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英 《四川教育》2009,(2):65-65
追踪时间:2004年9月-2007年6月。 家庭背景:曹长治同学的爸爸是自由职业,在家时间非常少;妈妈在重庆经商,平时工作较忙。父母离婚已四年。由于家庭的特殊原因,他由爷爷奶奶来照顾。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孩子养成了任性、爱打人、自我中心、倔强等坏习惯。  相似文献   

2.
冯夏婷 《家庭教育》2004,(7B):12-14
家有任性的孩子。爸爸妈妈常会觉得手足无措。和孩子发生冲突。影响心情是小事,担心他将来不会跟人相处,人格不健全,这可是大事。而孩子任性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孩子任性的原因。分享正确的管教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少父母说:“我的孩子太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呢?”有的家长甚至说:“我的孩子是天生的拧种,真没办法。”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那么,孩子任性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与顾城的大多数诗篇一样,正如同他自己,像~个眨着明亮大眼睛的孩童,眼神里却夹杂着灰暗与朦胧。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所以他可以勾勒出金子般的童话世界;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所以他只能深陷悖论、无法自拔,最终化做令人怜惜的至美悲剧。  相似文献   

5.
陈寿笔下的曹植“任性而行”,他一生“无愿为世儒”,因此倍受裁抑,最终导致政治的失败。黄节曰:“其曰滔荡固大节,晋室放诞之风已肇于此矣。”他的“任性”已经带有正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意味。这种“任性而行”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命本能的体现,更是某种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在史家心目中,曹植是自然人格的一个代表,“任性而行”是汉末崇尚任真自然的老庄人格的行为体现,是自然人格由汉末向魏晋的必然发展。  相似文献   

6.
犟任性、不听话,是许多独生子女父母难以对付的一桩尴尬事。他们大惑不解:是孩子的祖父母宠坏了他(她),还是我们管教不力?冷落他、罚他、打他,苦口婆心、软硬兼施,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但收效甚微。那么,到底该怎样对付任性的孩子呢?第一,对付任性行为严重的孩子,最忌他说西,你偏要说东,非要强制他屈服。任性行为就像弹簧一样,有着惊人的反弹力,往往压力越大,结果越让你无法下台。所以,聪明的办法是力避正面冲突,“岔开话题,另做选择”,不让孩子有发脾气的机会。第二,可以做游戏给孩子看,让他目睹和感受“任…  相似文献   

7.
很多父母反映现在的孩子任性,好像任性成了独生子女的“通病”,你让他朝东,他偏向西;你给他讲一个道理,他会反唇相讥十条理由;有的孩子甚至明知故犯,任意妄为。孩子变得如此  相似文献   

8.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即不讲道理、特别任性的人,医生不能给他治病。因为他头脑中自有一套想法,根本不相信医生,不仅不听医生的话,而且特别偏执,就是“骄恣不论于理”。  相似文献   

9.
有点小任性     
邵莉莉 《父母必读》2012,(3):115-115
一向乖巧听话的宝宝忽然变得任性起来,让他往东偏要往西,什么都要对着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只知索取的儿子没有人情味 我儿子翁金荣自私、任性、霸道。这些劣习随着大人对他的宠爱口益严重。吃饭时,他把好吃的、爱吃的都挪到自己跟前;吃水果,他专挑大个儿的拿。  相似文献   

11.
一向乖巧听话的宝宝忽然变得任性起来,让他往东偏要往西,什么都要对着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任性?这样的困惑,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宝宝开始变得任性、固执,不服管教,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  相似文献   

12.
儿子5岁了,非常任性。每次他做错事,我一批评他,他就哭着跑开,边哭边嚷嚷:“你们不爱我,我再也不回来了!”我只得紧随其后。儿子见我在后面追,跑得更快了。  相似文献   

13.
家长的问题:我的孩子刚过3岁,各方面发展都不错,就是特别任性,你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不答应就哭闹、撒泼,非让你答应为止。我该怎样改变孩子的任性呢?  相似文献   

14.
“他太任性。”读到他的散文时,我这么想。“他太任性,虽然很热情。”读到他的诗时,我这么想。“他太任性,不属于这个世界。”听说他的故事时,我这么想。”“他死的方式还是那么任性。”看到胡适悼他的文章时,我这么想。第一次听到“徐志摩”三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美。再读到那首脍炙人口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觉得这句诗,这名字实在是种极完美的搭配。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那诗化的语言所描绘的如画的景色固然令人陶醉,但  相似文献   

15.
王维崇佛,史料凿凿,毋庸为讳,他的许多作品,包含着浓厚的佛家思想。王维把禅学南宗这一思想融合到诗境之中,表现他默契“任性”、“无住”的生活态度的结论,同时又由此去体味其中所蕴涵的哲理、情趣。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成人不答应,他就会又哭又闹,这样的孩子真让人头疼啊。我的小孙子鑫博有时候也很任性,但我从不着急,因为我有对付孙儿任性的高招—“—一分钟”处理法。小孙子鑫博刚刚会走路时,特别愿意自己走,从不让我抱他,可是,当他走得稳当了,却  相似文献   

17.
我儿子今年4周岁,个性很强,顽皮好动。平时在家很任性,如果大人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大声哭闹甚至满地打滚。在幼儿园里也常常惹是生非。他经常抓、打、咬其他小朋友,像个“小霸王”。老师批评他,他哭得比其他人还凶。虽说最后都是以他认错告终,但第二天他又会故伎重演。有段时间我们曾经  相似文献   

18.
纵容助长孩子任性,教训多多。李东,初一学生,在学校任性、散漫、偏执。有一天,他爬上教学楼四楼的窗台,哭喊着不活了,要跳下去……幸亏老师及时抱住了他, 才避免了一场悲剧。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如此激动呢?原来那天下午放学,外婆来接他,班主任把他在学校的表现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外婆。外婆听完老师的讲述,用手指戳了  相似文献   

19.
“他太任性。”读到他的散文时,我这么想。“他太任性,虽然很热情。”读到他的诗时,我这么想。“他太任性,不属于这个世界。”听说他的故事时,我这么想。“他死的方式还是那么任性。”看到胡适悼他的文章时,我这么想。第一次听到“徐志摩”三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美。再读到那首脍炙人口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觉得这句诗,这名字实在是种极完美的搭配。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那诗化的语言所描绘的如画的景色固然令人陶醉,但我更欣赏他那段关于单独的妙论。他喜欢独处,这不论是在《我所知道的…  相似文献   

20.
爱心门诊     
孩子任性、打小朋友怎么办929641939@qq.com问:我的儿子3岁,特别任性。老师批评他,他就不理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儿,他有时候还会打人家。请问,如何才能帮助他改变这种状况?答:由于语言能力的发展还不是非常成熟,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就有可能采取攻击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