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数学创新教育,当务之急是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等,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成为创造性人才。教师的天职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把教学过程作为创新活动来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培植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创新精神,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以及贯穿活动始终的创造动机、积极的创造情感、顽强的创造意志等心理品质,而这些品质应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语文教学也承担着这样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李成明 《云南教育》2001,(16):15-16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时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我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了一些尝试。一、抓好初一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具备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人往往具有以下个性品质特征:兴趣广泛、求知欲强、能正确地知觉现实、对问题有独特见解、不怕挫折、勇于进取等等。初一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意志坚强、不怕挫折、开拓进取、情趣高雅、有爱国情操等个性品质的要求与此相…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改变自身科学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同时再现数学"脚手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认知能力,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求异性、实践性、民主性、鼓励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是以开发创造力为宗旨,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本文就创造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出发,系统研究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个性的语言行为,同时系统研究英语语言创新能力结构的形成过程和培养方法,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学会创新思维的方法,从而提高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造力是由多种基本素质构成的。如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技能、创造美感等。本文着生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个性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指出:"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不能。""创造是人类具有的本能。"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成为了每一个数学教师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此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有创造性的人才,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中一直普遍存在的最深层的缺欠恰恰正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高职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个性为目的的创造性教育活动,既是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者的历史重任。而模拟情景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对语文进行创新教育,有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为创造而教”,这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世界性潮流。倡导创新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发明、创造什么新的成果,主要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个性,使他们学会思考、追求、探索和发现,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和品质。因此,创造个性的培养,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林汉 《海南教育》2009,(6):140-140
创新板书设计——就是以培养人的这种创新思维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形成创造性品质为最终目的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能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而对于教师来说,怎样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每个教师肩负的重任。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要想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首先学会宽容,学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天赋,并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棒打、扼杀最不可取。创新教育重视人的社会性,也尊重人的个性,发扬学生的主体性。我们不仅允许学生有求异思维,而且应当鼓励那些标新立异,突发奇想,甚至允许学生超乎寻常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创新板书设计——就是以培养人的这种创新思维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形成创造性品质为最终目的的。  相似文献   

18.
宋莹 《农村教育》2004,(10):64-64,5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由此可见,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安志学 《考试周刊》2007,(49):36-37
本文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合实际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创新教育实施的场所在课堂,实施的形式在教学,实施的内容是在课堂教学内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方式。人的创造能力或创造性是多个层次构成的综合性素质的反映。就个性心理发展而言,由核心到外围,由深层到表层,依次为创造性特征、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创造性人格特征,即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两个层面。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着眼点就是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