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3月24日的《北京日报》第3版,感到一股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主要是这个版上的“祖国各地”栏目一下吸引了我。像“祖国各地”这种专栏形式,在编辑学上称作“集纳栏”,也有人叫“报中报”,常作编辑的则简称它为“小栏”,类似的有《人民日报》要闻版的“新闻简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神州大地”、《北京日报》一版的“中华·京华”等。  相似文献   

2.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推出了一个《众生相》专栏,迄今(3月25日)为止,已刊登了53篇。这个栏目刊出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海外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一些海外读者说:“我们爱看《众生相》,从中了解到了大陆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民中国》杂志一位编辑来电话说:“这里介绍的人物,面广,特点突出,很有价值。”他们还准备挑选一部分编一期特集。推出生动活泼的专栏去年年底,在商量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版面计划时,海外版领导说:“国内版有个《凡人新事》,我们能不能搞个《凡人凡事》?向海外读者介绍大陆上普通人的生活。”这话引起了第2版编辑们的共鸣。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第2版为言论、专访版。每天除了刊登言论文章外,几乎总有一篇人物专访。但由于专访所登的人物,一般知名度较高,那些普普通通  相似文献   

4.
199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在五版读者来信专栏“观察台”下,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读者来信《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项目意向性协议多,付诸实施的少》。在此之前,这条新闻已先后被《湖北日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经济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四年九月八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开辟了一个新的专栏——《凡人新事》。细心的读者或许记得,也是在人民日报的第一版上,过去曾断断续续地刊登过一些比较新鲜有趣的“花边新闻”,如果把《凡人新事》比作一朵小花,那么,“花边新闻”就是它开放前的蓓蕾,后者是前者演化过来的。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要闻版版面向来很紧,它要用大量篇幅宣传中央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还要刊登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活动。那么,为什么要在第一版开辟这样一个专栏呢?一九五六年党中央曾经在一次研究人民  相似文献   

6.
水口山工人报过去只刊登本单位的稿件。新华社、人民日报发的消息不转载。职工批评说,你这张报纸就象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去年,该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各开辟一个专栏:第一版开辟的《一周要闻》专栏,每周精选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央和国务院的一些重大决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二版开辟的《外地信息》专栏,摘登外地在改革中的一些好办法好经验。这两个专栏开辟后,版面占得不多  相似文献   

7.
一个栏目的产生,总有一定的机缘。对《人民时评》专栏而言,这个机缘就是2005年年初人民日报的编采分开,更进一步说,是人民日报这些年为落实“三贴近”不断推进的新闻业务改革。说这样的话好像有些自重其事。但这确实是人民日报能够开辟这样一个新闻专栏以及《人民时评》能够“高开好走”的背景和动因。自2005年4月在五版视点新闻版推出《人民时评》迄今已刊发了133期。回头看看,时评的发展,尚未辱没“改革”之名。在不久前的《人民时评》作者研讨会上,大家认为,《人民时评》是人民日报贯彻落实“三贴近”,释放新闻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  相似文献   

8.
水口山工人报过去只刊登本单位的稿件。新华社、人民日报发的消息不转载。职工批评说,你这张报纸就象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去年,该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各开辟一个专栏:第一版开辟的《一周要闻》专栏,每周精选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央和国务院的一些重大决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二版开辟的《外地信息》专栏,摘登外地在改革中的一些好办法好经验。这两个专栏开辟后,版面占得不多(每个专栏占800字),却使报纸显得上下对路,充满  相似文献   

9.
“窗口”受欢迎,经营颇不易在人民日报上辟一个专栏,刊登当天其他报纸的要目,这个主意,是一位有四十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提出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好主意。我们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的阅报栏前作过观察,在人民日报三版《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专栏前,总是聚集着较多的读者。我们的记者到外地采访,常常遇到一些读者在谈论当日《要目》的内容和品评对联式的标题。许多读者在来信中说,《要目》成为他们每天必读的内容。有的还建议我们将这个专栏规格化,以便他们剪报装订,并提出最好定期集印成册发行。江西省安福县计划委员会兰尚同志对三个月的《要目》作了统计分析,并写出专题报告寄给我们。这些,无疑是  相似文献   

10.
站在全局的高度———我们是怎样组织“学习篇”系列报道的人民日报经济部“学习篇”发表以后从8月5日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专栏,推出了“学习篇”,连续刊登6篇记者述评(《最大的国情》《根本的任务》《无悔的选择》《基本的国策》《多样的形...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有个专栏叫“今日谈”,每篇不足千字,短而小,但要想上稿却难上难!1993年元旦,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誓言:猛攻《人民日报》“今日谈”。转眼间,5·23《讲话》发表51周年到了,我把早已写成的《农民想着他……》一稿寄往《人民日报》。岂  相似文献   

12.
文汇报3月6日的《瞭望角》专栏,摘登中国日报的报道: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蔡振华,将成为第一个在外国邮票上留下自己形象的中国运动员。人民日报3月16日四版刊登的新华社消息也说:中国乒乓球名将蔡振华成为第—个在外国邮票画面上出现的中国运动员。该报3月31日七版上的一篇文章说:中国运动员三上外国邮票。第一次“是1958年。当时越南发行河内体育场建成纪念邮票四枚,其  相似文献   

13.
中央和地方报纸,都辟有《读者来信》专栏。唯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专栏办得较好,已成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专栏,不但篇幅多,坚持每周的星期六有一整版、星期三有半版多,而且各版经常刊登《来信》外,还以丰富的内容,精心的编排吸引读者。各种小专栏  相似文献   

14.
旧话重提。今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以《雪封阿勒泰,战鹰解危难》大字醒目标题刊登了三幅照片,报道新疆阿勒泰地区300名被大雪围困的采金工人得救的消息,引起强烈反响。 当天早晨7点中央电视台在《新闻报摘》中摘发的第一条,就是人民日报一版的头条图片新闻。 当天早晨9时许,烟台日报同行来电话兴奋地说:“我们刚刚看到今天人民日报一版的照片,感到非常高兴,在我印象中,这是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第一次以这么精彩的新闻照片为一版头条……” 差不多同时,美联社驻京办事处来电话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故事”这一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新闻文体在近年来的报纸上日渐多见,深受读者的欢迎。众多的日报或晚报、大报和小报都经常运用这一文体。如《北京晚报》就开辟了“新闻故事”栏目,《新民晚报》有“社会故事”,《苏州报》三版也开辟了“社会故事”栏目,《人民日报》一版上开辟的“凡人新事”专栏,其中也有相当多稿件是属于新闻故事。在近年来的全国  相似文献   

16.
“把心血洒浇在这豆腐块上,也许更能显示你的真诚。”这是我写在《老年报》《心理咨询》剪报扉页上的题记。《心理咨询》是本报综合性服务专版《生活顾问》上的一个专栏。专栏虽小,酸甜苦辣感触颇多。我曾吟有一首打油诗:“作茧自缚”缘何由,无名无利何所求,  相似文献   

17.
“最近”何其多!许多同志曾经对此提出批评,但是收效甚微。何以如此?说归说,做归做,是重要原因之一。谓予不信,请看人民日报今年4月27日第一版。这一版的《今日谈》专栏里,有一篇《“最近”何其多》的文章,批评人民日报第一版时效观念差,呼吁“少让读者见到不可捉摸的‘最近’二字”。说得有理。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我们和郑州大学新闻系康继民、李季韩采写的《一位锐意改革厂长的遭遇》通讯,并配了评论员文章《宋北方为什么被免职?》和本报记者调查附记,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封封赞扬信从四面八方飞来,人民日报两次辟专栏选登。河南省企业家协会理事长、郑州发电设备厂厂长雷振科深情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六○年六月到十一月,人民日报农业版共发表了二十四个利用来稿来信编写的《在我们公社里》专栏。这些专栏一般地说,政策思想比较鲜明,文字简短精练,事情生动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受到很多读者、尤其是公社各级干部和广大社员的欢迎。我们接到不少读者的信件,说这个“专栏”对他们的工作有帮助,要求经常办下去;有的还提出了进一步办好“专栏”的建议,并随信寄来了稿件。《在我们公社里》这个专栏所以办得比较好,主要原因是编辑人员对这件工作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怎样把小言论专栏办得有特色何其兴“《南充日报》一版上辟有类似《人民日报》今日谈的‘今日小议’栏目,每篇约200字的短论,很是叫座。针对不同时期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和群众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短文的主题,开门见山,小中见大,以情感人。”这是中国地市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