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宽心小站”的朋友: 我是一个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给孩子盥洗、开饭,带孩子活动中度过的。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带,面对一些个性极强的孩子,我有时感到束手无策,而家长的要求又很高,因此我产生了许多烦恼。每天走上工作岗位我都感到压力很大,总是快乐不起来。“宽心小站”的朋友,你能帮助我解除心中的烦恼吗? 李琳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2005,(1):40-41
宽心小站的朋友,园长以“饥饿的毛毛虫”为题,请每位教师自制一本图书。几周之后,所有的图书都摆放在了一起。园长召开了教师会,并问:“哪一本图书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第一个说出了我的想法,认为对自己的图书印象最深刻。接下来的老师也纷纷发言认为对自己的图书印象最深刻。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2009,(7):92-93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一直都为我的职业感到自豪和骄傲。从师范毕业的那天起,我就决心让自己成为“专家型幼儿教师”。而最近.我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角色也模糊不清了,因为我听到的更多的是“我们的服务”而不是“我们的教育”。园务大会上,  相似文献   

4.
宽心小站的朋友: 你好! 我在幼儿园工作近10年了。10年来,我一直努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年限的增长,自己越来越缺乏干劲,工作也没有了激情。我觉得幼儿园的事太琐碎,有时候,一点儿小事就弄得大家议论纷纷。同事间聊天,除了谈丈夫,就是谈孩子、谈婆媳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我不时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烦躁,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而生气。虽然过后也觉得没有必要,但当时就是调整不好自己。这样的心情有时会持续好几天。宽心小站的朋友,你们能帮我排遣这份莫名的烦恼吗? 晓靖  相似文献   

5.
刘燕 《学前教育》2007,(7):93-94
宽心小站 您好!我是一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了,现在每天仍在一线带班,工作起来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常被同事称为认真型的老师。 有的朋友劝我,都四十多岁了,工作差不多就行了,别那么较真,更何况付出了那么多,如今不还是普普通通吗?我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差不多”是什么意思,我该怎么做就是差不多?是的,工作中我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朋友的话里,我能感觉到我与年轻教师之间的差距。我的路该往哪走,我忽然找不准方向了。请宽心小站的朋友帮我解开这个谜团吧。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2011,(5):53-54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我是一名在幼儿园从教十余年的普通教师,责任心和上进心特别强,但性格不是很活泼,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我在工怍上对自己要求很严,不允许自己放松和懈怠,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2010,(7):91-92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最近,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老师都成了网上“菜农”,热衷于“偷菜”游戏,上班的间歇、下班回家都惦念着自己的菜园,甚至私下交谈时,都会彼此交流“偷”与“防偷”的经验。有的老师说,明明知道是游戏,但也总忍不住经常去看看,有时候半夜都会上闹钟提醒自己收菜;早上很早起床,想到别人地里收获点儿东西,可是没想到别人比自己还要早。  相似文献   

8.
尝试快乐     
宽心小站的朋友,你好!我有一个烦恼要对你诉说,渴望得到你的帮助。 我是一个有着近20年教龄的“老”教师。一方面,我总想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从而得到领导、同事、家长的认可,而另一方面,繁忙的工作,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宽心小站的朋友: 你好! 我从幼儿师范毕业到幼儿园工作快半年了。去年8月,我怀着兴奋之情走上了工作岗位,内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可现在,兴奋之情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自己也越来越缺乏自信了。 从小学到师范,我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喜欢我,同学羡慕我。可来到了幼儿园,我总感觉领导、同事和小朋友好像都不喜欢我,我“怕”小朋友,更“怕”领导、同事来听我的课。因为我设计好的活动,常常组织到一半  相似文献   

10.
马蕾 《学前教育》2008,(5):54-55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我是一名在幼教战线工作了十多年的教师,现在已经凭借自己对工作的执著认真和努力探索获得了一些成绩,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敬业精神,都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在同事看来我已经很优秀了,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可以“休息休息”了,在幼儿教师这个岗位上,还能有多大发展呢?然而我对幼教事业还是很热爱的,  相似文献   

11.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 我进入幼儿园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因为工作突出,是幼儿园的重点培养对象。长久以来,我一直为自己与孩子们游刃有余的互动而感到沾沾自喜。可进入区里的后备名师培训班后,我常常会被问及,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在师幼互动方面有哪些经验,总结了哪些策略。  相似文献   

12.
年轻的风采     
宽心小站的朋友: 我是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此时的我一方面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另一方面又有一些疑虑。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不再是“小孩子”,而是小孩子面前的“大人”了。虽然我一直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可它真的要来到的时候,我又有点儿不知所措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该怎样面对幼儿园的大人们呢?还有,在工作中不拍领导马屁行吗? 小欣  相似文献   

13.
朱晓燕 《学前教育》2010,(10):52-53
宽心小站的朋友: 你好!我在幼儿园工作十几年,一直兢兢业业,担任班长工作的几年里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今年我不当班长了,成了一名班员,虽然工作压力好像轻松了许多,可是我思想上却并不轻松。过去我当班长的时候比较强势,班级里很多工作都由我来统筹协调,现在我当班员,别人怎么看我?我还能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想法吗?如果我的表现太积极了,怕别人误解我;如果我表现得不积极,别人也会误解我,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宽心小站”的朋友: 你好! 我是山西省××机关幼儿园的一位普通教师。曾经的我是那样充满朝气,总是积极地面对生活。我努力工作,尽力缩短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努力使自己走向成熟。但是,希望越多,失望也就越大。终于,我停下来了。因为在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想干好某件事却怎么也不能如愿;把一切计划得很好,最后却一件也未实现;好不容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却又迎来了新的谴责与讥笑。一向自信的我也渐渐变得迷惘起来,工作也没有了冲  相似文献   

15.
小潺  魏龚 《学前教育》2008,(7):95-95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去年幼儿园评优工作中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蹊跷的事情是这些日子以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底的痛。评比工作由全体教师无记名打分,没有公开唱票。几天后中午下班时间黑板上公布了优秀的名单,其中有我,几个同事便对我表示祝贺,当时我很开心。但是下午上班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黑板上我的名字被擦掉了,换成了别人的名字。我一下子就懵了。有小道消息说领导算错了,这样的“新鲜资讯”让同事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我呢,更是一头雾水,无地自容。找领导了解情况吧,又怕大家说我计较;不找吧,我又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这个恼人的心结怎么也解不开。后来我竟然发展到经常失眠,一个声音说:不要计较这样的得失了:另一个则说:要回自己的尊严吧!我该怎么办,我不愿这种状态继续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了,请宽心小站的朋友帮帮我吧!  相似文献   

16.
乔梅 《学前教育》2010,(9):50-51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我是一名在一线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老教师。这些年,我热爱幼儿、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认真地履行着一名教师的职责。经过我的努力,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也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获奖,  相似文献   

17.
宽心小站的朋友: 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托班工作,众所周知,托班工作细致琐碎,我总是尽心尽力,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对于园领导安排的每项任务也都是任劳任怨,但是,我却觉得园领导不太重视托班工作,总认为托班老师工作轻松,工作量少,我为此而感到伤心,失落。  相似文献   

18.
杨霞 《学前教育》2011,(1):54-55
宽心小站的朋友: 你好!前不久,我刚刚从一名普通教师升任为幼儿园的保教主任,一下子要面对园所的管理工作,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从思考、设计到执行,事无巨细。我比较年轻,经验相对老教师不是那么丰富.总感觉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还应该有更大的提高,才能胜任现在的岗位。  相似文献   

19.
教学《小站》一文时,我请同学们谈谈小站留给自己的印象。顿时,教室热闹开了,学生中相继涌现出了小站“美”、“静”、“洁”、“小”等答案,最后,还冷不丁冒出了个小站“富”和“穷”的观点来。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时产生的认识偏差。能否正确...  相似文献   

20.
远离嫉妒     
宽心小站的朋友: 我在幼教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了十年有余,在园内也算得上是一名小有成就的老教师了。荣誉、赞扬的光环时常围绕着我,但自豪、欣慰的感觉却很少很少,总有一种巨大的压力经常使我透不过气来。(请理解我使用了“巨大”一词) 工作中,从同事们看我的目光中我感到更多的是挑剔、嫉妒、不屑一顾,这使得我经常会与孤独、寂寞为伴,与委屈、失落相约。工作起来也更加谨小慎微,害怕失败会带来同事们理所当然的指责;害怕成功会招致同事们嫉妒的闲言碎语、讽刺挖苦。工作的热情、钻研的精神逐渐在减退。我甚至想到了“退”,退出竞争,不再奋斗,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但是每当我面对孩子们美丽似花朵般的笑脸时,每当我迎着孩子们充满期望、充满天真的目光时,我又为自己产生了这种想法而惭愧。我处于极度的矛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