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盾构隧道施工不可避免地对隧道周围地层产生扰动,从而产生地层损失和路基沉降,路基沉降分析是盾构隧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Peck公式,逐步推导出单洞盾构隧道下穿铁路轨道路基沉降槽宽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并结合福州地铁一号线的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修正后的Peck公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地铁隧道施工引起铁路轨道沉降和变形可能影响正常运营,为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轨道沉降和变形,保护铁路运营安全,对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段的区间线位及工程风险进行研究。文章以某市地铁1号线下穿既有高速铁路桥为依托,采用计算软件对隧道下穿既有高速铁路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最大沉降量为11mm,超过了6mm的容许沉降量;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沉降情况,提出了施工建议。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福州某地铁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铁路轨道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测值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在下穿的施工过程中对轨道沉降、轨道水平偏差以及轨向偏差影响的一般性规律,探讨了不同盾构隧道埋深条件下的轨道沉降与变形规律。研究表明,轨道沉降主要发生在盾构掌子面到达前、盾构通过期间及盾尾通过后的3个阶段;最大水平偏差一般出现在掌子面到达隧轨相交处位置;最大轨向偏差一般发生在掌子面到达轨道线路之前或通过轨道线路以后1倍的盾构隧道直径左右的距离位置;同时表明,在不考虑地下水位的情况下,盾构隧道埋深越大,轨道线路沉降与变形越小,列车运行越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铁半坡站出入口暗挖隧道下穿纺织城铁路专线,设计采用桩基础进行轨道加固。应用计算软件,通过铁路专运线在加固前后,受下穿暗挖隧道施工影响所产生的沉降大小的数值计算分析,讨论加固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铁路设计中应注重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轨道结构应体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特色、路基和桥梁隧道课时的相应变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相应变动、实践教学和生产实践五个方面论述了在城市轨道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内的工程建设中有许多隧道下穿施工影响到路基沉降的问题状况,对这些路基沉降的影响分析应结合不同的列车荷载情况,使用一定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本文结合某地铁一号线的施工案例进行路基沉降分析,通过四种模拟情况的探究总结,得出施工方法与列车荷载对沉降的影响因素,从而给隧道下穿的具体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谭丹 《华章》2012,(10)
隧道洞门作为桥隧连接工程中隧道与桥梁直接相连或相交的重要部分,在连接隧道与桥梁或隧道与路面路基传递受力、保持边坡稳定性、保证公路通行顺畅无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隧道洞门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隧道的施工质量,间接影响着桥台或路面路基的位移和沉降大小,并最终影响高速公路的运营状况.桥隧连接工程中的隧道施工多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对复杂地质下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总结探讨对桥隧连接工程的施工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时,路基土体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后,能够减少隧道结构与其周围土体之间的刚度差异,均匀土层应力分布,增加土体抗力,并可有效地控制盾构穿越时所引起的地面变形.结合工程实例,对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地基加固的设计方案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工程措施,以确保盾构施工过程中铁路列车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对铁路桥梁基础的影响,以某公路以路基形式下穿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GTS-NX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公路施工阶段及公路运营阶段2个阶段铁路桥梁沉降。以沉降控制指标为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某公路以路基形式下穿铁路桥梁最大沉降量满足《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铁路技术规程》限值要求,累计沉降量满足《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沉降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建铁路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时,既要保证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又要使公路保持运营状态,不产生较大的沉降,因此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法,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以及公路路面沉降控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巉以中川隧道下穿天公路工程为工程背景,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国家现有规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最优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对施工安全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一号线施工中沉降量的实地监测,对各监测断面的最大沉降量及横向沉降数据进行拟合,并采用与FLAC 3D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规律,得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规律类似于正态分布曲线,隧道中心轴为沉降量最大位置且向两侧逐步减小,沉降量随时间变化形成反"S"曲线的规律,为后续地铁隧道施工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89-192
线下工程沉降评估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区域沉降的变形规律难以精确掌握,对摸清线下工程自身变形状态造成干扰,并直接影响工程工后沉降预测值的失真。以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天津区段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评估标准,通过实测数据对评估成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剔除区域地面沉降对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的影响,满足沉降评估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软土地区某高速公路桥头路堤工程为例,介绍了砂井堆裁预压法的原理,根据实际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对路基的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并采用三点法预测了路基最终沉降量,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地基沉降量的90%以上发生在地基的中上部,深度为1.0—10.0米范围;该桥头0号桥台路堤累计沉降量为221.8mm,1号桥台路堤累计沉降量为200.9mm,且三点法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无砟轨道,其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是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由于湿陷性黄土工程性质的复杂性,必须对黄土地基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以消除其湿陷性;对于用改良土填筑的路基本体、基床底层应确定严格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压实质量和标准;同时,对路基沉降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利用曲线回归方法预测工后沉降量。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压密注浆技术处理公路软土路基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鞍山湖西南路软土路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沉降计算 ,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路基 ,最后采用压密注浆技术进行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防水性方面的问题,将会对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形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国家规定了需要依据隧道无渗水以及无湿渍的标准对铁路隧道工程的防水做出检查,防止隧道工程出现渗水问题,影响到隧道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结合一工程实例,针对防水板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依托兰州地铁一号线的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兰州地区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地表沉降分为微沉降阶段、快速沉降阶段、沉降缓慢阶段和沉降稳定阶段。在沉降显著发展阶段沉降量达到总沉降量的60%,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为28.7mm。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地表沉降的四个变化阶段,同时发现了在开挖过程中沉降槽会逐渐变大并且存在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18.
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潜在危险,软弱土体力学性质各向异性显著,软土路基中软弱土层分布复杂,对路基施工及使用期间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强夯法施工原理分析,研究强夯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由具体的强夯法施工工程对强夯法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对施工场地沉降规律、静荷载、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指标数据,评价强夯法对软土路基处理的效果。强夯法能够提高路基承载力,增强土体抗液化的能力,能提升路基土层的均匀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9.
对马鞍山湖西南路软土路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沉降计算,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路基,最后采用压密注浆技术进行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20.
新建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货运铁路为三级铁路,该地区主要为盐渍土地区,该工程铁路通过地段岩盐层最厚达17.7m。其成分以氯化钠为主,盐层底部为湖泊相淡水沉积,沉积有厚2~14m的粘砂土、砂粘土、粘土及淤泥质粘砂土、粘土,再下为粉砂、细砂或中砂、粗砂、砾石土等,组成第一层承压水层,一般厚5~8mm。运用实际观测到的涵洞的沉降变形资料和涵身现场的原位测试、查阅相关资料及反演得到的土性参数,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及实际观测分析涵洞DK42+768两侧过渡段沉降规律,开展轨道平顺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