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将会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祝成功 《中国考试》2005,(8):119-1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学学科,是法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系统地概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涵盖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整个学科领域各主要门类或分支学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环境法人才,从而对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因而有必要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进行环境法学的教学改革,同时这也吻合了教育部将“环境与资源法学”新增为法学核心课程而提出的改革要求。环境法学的教学改革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诸方面。  相似文献   

4.
环境资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在我国环境资源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尤其的重要。法律的保护机制对于保障生态环境资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环境资源的定义和特征入手,在介绍我国现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分析环境资源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构建完善的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教育在环境专业中的课程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的教育、促进环境法律知识的学习、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六个方面论述了环境法教育在资源、环境保护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地位,指出环境法课程应该成为资源、环境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对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深远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其他非法律专业、非环保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成为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全球性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共同成为世界关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人类最终会因环境恶化而连生存也丧失殆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是人类共同的需要,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投资法律环境是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条件,本文结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指出完善武汉投资法律环境需从统一投资立法、保障法律实施和加强法学研究三个方面着手,并尝试性的对立法模式创新、加强法律实施的社会监督及高校法学研究如何服务城市圈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从各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的专业、就业定位与社会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培养模式也面临重重困难。当前社会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对该专业学生的环境与资源法学专业素养均有要求,而大多数高校却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导致学生就业与专业设置目标存在较大偏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针对此,各类院校应该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将资源与环境法学作为单独的模块纳入资源培养方案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法律社会学是继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之后西方又一大法学流派,是一门在法律和社会的互动中以求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学科。由于法律社会学自身的特性,中国社会变革与法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解决中国社会现实的法律问题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法律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理工类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也逐步成长起来,成为法学教育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工类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应当同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走特色培养的道路,应当以培养实用型法学人才为目标,依托学校行业资源,面向工程建设领域诸如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构建应用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特色教学体系。而环境法学本身的科学技术性决定了环境法课程比其他法学课程与工程建设领域有着更天然的联系。在环境法的内容方面,环境标准、环境保护技术规程甚至具体的技术性规范既体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又是环境法律规范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工程建设领域严格执行环境法规范本身又是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成因,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树立科学的真理观对解决环境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后给法学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和平台。法律基础课作为我国法学教育和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主渠道。而目前法律基础课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资源保护是科学发展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我国曾采取了政策、行政、法律、法规等各种形式加以控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本文指出了我国前期颁布的法律法规的缺陷,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地关注环境立法,包括市场机制的作用、政策法规的协调、环境立法的刑事化、环境立法的国际化等,旨在建构一个科学的、可长久实施的环境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对于环境法治具有重要意义,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并不是所有的道德学说或伦理主张都可以当然作为环境法治的理论基础,环境伦理学究竟是否属于中国环境法治建设所应大力建构的道德资源,必须经由批判与反思.本文对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环境法治理论的误区与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职高专业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认清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对我国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环境教育的内容1.认识生态环境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目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城乡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懂得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能利用、调控与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2.科学利用环境资源的教育。对可更新资源(如水、森林等)的维持和保护;对不可更新资源(如矿产、能源等)的开发、利用与珍惜。3.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李强 《新高考》2006,(2):46-49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环境问题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所产生的。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两者关系密不可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过去大大增加,但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及人口迁移和分布的改变,仍然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人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析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法律人才市场上出现的涉外法律人才的缺乏,法律专业毕业生由于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而不能进入法律职业市场,法律人才择业领域向传统法律职业领域以外延伸等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需要面对的课题.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肓模式注重对学生法学原理和法律常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很难在毕业后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促使我们对法学教育改革以及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面对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多元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法学教育的改革应当向着法律理论教育与实务教育的统一,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专业知识教育与综合知识教育的统一的综合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加入WTO将会极大地改善中国法学教育的社会环境1.加入WTO将会促进我国法律职业专业化的最后形成法学教育从本质而言 ,应该是培养以法律为职业的“法律人”的专业教育。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要依赖于“法律人”、法律职业的存在和发展。法律人是指掌握了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娴熟的法律技巧的专业人员 ,法律职业是指各种与法律有关的工作的总称。法律人成为社会相对独立的专业人员 ,法律职业要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分工 ,必须要依赖于两个基本的社会条件 ,一是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 ,市场交换的本质要求用公平、平等、透明的法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法学教育迅猛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极大满足了法治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在法学本科教育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如一般综合类院校与法学专业类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如何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法学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如何面对百花齐放的教材问题等。法学的教学工作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重大责任,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其重大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在法学教学工作中,必须解决好上述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地理学科对环境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其环境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合理运用地理教学的优势、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也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