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胜龙 《出版参考》2007,(5X):10-10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成功的关键,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农家书屋”所需资金的筹集渠道,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的精神文化阵地,成为农村出版物市场的主要阵地。一些地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建设“农家书屋”的经验表明,充分发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资源整合优势,把政府投入与社会帮建和企业经营性投资结合起来,是建立“农家书屋”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农家新闻”,就是报道农户家庭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的新闻。研究县市报的特色,不可不研究“农家新闻”。地市县报和各级农民报都十分注重采编“农家新闻”。即使是中央、省级党报也不乏“农家新闻”的一席之地。作为最接近农户且真正能“飞八寻常农户家”的县市报,更是把“农家新闻”请为“座上宾”。“农家新闻”的特征毫无疑问,“农家新闻”应当具备新闻的共同属性,讲究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7,(6X):13-13
本刊讯 5月10日,山东省新华书店在淄博市沂源县举行了“农家书屋”启动仪式,首批启动了沂源、章丘等100个县的“农家书屋”。按照规划,山东省新华书店在今年年底前,会完成3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刘前红 《新闻爱好者》2008,(12):196-197
“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或自然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自助读书场所,按照“政府规划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运行机制”的思路建设与运作。国家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建设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吃年三十饺子,看春节晚会,已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一种习俗。除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道大餐外,全国各省市及地方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也像一道道风味小吃,满足了地方观众的需求。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讲的那样:“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反映全省各地的“新世纪新面貌”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是今年各台春节文艺晚会创作的主题。如平顶山电视台的《村委会的晚宴》以“三个代表”驻村干部为原型,讲述了他们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的感人事迹;新乡台的《都市红绿蓝》则通过交警这道城市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农家书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如何支持“农家书屋”工程,进而实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值的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重大主题报道是一道有分量的新闻大餐,那么在一些受众眼中,这道大餐往往因为选材陈旧、烹调方式老套而让人食之无味。在实践中,我们政治新闻部在这道大餐中加入了“民生味”,从小事人手,从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着眼,将“省委意图+民生视角”结合,得到了上至省领导、下至普通读者的肯定与欢迎。  相似文献   

8.
“农家书屋”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可持续发展是“农家书屋”生存壮大所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现阶段基层图书馆将其管理与服务技术运用到“农家书屋”建设中,进而使这项惠农工程不断完善,走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夜宿农家“掏”新闻李铁这次参加分社“脱贫之路”报道战役,我和中国记者杂志社来甘肃分社锻炼的皮钧同志结伴,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地区采访。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夜宿农家,与贫困农民促膝谈心,终于掏出了农民们的心里话。尽管这次报道时间较紧,总共采访时间只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海岛“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影响海岛“农家书屋”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实现海岛“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知沟”理论到“农家书屋”图书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知沟”理论的内涵解读,明确了我国城乡“知沟”现象存在的原因,结合当前“农家书屋”建设,提出了城乡间“农家书屋”图书配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涛 《新闻传播》2005,(2):33-34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好比一道经常要吃的“家常菜”。长期以来,我们做成就报道时,最容易遇到以下问题:一是“旧闻多”:二是“量过大”;三是”距离远”:四是“不活泼”;五是“形式老”;六是“深度不够”。一些记者大都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读者把这道家常菜”吃腻”,常报常新呢?  相似文献   

13.
衢州“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衢州市“农家书屋”的调查,就当前衢州市“农家书屋”的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农家书屋”发展之对策,并依托公共图书馆资源,在不断探索总结中完善“农家书屋”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湖北省“农家书屋”建设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并实施的“农家书屋”意见入手,分析了“农家书屋”对农村图书文化阵地建设的定位及意义,探讨了湖北“农家书屋”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因地制宜办好“农家书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家书屋”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7月提出的一项综合性文化建设工程,是为农民“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惠民工程。针对“农家书屋”这一新生事物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文章试从场地、经费、人员、管理、活动和图书馆的指导作用等六个方面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顾盛杉 《声屏世界》2008,(11):69-69
青歌赛团体决赛上,有一道知识问答题,问“通感”是哪一位大师创立的理论,A、B、C三句唐诗的选项中,哪一个是运用了“通感”的方法,答案是A项“红杏枝头春意闹”。其实,参赛选手选择的C项“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没有错。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其中有两项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28日晚《乡村发现》“美丽村姑”活动进入决赛。30日19点40分湖南卫视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栏目组接到全国各地观众打来的电话及发来的电子邮件,称赞“美丽村姑”评选活动,给农村女孩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令人耳目一新。村姑们在“农家活”、“农家乐”、“农家话”环节中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透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为什么“三项制度”改革如此难以深化?原因在于“利益问题”在作怪。 推行聘用制与竞争上岗,将导致一部分“老人”下岗,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又将使一部分“老人”收入减少。可以说,推行聘用制成了出版业“三项制度”改革积极向前推进的一道难关。在这道“关口”,存在着各方面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建设“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也面临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课题。本文在“农家书屋”建设实践基础上,通过调查了解,结合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工作特点等问题进行剖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党中央确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确保农家书屋“落地生根”,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文章从农家书屋的特点,结合晋宁县农家书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时期做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