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中国魔罗派诗人于赓虞,在20世纪20—40年代曾在中国诗坛有一定影响,后来研究者甚少。这位被人们忘却了的诗人,曾经用热血浇铸爱憎,为命运痛苦呼号,作品富有个性特色。于赓虞的勤奋笔耕,为现代新诗做出了一定贡献。于赓虞写于苦难年代的"病和魔"的篇章,对于我们追忆过去的岁月,研究新诗流派和艺术,仍有不可抹杀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于赓虞是20世纪20年代天津“绿波社”的诗人,1923年开始与同人合出新诗集。他的诗多写绝望的,厌世的,烦乱的,病废的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的较早时期,诗人们还忙于用白话寻找“诗”的时候,于赓虞已率先去诗中寻找生命的感觉,用诗描画生命各样的色泽,在诗中聆听灵魂的声音。他所坚守的“为诗而诗”的艺术观,使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了纯粹的诗歌世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纯诗”的先锋诗人。  相似文献   

3.
于赓虞是20世纪20年代天津“绿波社”的诗人,1923年开始与同人合出新诗集。他的诗多写绝望的,厌世的,烦乱的,病废的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的较早时期,诗人们还忙于用白话寻找“诗”的时候,于赓虞已率先去诗中寻找生命的感觉,用诗描画生命各样的色泽,在诗中聆听灵魂的声音。他所坚守的“为诗而诗”的艺术观,使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就进入了纯粹的诗歌世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纯诗”的先锋诗人。  相似文献   

4.
于赓虞是一位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中国“恶魔派”的诗人,虽被当代人所遗忘,却有着中国新诗坛上卓然不群的风格与情调,那就是——浪漫的颓废和困乏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赓虞颓废的生命意识之深重以及他对此执着的表现,在现代诗人当中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于赓虞1923-1934年这十余年间的诗歌创作,解读其真实的生命体验——颓废之生命意识的多姿多彩的表达内涵和艺术形式,以期从其个体角度探求此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新诗是中国新诗的组成部分.还在中国新诗运动的发轫期,即有河南籍诗人跻身在新诗创作先行者的行列,以致在20年代的诗坛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来自中原地区的新诗作者的名单:王品青、徐玉诺、曹联亚(曹靖华)、潘保安、冯友兰、尚钺、冯沉君、邓颖超、于赓虞、周仿溪、张耀南、翟永坤、万曼、史紫忱、宋若瑜……这批较早涉足新诗园地的耕耘者,由于各人出身背景、生活经历、思想状况和艺术追求的不同,其新诗创作的情思主题、风格面貌各具特色,但大体说来可以划分为较多关注时代苦难的现实主义诗歌和较多抒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情怀的浪漫主义诗歌.前者的代表诗人为徐玉诺,后者的代表诗人则为于赓虞.  相似文献   

6.
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的意象派诗歌,曾先后几次反弹回中国,对中国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无论是在新诗的开拓胡适、象征派代表李金发和现代派代表戴望舒、卞之琳的作品中,还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九叶派”诗人和80年代的朦胧诗人的作品中,无不隐约地闪现着意象派的影子,同时,自20世纪初,许多诗人开始译介意象派。自80年代起,我国学还就中国诗歌与意象派的相互影响,借鉴以及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雅可夫斯基曾被誉为“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这位无产阶级诗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不仅因为他写了举世闻名的长诗《列宁》和《好》,使我们十分钦佩,而使我们感到亲切的还由于诗人曾直接以中国为题材,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歌。例如《讲这二十六个人的事件》(1924)、《滚出中国》(1924)、《莫斯科的中国》(1926)、《最好的诗》(1927)、《阴惨的幽默》(1927)、《致中国的照  相似文献   

8.
20年代中期,出现在诗坛上的新月诗派是从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分化出来并重新组合起来的纯文学社团。1925年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来,怀抱着“与《创造》并峙称雄”的决心和“领袖一种文学潮流或派别”的宏愿,在北京联络徐志摩、刘梦苇、宋湘,饶阵侃、孙大雨、于赓虞等志同道合的诗人,在家里定期举行聚会,讨论诗歌理论、指点诗坛现状和交换品评作品。次年,又创办了《晨报·诗刊》,积极倡导新格律诗。这一年的5月,闻一多在《晨报·诗刊》上发表长篇诗论《诗的格  相似文献   

9.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此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文艺界曾一致决议定这一天为“诗人节”。除了屈原,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哪一位诗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如此隆重的节日,更没有哪一位诗人,历经两千多年,受到全国百姓如此隆重的祭奠。屈原,不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世界和平理事会1953年还把大诗人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试论徐志摩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曾活跃于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诗人。朱自清曾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把徐志摩和郭沫若并论,评价虽然不妥,但却可以看出徐志摩在当时人们眼中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解放以来对徐志摩及其诗作的评论和研究不仅为数甚少,而且在论及诗作时,也大都持否定态度,将他说成买办资产阶级文人,将其作品当作毒草。即便有少数文章作了某些肯定,也被视为异端妄说遭到非难围攻。把这样一个在我国新文学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颇有声望的作家,放在被告的地位而加以摒弃是否正确合理?徐志摩究竟应当如何评价?他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应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其启山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禹被神化以后,成了控制水情的神明,民间到处都有禹王庙供奉禹王。禹已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是人们心目中改天换地的神性英雄。有关禹的史前传说同史实可能有些距离,从史学的角度,对禹从历史走上神坛的路径进行简略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学者从事文学批评时,往往大量地运用当代西方的文学理论。评论余光中的作品,当然可以这样洋为“中”用;然而,论文主要运用1500年前刘勰撰的《文心雕龙》的理论,分析余光中的创作特色及多方面的文学贡献,说明余光中的诗心文心仿佛与《文心雕龙》呼应。论述中西方理论只作辅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李渔戏曲理论形成之前的戏曲理论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从戏曲的美学特征、接受主体和内容形式三方面,对李渔戏曲理论进行分析解读。把李渔戏曲理论以"后曲本位"的概念来定义。  相似文献   

14.
细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中国现当代作家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都能够感到强烈的父子冲突。作家余华在谈论到其创作时承认受卡夫卡影响深远,余华的写作具有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色。这两位作家在塑造父子关系中带有颠覆传统的叛逆性,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较为成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的特点,又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依然是读者和文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的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的起承转合,从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回顾了他在先锋小说创作时期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突破,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中彰显余华小说写作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16.
刘虎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4):112-114
余华以其过人的才华和勇于创新的先锋姿态参与了当代文学的进程,统观其小说创作,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思想浸淫着他。在余华的小说中,无论是对幻美型的想象和期待,对恶俗型的憎厌和欲望,还是对受难型的同情和讴歌,其实质都是他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建构起来的虚幻镜像,是传统的男权意识对其小说创作的规范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余光中有着作家与翻译家双重身份,多年的文学创作对其文学翻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形成"文白相辅"的翻译思想,译作语言呈现"文白相间"的鲜明特点。本文拟从余光中的文学语言观出发,探讨其文学翻译思想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余光中翻译思想的成因及其译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8.
余光中有着作家与翻译家双重身份,多年的文学创作对其文学翻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形成"文白相辅"的翻译思想,译作语言呈现"文白相间"的鲜明特点。本文拟从余光中的文学语言观出发,探讨其文学翻译思想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余光中翻译思想的成因及其译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9.
韦庄和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人的词风有异有同:在产生背景及抒发感情的方式上,韦庄的思乡词异于李煜的怀国词;而在塑造典型抒情主人公形象及表达强烈主观感情色彩方面,二者又颇为相似。将韦庄与李煜的词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二人词风的异同,窥出词的发展传承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文化视角切人,探讨“后期浪漫派”作家徐莳的文化选择。徐莳的小说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蕴涵了现代西方的哲学思考与艺术技巧,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徐莳的“浪漫传奇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可以认为,他的创作成功实现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通俗与高雅的高度融合,获得了独特的文化意蕴与现代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