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播又活了     
近几年,中国三大传媒的广播、电视和报纸中,广播显得最不景气了。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广播龟台相继开办的经济台给广播注入了活力,一些节目的改革和灵活的作法,也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句话:广播又活过来了!使人感到,只要广播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优势,走自己的路,面貌是完全可以改观的,局面也是可以打开的。这种感觉在首都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2.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各自具备其他传媒无法替代的优势.充分挖掘属于自己的优势时,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广播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尤其是广播新闻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一、现代城市给广播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城市的扩大和膨胀、人口的增加,使广播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现代城市的发展为广播提供了一个立身之地,也为广播新闻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广播需要听众,失去听众,也就失去了价值.现代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在某种意义上是广播听众的集中.集中的人口、集中的听众为发挥广播优势创造了条件.在亚…  相似文献   

3.
鹿能奔跑,鹰善翱翔,各有其独特本能。广播和其他传播工具,也各有其自己的特长。广播界之所以讨论“广播要走自己的路”,原因是,广播的特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讯社通过电讯把采集到的各种新闻发给各个报刊、电台,供其采用;报刊把编好的新闻稿,制成版面,经过邮递,供读者阅读;广播通过电波传送声音,供听众耳闻,电视广播则既给人听,又给人看。广播有长处,也有短处,要走自己的路,也像其他事物一样,必须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7,(12):39-39
晚上齐成了听广播的习惯,有些好节目会让你感觉比梦还要香甜。想想自己做广播,是上午的两档娱乐节目,就是风格亲切、充满激情的那种;而喜欢的则是晚间节目,关于人生话题类的,聊聊生活的点滴、介绍好书,总而言之越深刻越好,越哲理越好。似乎白天是快乐的,晚上是思考的。白天自己做节目,尽量给别人带来享受,晚间当听众,享受着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这就是“乐在其中”。有的时候,生活当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可以溶入其中,也可以跳出来看看,思考后再跳回去。这样的人生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广播广告似乎已经走入了困境。就连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也很少把广播包括在内,似乎广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媒体。那么,广播广告是不是真的到了穷途末路呢?如果我们把广播的广告时段看成商品,分析听众喜欢广播和广告主选择广播的理由,就会发现:广播还是拥有众多的听众。因为,站在听众的角度,广播有众多富有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每一个电台都有听众喜爱的名牌主持人,这是一个电台宝贵的资源之一;广播由于携带方便,“可以边听边干别的”;听众还可以利用电话或传真等和电台交流…  相似文献   

6.
杨涛 《视听纵横》2005,(5):109-109
广播电台记与报纸字记的最大区别在于广播记可以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广播报道的一大优势。广播记出自己的声音,现场感强,有自己的声音魅力和个性特色,它比播音员播报更能体现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可听性,更具感染力。广播记必须善于用自己的口述和音响把听众带入现场。  相似文献   

7.
张勉之 《中国广播》2007,(11):31-34
根据这次会议的主题,我主要谈广播的协作问题,也可以说是广播网络化运作的问题。这也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一直关注的话题。得到启发首先是在国外,看了他们的广播的很多网络化运作。这里所说的网络化和互联网没有太多关系,而是指广播自身的网络化运作。  相似文献   

8.
梁洪 《传媒》2012,(6):39-41
目前,广播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选择性收听,这类听众对广播的忠诚度不高,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非广播一种,只是因为对某电台、某栏目或者某位主持人的节目感兴趣而收听。二是伴随式收听,这类听众把广播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但从广播获取信息,还从广播得到娱乐和享受。三是移动收听,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给广播带来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突破了广播传输时空界限进入90年代,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开始显现出它的巨大优势,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向三大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对广播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江门电台抓往机遇,开发网络媒体,以进一步推动广播事业的发展。1999年1月,该台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辟了一个广播网站。将部分节目输进自己的网页。一年多来,这个网站在广大网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也给广播传输带来了新的变化。网络突破了区域、省际、国际空间界限,使听众目标重新确定。江门电…  相似文献   

10.
广播和电视、报纸一样,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都要坚持党性和真实性原则,但是电视和报纸都是办给人看的,广播则是让人听的;电视有收视、收看的限制,报纸有发行、阅读的限制,广播则没有这个限制,文化水平高的可以听广播,文化水平低、甚至是不识字的也可以听。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主持人节目形式在县级台广播宣传中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深受听众朋友欢迎,也给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下面,我就根据自己主持节目多年来的实践,谈谈县级台广播节目的主持。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广播转眼已经61年了。一般人看来,这是相当平常的一个甲子,但广播界的同志却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广播在这些年发展的曲折坎坷和很不平常。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势下,我们常常深思:广播的未来会变得怎样?广播发展的机遇在哪里?所幸,广播近年的发展多少给了我们一点提示。下一步,我们可以从解决四个问题着手实现四个转变,从而抓住机遇、趁势发展、超越自己,迎接崭新形态的未来广播。  相似文献   

13.
“播客(Podcasting)”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传播理念。它可以使“人人皆为(广播)播者”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个人的“广播秀”节目,并可将之上传因特网进行网络发布;与此同时,每个人也可订制自己喜欢的“广播秀”,并同步下载到MP3等“随身播”接收设  相似文献   

14.
陈月罡 《视听界》2012,(3):103-104
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并不甘心承认自己已步人黄昏年代,他们是广播听众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能激发老年节目策划者的年轻化思路,又可以给老年人群带来激情和梦想。广播媒体力图给老年听众以“年轻化”的引导,是媒体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让老年节目“年轻”起来,可把握“知晓、互动、服务”三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蒋宁 《视听界》2001,(6):27-28
广播是办给人听的,这是千古不变的永恒真理。在广播市场化的大潮中,广播人千方百计在“听”上下功夫,尽量使节目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以此吸引更多的听众,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先的有利的地位,毋庸置疑,这是大家方略。但是,现在的广播已发展到了广播立体化时代,广播受众市场的竞争也不仅是“听”的竞争,已发展到“看”等方面的竞争。“广老三”不仅要和众多媒体激烈竞争,还要在广播行  相似文献   

16.
与电视相比,广播虽然能给人更广阔的遐想空间,但其表达方式却不如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段丰富多彩。所以,一位“老广播”曾经说过:“广播就是用语言和音乐为受众搭建的一座充满想象的平台。”由此可见,广播需要精美的语言和相得益彰的音乐来丰富节目内容,甚至可以说:广播永远离不开音乐。广播节目中的配乐可以看作是广播与音乐两门学科中的“交叉学科”。在近百年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实践中,广播配乐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在电波声中愈发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特有的表现力。广播配乐既有一般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与共同性,又受广播节目具…  相似文献   

17.
谈点教训     
这是一位老广播工作者对自己大半生的回顾,读来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我们把它推荐给读者,相信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广播中的评论员评论是指由评论员自己撰写(或参与撰写)并由自己播讲的评论,它是与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评论形式。在广播实践中,新闻评论基本上有两种播出形式:播音员播诵或评论员播讲。由播音员自己播讲的“口头述评”是评论员评论的一种,这一形式现在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也说明了评论员评论的兴起和繁荣。 广播评论员评论的特征可以从外部特征和内部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九零年代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进入到广播节目直播时代,如今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没有广播的直播就没有广播的今天。因为直播有很多好处,比如新闻实效性更强,可以对事件进行现场报道,让听众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互动性强,主持人和听众可以实时进行对话交流,可以点播歌曲回答问题,可以发布供求信息,可以现场咨询、讨论话题等,听众可以在收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觉得自己就是节目的一部分,提高了听众对广播媒体的忠诚度,这些都是广播直播节目带来的好处,可以说节目直播让广播焕发了活力,提高了广播媒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构建网站的现实需要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传媒时代,中央电视台和省一级电视台,以及一些具有远见的地市电视台纷纷组建自己的网站。在这样的形势下,地市级电视台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资源优势,构建自身的网上发展平台。地市电视台网站所依托的媒体是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网站可以借势生长。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节目资源,通过重新包装,精心打造,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再行传播;通过广播电视台的品牌形象、电视栏目,也可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网站的推广。尤其是现在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