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河南科技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河南省唯一一份专业性科普报纸,现为四开16版,周二刊,每周二、五出版。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河南科技报社深入贯彻"三贴近"原则,坚持"立足科技,服务‘三农’"的办报宗旨,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11,(3):162
<正>2011年新年伊始,农业科技报社"双喜临门";农业科技报社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同时,农业科技报社的"农业科技报"商标再次被陕西省工商局延续确认为省级著名商标。《农业科技报》创刊于2001年7月29日,由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主管、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科技类大报。  相似文献   

3.
郝建新  石宝新 《传媒》2008,(2):53-54
科技类媒体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找准位置,这是每位科技报人,尤其是面向农村市场的科技报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山西科技报刊总社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科普惠农计划,在山西省科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整合资源、创新经营,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总社所属各媒体通过组织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普活动,为"三农"服务.靠服务求生存,靠服务谋发展,在服务中再造新媒体,重树新品牌.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11,(3):163
<正>《农业科技报》在坚持办好报纸、服务读者的同时,通过开展"心连心"科技下乡活动、创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媒体推广模式"等形式,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引起了上级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10年6月8日,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悦来杨凌调研时,对《农业科技报》创新发展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报界在改革的潮流中,着重抓了经营管理工作。中国科技报研究会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科技报经营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其中已有不少家科技报实现了自收自支,达到了自给有余。大家在实践中已认识到,要实现经济自立,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必须开展多种经营活动。目前,科技报的经营管理工作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开创了“以报为主,多种经营”的新局面。许多科技报的同志都认识到,在当前报刊林立的情况下,必须增强竞争意识,摆脱对国家的依赖性,实现经济自立。这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报社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开展多种经营,搞好为读者服务事业。不如此,科技报就难以发展,甚至不能生存。在科技报界中的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纸质媒体中,自成独特体系且曾经辉煌数年的科技报,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搏击中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短短10年内,全国科技报中有多家由过去的丰衣足食变得入不敷出,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报社在艰难竞争中求得了发展。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回头看看,这些年不少科技报社一直在探索谋求发展的路子,然而成功者不多,给人的感觉是科技报的读者定位和报纸内容存在问题。这里笔者结合办报实践,谈谈对科技报新形势下读者定位的思考。读者定位,是确定报纸内容和架构的基础和出发点,是解决为什么样的读者群办什么样的报…  相似文献   

7.
李庆德 《青年记者》2007,(12):69-70
山东科技报社与科技致富向导杂志社合署办公,现有《山东科技报》、《科技致富向导》杂志、中国创富在线网站、“山东省科普村村通”挂图、“山东省科普社区通”挂图等媒体平台。作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媒体,我们认为,科技传媒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要找准方位,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普宣教功能和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10,(12):30-32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主管、主办的《农业科技报》坚持以农为本的办报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主动闯市场塑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报社综合实力跃居全国涉农报纸前列。中宣部《新闻阅评》第423期以《农业科技报成为农民的"贴心报"》为题,对《农业科技报》服务"三农"的经验给予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最近,按照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要求,省委宣传部调研组对《农业科技报》近年创新发展实践进行了专题调研,由此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打好"创新"牌唱响"三农"歌——<农业科技报>创新发展的做法和启示》。不久前,省委宣传部向全省各市委宣传部和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转发了这一调研报告,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研究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党报等媒体以及文化单位创新发展。现本刊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李志民 《传媒》2006,(8):28-28
长期以来,《河南科技报》坚持扎根基层、立足报纸、服务"三农"的办报思路,在服务新农村的同时,报社的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普报纸"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省一级报;连续两届被授予全省"十佳报纸"荣誉称号;报纸发行量达到了36万份,在全国科技报系统中居于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日前,陕西科技报社迎来了创刊20年的喜庆日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以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词表示祝贺。 创刊20年来,《陕西科技报》出版了2121期报纸,发表了10万多篇稿件,发行总量达2.1亿份,读者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为科技兴陕,特别是科技兴农作出了贡献。《陕西科技报》创刊20年@田后溪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办好党报笔谈办好党报要练内功安徽日报总编辑王鸿报社的总编辑要集中精力办报,这一要求是十分正确的。这里所说的办报两字,其涵义是办好报纸,目标是不断提高报纸的宣传报道质量。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报社的体制也跟着发生了一些变化。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12.
图书工作与图书事业的发展,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和知识源泉,也为记者、编辑办好报纸提供了文献信息的服务。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新闻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快,作为一个报社图书室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为办好报纸尽责尽力?显然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想在图书室工作中取得成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一是目前还有不少人对图书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图书工作本身是日常的、细小的、麻烦的事,想创新并不容易。我认为,要在图书室工作取得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河北科技报社提出了建设河北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电子信息平台的设想.即充分利用报社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利用报业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处理能力强的整体优势,建设一个面向社会提供农业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系统,进而发展成为报社创新型、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平台,从而更好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14.
报社应以办好报纸为中心扬子晚报编委会报社理应集中精力办报纸,千方百计办好报纸。但是,当前社会生活的明显转轨,使这一不成问题的常理有时也成为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经商热”、“下海热”、“创收热”,不时冲击报社人员的思想和正常的办报秩序...  相似文献   

15.
“’97科技特别报道”是河北科技报城市版为配合省委、省政府打好“五个硬仗”,实施“科教兴冀”而开展的战役性报道。这次报道活动,报社按照省委宣传部提出的新闻宣传要“出精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科技报面向农村发行,在新形势下,科技报从巅峰滑落,不得不直面生死存亡的考验和抉择,科技报能否找到新的出路?本文作者认为,科技报应多元发展,延伸报纸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文化科学事业重新被提到我党和全国人民工作的重要地位,全国各地相继出版了《科技报》和名称不同的科技报纸。这是在我国新闻战线上应运而生的一支生力军。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以及广大读者群众,都以极大的关怀和热切的期望,注视着它的健康成长与如何在新长征中发挥作用。因此,怎样办好科技报,这个十分重要和急需解决的课题,就非常自然地提到了我们科技报全体编辑人员的面前。据了解,在我们的同行之中和一些关心科  相似文献   

18.
周哲 《新闻前哨》2001,(12):33-34
《湖北科技报》的《打工者》专版创刊有3年了,这个贴近打工者,为打工者服务的专版受到读者喜爱,不少读者来信说:“看到《打工者》就像看到久别在外的亲人”,还有许多读者把《打工者》版寄给在他乡打工的朋友,更多读者把《打工者》版看作是“良师益友”。 回想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作为这个专版的责任编辑,感触颇多。1998年,《湖北科技报》和全国许多科技报一样面临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9月底,报社决定推出《打工者》专版。在没有现成的稿件、没有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的情况下,我着手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准…  相似文献   

19.
报社工作的中心是办好报纸杨尚德1986年3月,我和范敬直同志调人经济日报,当时工作千头万绪、内部意见纷纷,究竟从哪里入手?第一次召开报社职工大会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集中精力办好报纸。”因为报社的中必任务是办好报纸,只有把大家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到...  相似文献   

20.
浙江科技报是浙江省科委主办的一张专业报,在报林中“先天”地位并不优越,可是在全国百余家科技报中,浙江科技报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报”(列“十佳”榜首)。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科普大会上,该报又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提起浙江科技报,报社内外都夸道,王一义总编的点子就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