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的起源国,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枉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由于东北地区土地肥沃,水质优良,生长期长,使东北大米的质量受到各地人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巴黎坐落在法国北部、塞纳河畔,享有“花都”之誉。城市本身面积为105平方千米,东西长约12千米,南北宽至10千米,居民215万。如果包括郊区在内,巴黎人口超过1000万,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山多田少、素称“七山一水二分田”。稻田的分布约92.8%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河谷,其余是不同海拔高程的梯田、墙田、坑田。稻田垂直分布范围,自北部平原低田3米左右,至南部中山梯田高达1,200多米,垂直差异十分明显。由于海拔升高,气温递降,积温减少,水稻的生长季节缩短,水稻种植制度因海拔不同而显著改变,形成不同层次的垂直分区。经在北部临安天目山区,及南部龙泉仙霞岭、洞宫山区不同海拔高程地段的多年连作稻试验、品种引种试验、调查研究,以及热量条件统计分析表明:以日平均温度≥10℃的80%保证率的始日作为水稻安全播种期指标,海拔每升高100米,则安全播种期推迟2.3(南)~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77年成立(其前身可追朔至1913年),是专门从事水稻多学科综合性应用研究的公益型农业科研单位,1998年被确定为北方粳稻区原原种繁种基地,吉林省水稻原种繁育中心,2000年和2001年挂牌建成了吉林省优质米中试基地和吉林省米质检测中心,2001年国家水稻种质改良中心公主岭分中心在该所启动建设,2003年完成。2004年吉林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依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水稻所是其下设的主要研究所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国家加大了对粮食产量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大力度推广无公害水稻栽培方法。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会随着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而提高。本文立足于水稻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的通病及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为侧重点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及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有效手段,以期为水稻提高产量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喷施3.5%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水稻褐变穗的影响,可以看出水稻喷施3.5%多抗霉素水剂防治褐变穗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和2%的加收米混合使用,防治水稻褐变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水稻可谓是"劳苦功高",它养活了全世界1/3的人口。我们知道,水稻都是种植在淡水中的,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种海水稻不但可以种在盐碱地里,还能直接用海水浇灌,甚至被海水泡一段时间都没问题。2016年10月,袁隆平院士频频为海水稻发声,并设定了一个小目标:亩产300千克。那么,问题来了:海水稻为什么可以用海水灌溉?专家们为何对海水稻如此青睐?它究竟有何神通?  相似文献   

8.
小麦、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设计及新品种培育推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协调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产量占粮食作物的60%,为95%以上的人口提供了食粮。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9.
著名科学普及杂志PopularScience于1月26日发表专文,科学家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破译和绘制.全世界的人口有一半以上以大米为主食,所以水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的基因模型相对来说又比较简单,通过水稻基因的破译有助于破译玉米、小麦等其他作物的基因.水稻基因的破译使得科学家更加容易通过改良品种及遗传工程技术使得水稻增加特定的营养成分,或者使它具有更强的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著名科学普及杂志PopularScience于1月26日发表专文,科学家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破译和绘制.全世界的人口有一半以上以大米为主食,所以水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的基因模型相对来说又比较简单,通过水稻基因的破译有助于破译玉米、小麦等其他作物的基因.水稻基因的破译使得科学家更加容易通过改良品种及遗传工程技术使得水稻增加特定的营养成分,或者使它具有更强的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人口的50%都将水稻作为主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国家发展中要重视水稻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水稻的种植面积逐渐下降。面对该情况,我国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种植现存的问题和优化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单位和农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张瑜洁  姜亚珍  游松财 《资源科学》2014,36(5):1037-1042
以中熟中粳徐稻3号为试验品种,研究气温升高对苏南地区(江苏姜堰市)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文献阅读获取当地播期试验数据,与同期气象数据相结合,构建水稻增温试验,模拟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有利于苏南地区的水稻生长。各生理指标受升温影响的具体表现为:水稻生育期缩短,尤其是营养生长时期;叶面积指数(LAI)增量在播种至拔节期及拔节至抽穗期增加,抽穗至成熟期减小,升温有利于水稻生长前期的叶片增长,同时也会加快后期的叶片衰亡;光合势(LAD)在播种至拔节期及拔节至抽穗期下降,而抽穗至成熟期增加;水稻生长各个时期的干物质(DMA)累积增量与群体生长率(CGR)均增加。分析表明,拔节至抽穗期与抽穗至成熟期出现气温饱和点,分别为27.5℃与23℃,均在最适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一本推动杂交水稻发展的期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交水稻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随着杂交水稻进一步走向世界,它还将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导杂交水稻不断向前发展,促进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培养青年人才,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等方面,论述了《杂交水稻》杂志在推动杂交水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科技期刊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有20亿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人类栽培小麦历史悠久。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1/2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凡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稻瘟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稻瘟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从选用抗病丰产良种、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国际马铃薯年,并确定马铃薯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第四种世界人口膳食主粮。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国际马铃薯年,并确定马铃薯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第四种世界人口膳食主粮。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以此为生。我国是籼稻及其杂交稻的种植大国,而水稻与小麦、玉米等  相似文献   

19.
1 国内外大型工程发展概况到2000年,人类对空间的利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土地面积限制,人类将依靠近代的科学技术向地球争取空间:扩展地表向高空发展,向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向海洋筑造海上空间等等。1.1 超高层建筑发达国家把高层建筑视为展示本国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一种标志。目前已建成的最高建筑是美国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高度为443米。现美国和日本又计划建造高度为700米至800米的塔楼,试图做出更令人震惊的世界奇观。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建设用地紧张,人口密度比发达国家高4—8倍,人均建设用地只有发达国家大城市的1/4—1/5。  相似文献   

20.
华华 《世界发明》2003,26(1):19-19
日本专家近日开发出一种搭载紫外线照相机的无人直升机,并利用这种直升机监控水稻生长状况,对水稻生产大有帮助。由日本第一规划测量土木设计公司开发出的这一设备,可从200~300米的低空对稻田各个角落进行拍摄,获得高精度水稻生长信息。紫外线相机拍摄的图片在经蛋白质含量分类后,提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