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水泥、石灰作为主要固化材料处理疏浚淤泥已经成为淤泥资源化利用领域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粉煤灰是火电厂燃煤锅炉排放出的灰渣废弃物,近年来已被广泛利用作为建筑材料或用于工程填筑。目前,针对利用粉煤灰作为辅助固化材料处理疏浚淤泥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粉煤灰对固化淤泥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还不明确。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利用石灰和粉煤灰按不同配比混合后处理疏浚淤泥,测定不同龄期和配比的固化淤泥的含水率、液塑限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在疏浚淤泥固化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可以明显降低固化淤泥的含水率、提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改善其工程性质;随着粉煤灰添加量的增加,固化淤泥的应力-应变关系由软化型向硬化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一定配合比(熟石灰∶土∶砂=1∶3∶6)的三合土的各项性能是否满足古月桥桥体修复中对填充层材料的要求。对三合土进行了抗压、抗折强度等试验,测得该配合比下7 d、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远小于60 d、90 d无侧限抗压强度,现场施工时需保证三合土层达到足够的养护龄期。试验结果表明90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4.86MPa,可满足古月桥填充层材料的强度要求,此外SEM显微结构形貌图片显示该配合比下的三合土试件粗颗粒较多且大孔隙较多,表明抗压强度与抗渗性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谈验,测得不同穆.入比水泥土试样在不同龄期情况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将不同掺入比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对水泥土后期强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泥土在侵蚀性溶液影响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室内模型试验,自制含有侵蚀性物质的配王水,研究水泥土在氯化镁溶液中浸泡7d、14d、28d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规律,得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迟,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随着浸泡溶液浓度的增加,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在短期时间内,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受化学侵蚀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王昊岚  王鹰  尤静霖 《科技风》2022,(11):72-74
采用水泥浆液多轴深层搅拌工艺,对湛江某企业厂房软黏土地基进行了块状加固.对经室内配比改性后的水泥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和现场施工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用于工程设计分析时应采用的水泥土强度折减率.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处置垃圾废灰,现将垃圾废灰作为改性材料应用到水泥土中,将垃圾废灰,水泥和淤泥质土在水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型的水泥复合材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废灰掺量、不同水泥掺量以及不同龄期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废灰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无侧限强度增加;在养护龄期早期,水泥土的无侧限强度增加速率较缓,后期增长相对较快;水泥土的破坏特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由塑性破坏逐渐过渡到脆性破坏;当废灰掺量与水泥掺量比在1~2之间,水泥土的抗压强度最大,且废灰最佳掺量为10%~15%。  相似文献   

7.
脱硫石膏作为火力发电的副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将其掺入到电石渣粉煤灰材料中,研究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膨胀率,对比研究脱硫石膏在掺和料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沈耀剑  薛文  陈刚 《科技通报》2019,35(1):124-128,134
对水泥搅拌桩桩身的强度测试,施工现场与《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所述室内试验在取样方法上存在差异,导致现场检测与室内试验结果间产生差异。本文分别采用原状土和风干土制备水泥土试样,模拟施工现场和室内试验原材料,研究原材料不同、水泥掺入比和水灰比等配合比参数不同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当水灰比为2.0,水泥掺入比分别为15%、18%、20%时,水泥掺入比的变化对两类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的影响均不明显。当水泥掺入比为20%、水灰比分别为1.3,1.5,1.7时,两类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配合比设计参数相同时,风干土样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均高于原状土样水泥土,而原状土样水泥土的内摩擦角则略大于风干土样水泥土。试验结果显示,风干土样水泥土的强度测试结果与原状土样水泥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根据规范试验方法所得的力学性能指标指导实际工程将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9.
垃圾飞灰改性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全越  陶松垒 《科技通报》2019,35(3):162-165,171
将垃圾飞灰、水泥和土加水按一定比例配合成垃圾飞灰水泥土。在试样压实密度和养护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垃圾飞灰改性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特性。利用室内静三轴仪器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别考虑在3、7、28 d 3个不同龄期下所有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主要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养护龄期、飞灰掺量变化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都可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1)结构微孔隙闭合阶段(2)线弹性阶段(3)局部变形阶段(4)稳态破坏阶段;在养护龄期早期3~7 d,飞灰掺量0%~9%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缓缓降低,7~28 d,qu开始呈正比例增长;在同一龄期下,飞灰掺量为0%~6%时,qu是逐渐减小的,超过6%后,飞灰参与水泥土水化的二次反应,qu开始增大。研究结果对于飞灰应用于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泥稳定粒料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流程和试验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探讨了混合料中水泥剂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马鞍山钢渣公司的钢渣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分析研究在水泥稳定土中掺入适量细钢渣代替部分土后,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钢渣取代部分土以后的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比不掺钢渣的情况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在30%~150%之间;水泥钢渣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随钢渣掺量的增加,先增长后降低,掺量在20%~40%之间时,强度较大,达到峰值段.  相似文献   

12.
固化是疏浚淤泥、工程废弃土等软土的一种常用处理方法,但用于固化垃圾土及污染土等特殊土则较少。通过室内无侧限试验,测试了在3种人工垃圾土中掺入一定量水泥、粉煤灰、石灰和石膏后的垃圾固化土抗压强度,探讨了其固化机理和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垃圾固化土的强度随水泥、粉煤灰、石灰和石膏掺量的增大而提高,并且垃圾土成分、组分和降解阶段以及固化剂与外掺剂的掺量、种类对垃圾固化土强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冻融循环次数和胶凝掺量对胶结粗粒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对胶结粗粒土进行冻融循环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胶结粗粒土的抗压强度值随胶凝掺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冻融循环后,胶结粗粒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强度损失率随胶凝掺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胶凝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岛礁道路工程建设成本,减少天然砂石运输,文章以珊瑚砂代替普通砂石用于路面底基层建设开展了水泥稳定珊瑚砂底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研究。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珊瑚砂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根据不同水泥用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研究了水泥稳定珊瑚砂材料力学性能。结果发现水泥稳定珊瑚砂材料最佳含水量比普通砂大,而最大干密度较小;7%水泥用量下水泥稳定珊瑚砂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水泥稳定底基层路面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碱性离子在不同龄期下对水泥土的力学效应;以氢氧化钠溶液模拟碱性环境,研究掺入外掺剂的水泥土在碱性环境下的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掺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明显高于单掺外掺剂水泥土的强度;碱性环境对水泥土的强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水泥土强度随着溶液浓度增加而变强。  相似文献   

16.
分析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中水泥掺量对水泥稳定土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阐述目前国内外在研究水泥土受侵蚀方面的现状,以硫酸镁为侵蚀物质,自配水泥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浸泡时间为7d、14d、28d,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指出硫酸镁对水泥土短期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揭示滩涂淤泥固化土的强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以沿海滩涂淤泥为原料土、水泥-粉煤灰作为主固化剂配置固化而成的滩涂淤泥固化土的强度特性与固化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详细探讨了水泥、粉煤灰、减水剂、石灰、石膏、三乙醇胺、硫酸钠、氯化钠等主固化剂和外掺剂对滩涂淤泥固化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固化剂和外掺剂对提高固化土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龄期以及水泥、减水剂、石灰、石膏、粉煤灰、三乙醇胺、硫酸钠和氯化钠等的掺量均对固化土的强度有影响。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越多,固化土的强度越高,而外掺剂,如减水剂、石灰、石膏、三乙醇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掺量存在临界值。在临界值内,固化土的强度随外掺剂的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值后,则随外掺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龄期对固化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7 d龄期下的固化土的强度要远小于28 d时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揭示滩涂淤泥固化土的强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以沿海滩涂淤泥为原料土、水泥-粉煤灰作为主固化剂配置固化而成的滩涂淤泥固化土的强度特性与固化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详细探讨了水泥、粉煤灰、减水剂、石灰、石膏、三乙醇胺、硫酸钠、氯化钠等主固化剂和外掺剂对滩涂淤泥固化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固化剂和外掺剂对提高固化土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龄期以及水泥、减水剂、石灰、石膏、粉煤灰、三乙醇胺、硫酸钠和氯化钠等的掺量均对固化土的强度有影响。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越多,固化土的强度越高,而外掺剂,如减水剂、石灰、石膏、三乙醇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掺量存在临界值。在临界值内,固化土的强度随外掺剂的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值后,则随外掺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龄期对固化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7 d龄期下的固化土的强度要远小于28 d时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霍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202-202
本文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均随水泥剂量的增大而近似于线性规律增大;得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剂量及压实度均成线性规律变化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