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技术遇到教育,它们以怎样的方式互动?教育技术的演化机制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运行?文章借用让.皮亚杰研究发生认知论的方法,试图解释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教育技术的演化机制,提出教育技术是主体的教育与客体的技术通过同化和调节过程,不断地从一个较初级的教育技术的格局转化为一个较复杂的格局。它的演化机制是通过"教育技术化"与"技术教育化"两个关键路径实现的。通过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技术应用于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复杂性,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同时教育作为发展主体应特别注意把握好在教育与技术互动过程中"调节"时机的浮现,勇于创新与变革教育系统,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教育技术的价值,其中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是教育技术价值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教育技术是否存在价值负荷、负荷了什么这一问题,本文借鉴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观点"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主观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是人类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指出了作为现代技术分支的教育技术先天地继承了技术的属性,负荷着主体的价值追求,教育技术内在地负荷了人们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追求.同时针对教育系统主体、社会文化主体和经济系统主体三类主体,分析了教育技术呈现出的价值负荷.最后,通过分析教育技术价值负荷产生的社会根源,得出了技术化社会中物质内在蕴含的工具属性.  相似文献   

3.
"双主体"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在人才培养上发挥功效。通过"双主体"共育人才,可以有效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工学交替方面的实效性,促进学校的教和学,缩短学生与员工角色转换的适应期。"双主体"共育人才有效解决了学校专业培养与企业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真正让企业融入学校,让学生贴近企业,使校企双方培养目标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中,建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学追求。"三维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师教学应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转移到现在的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决定了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从教育技术融入教学模式之中与运用教学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技术与创新思维培养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优势突出,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还存在着过度依赖教育技术、缺乏教育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违背"双主"原则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观念上对教育技术的误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统筹课堂能力的不足和制度上缺乏系统理想的教育技术环境。因此,通过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坚持"双主"原则,创造理想的教育技术环境以更好地发挥教育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晓宁 《成人教育》2004,(11):28-30
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和"制高点"的教育技术,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是否符合国情?是否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它们?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教育技术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通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与内容结构特点为"知识+案例",案例的功效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根据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特点与教学案例的教育功效,如何选择并优化教学案例是关键,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并感兴趣的教学案例正是教师"用好并活用教材"实质体现,教学案例的选择可遵循简约性、生活性、地方性、时代性、操作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技术教育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和累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教育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并使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技术因之而发生变化。本文从"过程"和"状态"两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技术教育化"的含义,并且认为技术教育化即是技术的教育价值创造和累积。  相似文献   

9.
<正>在不断发展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影响之下,电子白板技术已经融入教育教学领域。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仅仅需要进行"拖动"或者是"点击"就能够冲破之前应用PPT以及其他教学课件的制约。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下,小学语文教学体现了自身的优势,有效地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互动教学的开展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与趣味性。一、发挥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作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水笔与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不再接触冷冰冰的黑板,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教学必须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为鲜明特色。教育技术必须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适合高职特点的新型教学环境,搭建一个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充实的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力.本文就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强调应用能力培养与创新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其课程体系建构应从区别于学术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专科教育及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出发,坚持通识性、应用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原则,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本科教育的一般特点,同时强调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发挥实践性教学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两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和阵地,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学生主体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两课"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今后"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在"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教学设备管理需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各种设施、物品,发挥其功效,为教育教学服务。我校将设备的管理分为计划管理、日常事务管理、技术管理、使用管理和人员管理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在赋予教育多样化选择与创造的同时,也给教育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担忧与困扰。"责任伦理"由其理论品格中对行为后果的预设与自省,能够实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对实践行为的"反求诸己"。"自为时空观"作为教育技术对实践行为发生境遇的延展,也是责任伦理效用发挥的向度;"多级交往主体"使责任伦理的行为意志遍布每个教育技术的实践主体;"信息话语"以沟通与对话的形式确保了责任伦理表达存在的有效性;"信任共建"是当下教育情景中责任伦理建构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技术发展的社会性,即技术作为一个大的社会范畴,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到技术发展的这四个特性,对我们从事教育技术工作有几点启示:要起到"桥梁"作用、注重对本源技术的二次开发以及看待技术发展应该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吴积雷 《职教论坛》2003,(10):57-57
现代化教学技术是指把有关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它和中学教育的结合,将大大促进中学教育的发展。也必将对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作用。现就教学技术现代化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发表一些看法。一、语文教师将真正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由于我国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以教师讲授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依然普遍流行。今后,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班级教学将发展成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  相似文献   

18.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必要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通知"中指出:教育技术培训是"新世纪教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实施的主体,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高低是高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分离,文章分别从分析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现状、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主体和教学实践主体的"实践"隔阂、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哲学文化背景障碍入手,对这一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并分别从教育技术实践场中研究主体、实践主体、行政主体、学生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最后提出培养学科教育技术人才是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技术自主性的日益膨胀对人类主体性发展带来威胁,促使人们重新审思教学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文章揭示了现代技术裹挟下的教育困境,呼吁警惕对智能技术过度依赖引发的技术反向驯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分析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三种博弈形态——对立失衡、适应平衡和融合共生,指出技术调解是化解人与技术矛盾关系的可能出路;进而提出技术调解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从"人-技术"关系维、技术维、主体维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