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庆卓嘎  格央  布穷  次仁 《西藏科技》2013,(7):27-29,36
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降水量、气温变化等气象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做好针对性专项气象服务,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为效益分析对象,调查和了解西藏自治区气象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服务的需求,通过确定典型案例,邀请地质监测专家、政府相关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参与,以德尔裴法组织了开展了西藏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评估与服务效果和需求调查评价,得出了全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贡献率。并为今后西藏气象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系统应用全区主要国道公路交通风险普查成果,形成适合于本地的积雪、道路结冰、暴雨、大风等交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对交通沿线气象站点的观测要素(能见度、降水、降雪、路面温度、大风等)进行监测报警。实现集约化数据共享,形成西藏公路交通气象监测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精细化要素预报服务产品以及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交互式操作界面,支持进行高速公路沿线灾害性天气落区绘制、天气符号添加、智能路段提取、图形产品制作、文字产品编辑,一键式快速生成服务产品提高业务效率和产品规范性;基于GIS系统,初步建设集数据采集、监测、预警、预报、制作、分享、共享、应急指挥于一体的西藏公路交通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供基于GIS地图叠加显示交通气象综合数据功能,依托公路交通气象站、西藏交通厅实景信息、遥感资料,基于中尺度预报模式、格点数据、遥感数据,为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提供基础资料,公路交通气象服务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海洋气象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是监测分系统、预警、服务分系统和产品使用用户之间的连接枢纽,它依托现有的气象业务道信网络系统,将福州海域监测分系统采集、预处理的所有监测资料按统一格式传送至海洋气象专业数据库,并为预警、服务分系统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玉溪市202个乡镇遥测雨量自动监测点,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性分区,建立了玉溪精细化地质灾害预警服务系统,主要由地质灾害预报制作、数据查询、影响因子、预报发布等模块组成,实现了气象与地质环境的结合与融合,实现了与多种不同类型数据库的链接,实现了精细的乡镇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通过政府公众网、国土网、手机、气象显示屏、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及时传播。  相似文献   

5.
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决策层在组织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所提供的重要气象服务,2014年7月15日,毕节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24小时雨量普遍达到暴雨到大暴雨量级,织金、纳雍降雨量分别达到196.4毫米和178.7毫米,突破历史极值,造成严重城市内涝。由于气象部门在此次过程中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超前性的决策服务,加强短时临近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减少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6.
基于浙江省德清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建设及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统计调查,分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有效覆盖率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公众有效覆盖率的具体措施。分析表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有效覆盖率与气象监测能力、预报预警业务水平、信息传播渠道及其传播效率、社会传播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公众有效覆盖率,须从监测、预警、发布、传播等各个领域加以改进,最大可能地提前监测时间,缩短分析研判、预警信息制作、预警发布操作及信息传播时间,为公众赢得更多地应对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7.
入汛以来全省降水持续偏多,截至18日0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10.1毫米,比历史同期多37.5%。7月18-20日全省多地降暴雨,过程具有雨量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本次降水过程正值防汛关键期,黑龙江省气象台非常重视,准确预报了降水过程的起止时间,及时发布了各种预警信号,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决策气象服务,为省政府提早做好灾害性天气防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获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气象服务项目;建立公众互动的气象服务产品形成机制;强化针对社区、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气象服务,建立城市内涝、大气污染、雷电、大风等主要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专项服务体系;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体系建设和做好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评价6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呼和浩特市创新城市气象服务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2021年7月24日—26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了汛期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文章从降雨实况、灾情损失、气象服务、预报预警发布、降雨对农牧业及生态影响等方面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成功经验,以期对进一步做好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决策气象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1,(14):57-57
到“十二五”末,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将至少提前15分钟发出,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是国办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对气象预警发布提出的明确要求。《意见》还提出,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瞽及信息发布系统,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相似文献   

11.
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道路天气预警服务、对策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主要围绕道路交通专业气象服务与交通管理的需求,通过研制多种常规天气预报向道路气象专业服务转化模型,建设集全国范围内主要公路监测、分析、预报、预警信息于一体的"全国道路交通气象信息服务示范平台",实现道路交通气象预报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与定量化,实现全国任意一点国道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信息的定点、定时、定量查询.  相似文献   

12.
赵爱钧 《青海科技》2011,18(2):52-54
利用手机快捷、灵活、方便、随身携带的特点,采用电信级群发服务技术,我们开发了青海省气象短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与我省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的互联,解决了预警信息发布中要求速度快、时效高、优先级高、并发处理能力强等问题,现已成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重要服务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气象科普与服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怀和可行性,针对新农村建设特点,结合气象部门的实际,从科学管理、服务领域、服务手段上进行探索。总结了气象科普和服务应集研究、宣传、服务为一体;要政府牵头,气象部门落实;行业联手、优势互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立为新农村建设专用的气象灾害报警系统;形式多样的宣传气象科普与服务工作等五种方法,进一步促进气象科普与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16年7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一次大到暴雨灾害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此次服务工作的特点:预报较准确、提前,预警及时、到位,部门联动效果显著,信息多渠道发布,媒体应对得体。同时结合实际服务经历分析了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要提高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全球气候异常,每年入汛后要加强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及时发布动态监测报告逐日滚动天气监测;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敏感性和进一步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水平;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灾害性天气评估工作,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要关注不同的服务重点,针对性报送服务材料;加强相关单位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开展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多元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由气象因素主导或诱发的暴雨洪涝灾害主体,模拟分析各灾害主体的诱发因子及其权重,建立监测预警模型,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制定县级气象灾害监测评价体系,采用ARCGIS作为气象灾害评估系统的平台,通过Geo Server可比较方便地在用户之间快速共享空间地理信息。对各灾害主体进行时空上的划分,辅助县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8,(1)
正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一、闽台"气象缘"回顾(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3)
温州市易燃易爆场所防雷智能监测平台,主要通过对传统SPD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对接地装置安装监测仪,采集接地电阻值、SPD各相电压、漏电流、导通状态等主要性能参数,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将分散于温州市域的易燃易爆场所接入到物联网平台,通过在线实时监测和智能故障报警,强化了温州气象部门的防雷安全监管服务,提高了危化单位防雷安全生产的自我管理,促进了防雷安全技术在业务工作中的开发、应用,同时也展现了"互联网+气象"的智慧气象服务,在气象安全工作中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可视化实时监控系统旨在提高运维效率,是确保业务系统运行顺畅、准确、及时进行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青海省市县一体化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平台实时监控系统的开发意义和目标,设计实时监控系统的架构,并综合考虑气象服务业务流程的特点,该系统主要是对关键环节的梳理、数据采集、产品加工制作、产品审核签发、复审发布等业务和硬件设施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并提供各类产品状态的详情查询和故障告警。该系统自2018年5月投入业务后,运行稳定可靠,填补了青海省气象服务业务实时监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随少锋 《科技风》2011,(16):232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如何实现气象科技服务跨越式发展,是基层县局干部职工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气象科技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自己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的实际,结合荥阳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分析了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发布制度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服务队伍素质的发展思路,从而使气象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的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当地通信网络的实际现状,在“两个体系”建设中,通过“草原气象110系统”解决气象预警信息、气象服务产品传输“最后一公里”.系统具体功能:依托公安网络拓宽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建立两级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多路径、多手段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