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如何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在语文探究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马俊山 《宁夏教育》2012,(7):111-1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依托课堂教学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盛琼 《青海教育》2009,(5):50-50
“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确立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并通过教学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通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明确地写入了基本理念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在学校教育的方向。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克服高分低能现象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一、课堂讨论探究 ,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新知。“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进程中 ,去主动地发现新知 ,使他们获得探索真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陈前 《小学生》2010,(7):27-2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应将语文教学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提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要使学生真正学会主动学习,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能力的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它的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及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探讨探究性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紧扣本教材特点。分板块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在开放性的环境中,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用课外知识来解读课文,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整合推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过程是本教案的设计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验证中。体现课标精神,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实效性明显。  相似文献   

9.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是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盛发展的大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课堂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但是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杨俊忠 《农村教育》2006,(12):59-59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晓斌 《时代教育》2006,(12):93-93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笔者认为,“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2,(13):29-30
小学数学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契机,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质疑、争辩,最终统一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创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最高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且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研究、勇于创新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平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宽松的平台。那么语文教师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当务之急,也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而“问题教学法”是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益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开设“问题教学法”,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谢忠 《成才之路》2010,(7):I0019-I0019
我们必须要关注数学课堂教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课改实验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开创一个乐于创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俭 《广西教育》2007,(11A):18-1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句话的宗旨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要做到这些,必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马俊山 《宁夏教育》2012,(Z1):111-1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依托课堂教学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展示能力"科技之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