这种在我们身体免  相似文献   

7.
核酸是基因的本体,又是基因的营养源。基因是贮存、传递遗传信息的DNA功能片段。基因受损,可导致细胞老化,疾病丛生,加速肌体衰老。科学补充外源核酸,有利于受损基因修复,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水平,阻抑细胞老化,减少疾病发生,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8.
氧气有味儿吗? 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是感觉不到有味儿的,但有一种特殊的氧气却很臭很难闻,我们叫它臭氧。但是你千万不要因为它臭而讨厌它,臭氧的用处可大了。我们知道,多晒太阳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胳正常钙化。但强烈的太阳光却会灼伤皮肤。其实,强烈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所带来的危害远不止这些,它还会对人类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白内障眼疾和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使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减慢,质量和产量降低;使鱼类大量死亡,海洋生物数量减少;使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和分解加剧,光化学大气污染加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而臭氧却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 (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 ,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简称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 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 ,大量吞噬、破坏T4 淋巴细胞 ,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 ,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天生具…  相似文献   

10.
《竞报》2011年12月20日讯牛津大学生理实验室研究人员近日警告: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吃过多的垃圾食品,大脑很有可能会受到永久性的损伤。他们担心,这些油炸处理过的食物不但会影响孩子们的肌体发育,而且会对他们的脑力意识成长带来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1.
病毒从来没像今天这么繁荣,几乎无处不在。肌体有病毒,电脑有病毒,思想有病毒…… 资产也会有病毒。  相似文献   

12.
<正>慕尼黑大学(LMU)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生物钟可以控制淋巴细胞运动,因此一天中不同时间点免疫系统对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强度不同,这可能有助于优化疫苗的使用。淋巴细胞在身体适应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适应性免疫对识别和清除细菌及病毒病原体至关重要。淋巴细胞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循环,并且它们根据生理节律运动,这种节律与日夜交替同步,周期接近24小时。LMU的  相似文献   

13.
天生的杀手     
一些癌细胞不仅能躲避免疫细胞,还能杀死它们。每天至少一次,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一个癌变细胞。几十年来,医生们设想免疫系统和这种细胞表演着猫和鼠的游戏,“变节”的细胞躲避免疫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追踪,悄悄地繁殖生成肿瘤。然而,最近的研究揭示,这种游戏出现意想...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14,(11):16-17
崔玉涛 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 免疫系统就像消防队员,让他在家睡上3天3夜,然后突然让他起来灭火去,他不会马上进入状态,但如果让他天天进行消防训练,一有火情,他会马上进入状态。孩子需要不断地接触少量细菌来刺激免疫系统的成熟。如果清洁过度,孩子的免疫系统接触不到细菌,无所事事,就休眠了。等到突然来了细菌,反而不能做出快速反应,孩子就会被细菌击倒。而让孩子经常接触很少量的细菌,会不停地刺激免疫系统,不让它睡着,一旦有大量细菌进入体内,就能做出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15.
反复呼吸道感染幼儿血铅水平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血铅水平分布与免疫系统机能变化的关系。方法:自2005.6~12月,从我院收治的RRTI幼儿中随机筛选80例病例,在RRTI发作期,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血铅测定,依照1991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USCDC)制定的儿童铅中毒诊断分级标准。将受试病例分为6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对6组患儿进行常规加驱铅治疗,驱铅治疗满一个疗程,分别测定血铅水平,检测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结果:(1)80例受试病例治疗前血铅水平均在I~Ⅲ级之间,治疗后血铅水平均在I~Ⅱ级之间,病例分布随着血铅水平增高逐渐减少。(2)治疗前受试病例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样本均数分别进行F检验,其中IgA、IgG、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四项免疫指标P〈0.05.存在差异,而IgM、NK细胞P〉0.05。不存在差异。(3)治疗前、后,血铅水平分别与对应的免疫指标IgA、IgG、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进行t检验,显示二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1)80例受试病例均处于铅暴露中,发作期血铅水平病例以I级居多。占63%,Ⅳ~Ⅵ级未见.近似于正偏态分布;治疗后,I级占96.25%,Ⅲ~Ⅵ级未见。(2)治疗前,患儿血铅水平增高,IgA、IgG、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含量趋于降低,治疗后,血铅水平降低。以上四项免疫指标升高。说明幼儿患反复呼吸道感染与铅暴露及其所致的免疫机能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儿童过量     
近几年研究发现,儿童吃糖过多,机体抵抗力会下降,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学龄前儿童过量吃糖会影响智力发育。中小学生摄入过多的糖,不仅使肌体糖代谢负担  相似文献   

17.
同一种疫苗为什么要分几次接种?错过了一次接种怎么办?明明接种了疫苗,怎么还会得病?……别急,要提升肌体的免疫保护水平,医生有不少办法。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板蓝根多糖对实验级的小白鼠进行了毒性试验,测试了免疫器官指数、血细胞常规指数及淋巴细胞玫瑰花环形成率等试验指标。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板蓝根多糖不仅对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而且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19.
科技动态     
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解开细胞信号转导之谜 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为何易生病?上海科学家经数年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细胞信号"传令兵"NF-κB被抑制是重要因素之一,这就首次发现了交感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细胞信号通路间的"对话"渠道,揭示了交感神经系统调控免疫系统的潜在分子机制。前天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分子细胞》,以编者推选论文的形式,发表了上海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邯教授折茂肇说:目前,在人类老化的问题上,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种解释。其中有遗传基因程序老化说,老化脱氧核糖核酸伤害说等等。 现在,研究人员对老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对遗传基因领域的研究方面。由于这项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