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飘逸的容止、敏慧的才华、清贞的品格、纯挚的情怀,这是读者熟悉的黛玉;崇尚自然、崇拜人之天性,任情执性、遵循内心自我,这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字梦阮的曹雪芹让笔者决意对二者之间的关联作一翻探究,也许读者从而更加了解黛玉形象塑造所深蕴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读到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下文却没有对王熙凤眼中的黛玉作一番淋漓尽致的形象外貌描绘。打量林黛玉后,王熙凤会怎么看,又会怎么想呢?留给读者一个谜。  相似文献   

3.
就一般的审美标准来看,宝玉眼中宝钗之美是要胜过黛玉的。然而,通过移情作用,在宝玉对黛玉的审美直观中,宝玉发现黛玉的诗性之美,这种美是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而在宝玉眼中,宝钗之美则始终处在散文化的状态,这种散文化状态的美,虽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但宝玉终究没有在宝钗之美中发现自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是绝对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而读者对钗黛二人的美的欣赏,也主要跟读者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代入宝玉的身份——也就是对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所发生的移情作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的前三回中,通过冷子兴、贾雨村之口从侧面对书中的主要人物,宝玉、黛玉、王熙凤等人物作了简要的介绍.如果说前面只是使人看见人物的影子,那么这一回就是人物正式走向前台作精彩的表演,把鲜明的个性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紧紧地吸引着读者.黛玉和宝玉是《红楼梦》整部作品的主人公,也是这一回作者所着意描写的人物.这两个人物的出场,作者通过细微琐事的描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问题.下面就来谈一谈宝玉和黛玉的出场.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林黛玉是塑造最为成功的典型人物之一。众多的读者总指责黛玉"小心眼"、"敏感"、"孤傲"等,这实在是对作者一番苦心的莫大误会。作者要以这种性格来描写黛玉的自尊自爱,写黛玉的叛逆。这种性格与林黛玉所处的特殊的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她的这种性格,又使她在贾府之中茕茕孑立,形只影单,一步步失掉人心。她的多愁善感更让她愁肠百结,心中的郁闷不能排解,直至最后眼泪也没有了,可以说是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从“诗”这一新的角度来对黛玉作一新的认识。黛玉的诗人气质和小说的诗化氛围构成了诗意的黛玉;黛玉以诗言志,诗是她的自画像,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到诗中的黛玉;诗人的黛玉把自己融入于诗堪称古今无双,形成了永恒的黛玉。以这三方面为中心来省识一下林黛玉的春风面目。  相似文献   

7.
《金粉世家》一经成书,便被人们誉为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其中的人物设置和《红楼梦》的人物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冷清秋和林黛玉在很多方面就比较相似。很多读者都为黛玉夭折而遗憾。本文通过比较冷清秋和林黛玉的结局,论证了黛玉之死是黛玉的最好结局。  相似文献   

8.
生者安葬亡人是正常行为,但一个大活人去葬花,于今天现实而理性的年轻人而言,却似乎是既罕见又另类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首次阅读《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几处情节时,很多读者一看到这个只有黛玉才独有的行为,必然认定这绝对是曹雪芹的首创,是他塑造黛玉性格的神来之笔,殊不知,早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芒种节举行饯花神活动就是一种民间风俗,曹雪芹以这个诗意的节日为背景,居然创造性地为我们挥洒出了一幅宝贵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9.
一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中心故事,体现着全书的主要倾向。它给读者的感受最深,对读者的影响也最大。过去的研究者所最注意的是这个故事,今天以《红楼梦》为底本而改编的戏剧和电影的基本情节也是围绕着这个故事。这一故事的社会意义如何,读者对它究竟怎样理解,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黛玉的眼泪     
<正>林黛玉这一形象是因其爱流泪而被读者记住的,这绝非虚言。她的眼泪并非只是相思泪,其复杂的意蕴很值得品味。黛玉的眼泪是感知《红楼梦》和林黛玉情感世界的捷径,也是把握小说情节、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把密钥。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之香菱学诗一节中,黛玉教香菱写诗提出作文第一立意要紧的观点,这是写作的基本理念。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无不是首先以其精深、博大、厚重的立意主旨而深深打动了读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2.
在《红楼梦》中,读者最熟悉的人物是宝玉与黛玉,最熟悉的故事是宝玉与黛玉的恋爱,那缠绵哀艳的恋歌,一直在读者耳边回响。曹雪芹花了很大的篇幅,精心塑造了林黛玉幽美绝俗的典型形象,二百年来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为她的性灵与诗境生活,以及她那注定要失败的苦恋所感动。读者的注意力全关注于此,因此经常忽略了曹雪芹散置于作品各处的有关林黛玉的另一些描写。这些描写似与我们所熟知的林黛玉形象不甚相符,那么计划周密的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很显然,只有将关于这些内容所透露的信息也考虑在内,我们对林黛玉才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黛玉的死是文学艺术的必然,是思想内涵里最有价值的悲剧,也是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如果黛玉不死,那么封建社会那残酷的吃人本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揭露,所以,黛玉之死,使《红楼梦》有了更深邃的思想,使读者用心去触及到了社会灵魂的更深之处,更使《红楼梦》散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4.
紫鹃论     
紫鹃,差不多是与林黛玉同时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第三回,林黛玉辞别父亲,离开家乡,来到了京城外祖母家。“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己的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名唤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将自己身边一个二等小丫头名唤鹦哥的与了黛玉。”在“脂本”系统中,“鹦哥”这名字从第三回点出后,不再出现了。鹦哥到哪里去了?这位由贾母特别派给黛玉的贴身丫头会失踪吗?第五十七回,丫头紫鹃对贾宝玉说:“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四次使用了“半旧”这一修饰词。细读文本与研究者的文章,笔者发现在对“半旧”一词的解读上,我们忽视了黛玉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即所谓的“半旧”是黛玉视角中的“半旧”。加强对黛玉视角中“半旧”的诠释,不仅能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能深刻体会到《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黛玉和婴宁是我国古代小说巾两个不朽的女性形象,二人一哭一笑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在哭笑的背后二人却有着相同的本质。黛玉和婴宁一生不同的经历以及不同的结局却反映出她们一样的人生悲剧,这种人生悲剧不仅仅是黛玉和婴宁的,而是整个人类的悲剧,自然的原生态的真性情在世俗社会面前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7.
首段提出批驳的对象"黛玉心胸狭隘、小性儿、爱出风头"。后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批判"对黛玉大大的误会":第一,列举形似"心胸狭隘"、实为"维护自尊心"的事例。"对周瑞家送来的宫花不满"——这是黛玉"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的特殊处境使然。第二,列举大气的事例。"香菱想学诗,黛玉热情指导"——这是黛玉"单纯得就像一颗水晶,晶莹剔透"。第三,辩证持论。"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黛玉那些所谓‘心胸狭隘、小性儿、爱出风头’的事,既反映出黛玉的优点,也折射出她的不足"。此文卒章颇有意味——借文学作品人物说事。  相似文献   

18.
赵欢同学问:《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向黛玉“可曾读书”时,黛玉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黛玉的回答不一致呢? 林黛玉进了贾府,叩拜、谒见、用餐、众人离去后,只有贾母、迎春三姊妹和黛玉时,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是家常闲话,也是外祖母对外孙女的怜惜、关心。外孙女敬重外祖母,当然应该从实相告:“只刚念了‘四书’。”这一回答既表现了黛玉的谦逊,又表现了黛玉的率真。黛玉是个懂规矩、知礼节的姑娘,三姊妹悉在身旁,便礼貌地问她们读何书。因是黛玉与外祖母在说话,三姊妹不便插嘴,所以贾母代答:“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  相似文献   

19.
汤振 《教师》2008,(2):101-102
《香菱学诗》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从民文学出版社1992版)第四十八回。标题是编者加的。选文给读者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形象:黛玉和香菱。黛玉不愧为一位饱读诗书、深谙教学艺术的好老师;香菱不愧为一位聪颖灵秀、极富悟性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20.
从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分别去探望宝玉时的几个细节,透视出宝钗的张扬、办事周全,黛玉的低调、一味心痛,也透视出宝钗与宝玉不在同一立场上,黛玉与宝玉思想相通,因此宝玉对这两个都想成为宝二奶奶的人感情是不同的:对宝钗,更多的是敬重,对黛玉,却是浓烈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