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只有这样对待学生,才会取得育人的主动权。从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上讲,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每个教师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在班级管理中,我首先全面深入地熟悉教育对象,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脉搏。同时,还用满腔热情帮助他们,用师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从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上讲,爱也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学生渴望能在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我们教师要为此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服、充满爱意的氛围,最终…  相似文献   

2.
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地接受它,集中精力地学习它。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引起学习兴趣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好的课堂氛围,会令学生如沐春风,个个心驰神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与数学教师之间有亲和力,那么,他自然会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身为教师,首先应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把爱洒向全部孩子。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热情耐心的帮助;在他们汇报交流时,  相似文献   

3.
在童年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呵护,如果一个孩子在冷漠的环境中长大,他将变得对善良和美漠不关心。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和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自我发泄,也不是自我表现,而是优化教育的需要,是一种教育手段——心理相融、心理渗透、心理感召。师爱的最终目的是“塑造”,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充分体现在其“塑造”之中。是教师就应该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应在老师那里得到一份平等的爱。老师的爱应如阳光雨露,普照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爱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犹如春风化雨,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亲其师而信其道,乐于接受教诲。  相似文献   

4.
物质环境     
为满足托班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他们的社会性、适应性的发展以及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统称为物质环境。它包括舒适、合理的活动场地与空间,安全、整洁、有趣的室内外环境,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能满足儿童动作发展的各种运动器械等。  相似文献   

5.
<正>托班幼儿的记忆以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幼儿通过动作、运动和各种感官获得信息并进行学习,利用重复的活动来帮助自己练习、记忆和组织自己的想法。为此,我们对托班班级游戏环境创设进行了教研,教师从儿童视角(用儿童的五感去感知、用儿童的情感去感受、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创设高质量的班级游戏环境,促进托班幼儿感知觉、交往、归属感、自主和情绪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惠渝 《幼儿教育》2012,(Z4):58-59
托班孩子的神经系统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每个孩子又带着独特的天性,无法用统一的发展标准去比对与衡量。这就需要教养者观察、理解他们的表现,接纳、顺应他们的天性。对于托班孩子的教养,我们确立了"以养为主,教养融合"的理念,努力探索保中有教、教中重保、教养合一的有效策略,以促进托班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一般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让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刚入园的幼儿正处于这种状况。那么,促使幼儿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就成为托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拉近师幼距离。对托班孩子入园前的家访应有别于其他年龄班的幼儿,托班的所有老师应同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注意通过沟通、玩耍、送小礼品等途径与幼儿建…  相似文献   

8.
回顾上个学期,在《贝贝美食》游戏中,我们班的孩子在交往性、角色性、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需要游戏(包括集体、区域、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教师更要有游戏精神(蹲下身来,走近孩子,发现适合孩子年龄特点、满足她们兴趣和知识经验的各种游戏),创设游戏氛围(以快乐为前题,以安全做保航),让孩子自由、自主的体验游戏带来的创造性和愉悦。为将游戏进一步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本学期将继续  相似文献   

9.
情感的力量     
孩子和成人一样,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会产生诸如肯定、否定、喜、怒、哀、乐的表现,这种心理反应就是情感,即孩子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于幼儿来讲,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吃饭、饮水等),就是对情感的需要了,因此,情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母爱、亲友的爱、教师的爱,是幼  相似文献   

10.
赵厚庆 《中国德育》2006,1(12):84-85
“爱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具有道德指向性和情感驱动性。实施“爱的教育”是教师的天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向每个学生倾注爱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转换角色,与他们平等交往,用智慧启迪心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影响到学生,才能使他们同样成为爱的传递者,才会自觉地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环境。  相似文献   

11.
何青兰 《今日教育》2007,(12):28-29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伴的爱及社会各界的爱,爱是一种需求,是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要。老师不经意的言行会成为孩子们辨别自己是否被爱的依据。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真切地体会到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成人密切关注。有时一句话或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因此,教师每天都要注意和每个孩子交往,向每个孩子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吻,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肯定的手势,都能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那么如何在工作中做到满足孩子的这种感情需求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一个全社会性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本文拟就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祈对独生子女教育有所裨益。 一、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是独生子女成才的基础 当今社会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独生子女成才。为此,他们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过去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条件上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情感优势。爱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之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具有一种安全感,是决定孩子情绪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失去父母之爱,会给儿童带来缺陷,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形成和智力发展。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分争,可以充分享受父母之爱。父母也往往抱有浓厚兴趣去研究孩子教育问题,关注孩子的成长,想尽办法使孩子得到爱的满足,培养孩子活泼健康,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3.
张丽娟 《成才之路》2014,(27):31-31
正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都得亲历亲为,有着难以摆脱的忙碌与压力,苦不堪言却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如何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做怎样的教师,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我想,只要拥有了爱心、耐心、信任、智慧,一定可以满足学生成才的需求。一、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爱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真诚地、用心地去爱学生。孩子们是一个个敏感的个体,你爱他们,他们也会爱你。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爱的职业.当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遇到一些在生理和智力上与正常孩子都有所偏差的特殊学生时,他一定会对这样的孩子充满同情,给予许多特殊的照顾.然而,假如能再用心一点去爱这些孩子,你也一定能发现,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特殊的爱,而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爱,一种把他们当作正常孩子看待的平平常常的爱.我们不仅应该使他们与正常儿童享受同等的教育,更要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普通的方式去评价他们,使他们在平等的生活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关爱、充分的发展、充分的潜能开发,从根本上驱除"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卸下"我天生比别人差"的心理包袱,提升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踏入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竞争行列,为今后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班幼儿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环境每时每刻都在作用着幼儿,因此,环境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甚至身体的生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多年小班教学经验,我认为除充分利用好地面、空间、墙面等环境外,以下五点也要多加注意。 亲:由于小班孩子小,各方面发展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他们对成人有强烈的依恋,需要成人给予心理上的抚慰和关心。因此,教师言谈举止,面部表情都要亲切、体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励,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轻:轻声的教学,柔软的讲话,会使小班的幼儿感到很舒服,安静的环境能使幼儿学会减少噪音,尽量不干扰别人的活动,这是一种精神环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两种需要,爱的需要和价值感的需要。用心去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随时随地进行及时肯定。教育就是爱与被爱,当一个教师去除所有功利化的目的,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不但会更爱你,而且他们会学会互爱,从而打造出一个和谐、互助、奋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7.
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阳光和雨露,只有得到充分的爱,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教师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上深深的痕迹,因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教师良好的心态、丰富的情感,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学生,建立自由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有兴趣学习、友好交往、自主发展,达到期望值。教师如果时常对学生进行激励为主的口头和书面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孩子积极向上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儿童在模仿和学习父母行为的时候,可能已经接受了父母的心理状况,包括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丑恶观,不知不觉中都被孩子吸收。甚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李锦云 《中国教师》2011,(Z1):172-173
<正>"安全感"是儿童心智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有了安全感,儿童会把注意力放在探索周围的世界上。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建立与环境完全和谐的关系。怎样能给儿童安全感?"爱"。在爱的环境中,儿童的精神会被完善。我们知道,儿童的终极目标是要成长,要发展,在心理和精神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班就读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认知、注意、情感、意志、个性形成等方面也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让他们获得满足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显得尤为重要。评价随班就读学生,要立足知,讲究法,心怀爱。一、营造和谐课堂,创设激励机会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外在环境,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外在因素,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儿童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对教师充满了信任和尊敬.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点,使自己成为孩子们信赖的朋友,那将会更有利于对孩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将会更有利于开展各项教学工作.(1)热爱学生,用爱去换取孩子的信任,从儿童的心理角度出发做让孩子接受的朋友.(2)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孩子心中值得学习的大朋友.(3)要经常深入到孩子当中去,适应孩子好动的天性,成为孩子心中值得信赖的大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