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需求,不断进行着自我改革。但是,一些地方广播电台新闻改革中出现了新闻节目新闻意识弱化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忽视了广播新闻传播规律和广大听众的需求,企望把新闻节目承担的功能转到专题节目。这对于广播宣传舆论功能的发挥以及广播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于媒体传播特点和听众的收听习惯等原因,广播新闻节目黄金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但是让广播工作者感到困惑的是,现在黄金时间里新闻的“含金量”不高,因为指令性宣传任务比较多,而且都要求在早晨时段播出,并对篇幅长短作出具体规定,有些稿件…  相似文献   

2.
对广播新闻滚动播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实行滚动播出,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基本走向。目前在我国,新闻滚动播出已被大多数电台采用,成为新闻节目的一种主要布局方式和播出形式。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广播新闻滚动播出也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广播新闻节目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各台都形成了自己的重点新闻节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它们在听众中威信高、影响大。因此,各电台都下气力精心办好自己的重点新闻节目,调用“精兵强将”,严格把关,并将节目放在最好的收听时段。而其它的整点新闻无论节目长度、时段还是在听众中的影响面都不及重点新闻节目。虽说口头上都在讲要发挥滚动新闻的优势,但实际上,对待整点新闻的态度远没有对待重点新闻节目那样认真。有的同志甚至错误地认为不大重要的新闻才上整点,整点新闻往往成了“重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台相继办起了“午间新闻”节目。增办午间新闻节目,是广播新闻改革的一个措施。我国的报纸一天出版一次,日报和晚报之间有十多个小时的空档,这恰恰是广播发挥独家优势的黃金时间。广播在这十多个小时中,可以随时播出新闻,把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把昨晚和今早新闻事件的变化随时告诉听众,其他新闻媒介一般无法与之“抢时间”。国內许多电台办了正点新闻节目,就是为了更迅速及时地向听众传播最新消息。我区电台目前开办正点新闻还有一定困难,先办起午间新闻,也不失为发挥广播优势的好措施。午间大家正在吃饭、休息,听众比较集中,广播覆盖面也比较大,是收听率较高的一段时间,安排午间新闻节目,可以说是得天时、适人意的。  相似文献   

4.
1998年,衢州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衢广新闻》中专门开设了固定的广播言论栏目《广播漫谈》每天播出。《广播漫谈》栏目时间设定为5分钟左右,每天推出一篇广播言论。多年来,这一栏目已成为整个新闻节目中的一大亮点,受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听众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5.
倪恩泉 《视听界》2006,(2):96-97
广播人物报道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人物新闻,以消息的形式报道典型人物;一是人物通讯,以专稿形式报道人物事迹。前者大都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后者在专题节目中播出。由于用处和采访要求不同,两类人物报道写作的创新突破点也就不同,但基点是一样的,就是要“三贴近”。一、人物新闻的创新广播新闻节目总长度一般在20分钟到30分钟,这就决定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长度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用3分钟左右时间写活、写像、写好一个典型人物相当难。与人物通讯相比,它就是一个“瞬间的艺术”,通过小片断、小浪花来反映人物,使之成为超越时间、引人思索的“长…  相似文献   

6.
新闻节目占据着广播电台的“黄金时段”被称为广播的“支柱”,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广播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编辑,要有创新精神,注意研究运用编辑手段优化新闻节目,创出精品,新闻编辑创新,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节目占据着广播电台的“黄金时段”,被称为广播的“支柱”。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广播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编辑,要有创新精神,注意研究运用编辑手段优化新闻节目,创出精品。新闻编辑创新,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作好提要 广播不是报纸,它没有标题。但广播可做“提  相似文献   

8.
新闻是广播电台体现其喉舌属性,进行舆论引导的主要形式。地方广播新闻频率要牢牢抓住新闻不放松,坚持新闻立台的思想,顺应听众需求,集中全力,在做好新闻节目上下足工夫,以此来带动其他节目的整体质量。比如,利用广播声音的优势,改进录制播出技术,多做有广播特点的录音报道、记者见闻、实况转播等,给听众提供生动逼真、优美动听的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9.
东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给听众以全新的感觉。我们从11月12日至11月28日收听了东方台与上海台的新闻节目,感到东方台的改革举措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第一,切实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扩大播出新闻的信息量。11月25日至27日,以每天早晨7点播出的“东广快讯”节目为例,发生有昨天至节目播出以前的新闻共82条,占新闻总量的63%(昨天以前的仅12%)。这一比例高于上海台同时间播出的“早新闻”节目(上海台此项比例51%,昨天以前为27%)。此外,30分钟的“东广快讯”平均播出新闻43条,其中25日播出55条,平均每条新闻播出时间仅35秒,可见新闻之“短”,适应了都市人生活的快节奏。广播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电台节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节目滚动播出为大多数的电台所采用。实行新闻节目的滚动播出,增加了新闻节目的播出次数,加强了新闻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广播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地位。但是,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再创作,其中既有实践问题,又有理论问题。以上海广播电台早晨七点《早新闻节目》为例,我以为一档好的新闻节目,在编排时应充分考虑八个方面的结构组合。篇幅长短的组合长新闻和短新闻各有长处和短处。一般来说,长新闻舒缓深厚而易失之于沉闷枯燥,短新闻简洁明快而易有急促肤浅之嫌。在广播新闻中,通常说的长、短新闻,长新闻播  相似文献   

12.
互动性已经成为新闻发展的趋势。虽然电话热线、短信平台早巳在广播中运用,但基本上都仅用于娱乐、游戏、点歌、谈话等非新闻性节目。一直以来,广播新闻节目都是“我播你听”,以播出新闻消息为主。同时也播出专题、评论和访谈等。在广播新闻中引入互动的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听性,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达到预定的宣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节目的编排和加工.广播新闻编辑的编排水平,直接影响到整档新闻的播出质量.  相似文献   

14.
广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听众,赢得主动,就必须发挥快速、传真的优势,尽一切可能缩短新闻发生时间与新闻播出时间的距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1月1日正式推出“中国之声”,提出了“回归并强化新闻,回归并强化广播”的改版思路。回  相似文献   

15.
王承红 《青年记者》2012,(18):59-60
“30分钟刷新全球资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以最快速度报道国内外和本地重大即时动态新闻,已经成为一些电台新闻广播标志性的宣传语,构成了目前新闻广播的传播理念.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电台新闻节目基本上是录播——先录制,再审听,然后播放,并且作为一条严肃的播出纪律和制度,约束规范了广播四十多年.面对信息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广播的录播方式显然制约了广播“快”的优势,削弱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余瑾 《视听纵横》2004,(3):101-102
新闻类节目在广播电台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收听率最高的节目。而新闻节目播出的效果如何,播音员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什么,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音响和传播速度快,但在实践中,广播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一,新闻节目中音响少。在大部分电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带响的录音报道所占的比例很少,甚至有的电台在连续几天的新闻中一个带响的报道也没有,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缺乏活跃的因素,试想这样的新闻怎么会吸引听众?。其二,新闻不快。电台在与报纸和电视竞争中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传播快,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尤其是广播对新闻事件同步报道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秦小建 《新闻窗》2014,(5):49-49
广播现场报道的全称是广播记者现场口头报道,通过记者对新闻的口述,再结合现场音响的生动方式来报道新闻。一、广播现场报道的优势时效性新闻传播一般要经历新闻采访、整理编辑和新闻播报的过程,而这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时间使得新闻事件和听众的时间距离拉大,新闻报道的作用也因此被降低。新闻学的理论认为,新闻的发生时间与传播时间之间的差距越小,新闻的价值就越大;相反,若新闻播放时间严重滞后,那播出的新闻就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牛日成 《中国广播》2013,(11):72-74
近年来,一些地方广播电台面临着被冷落、新闻时段被挤压、广播新闻采访可有可无、广播新闻播出模式落后、舆论监督乏力等现实问题,其生存和发展陷入十分窘迫的境地。本文认为,坚持“新闻立台”的原则,打造强势新闻,扩大广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广播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6,(7):43-43
广播电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广播电台获取新闻版面通常采用报社每天凌晨送报纸大样到电台的收发室.或者放在报社自己的收发室.等电台来取这样的传统方式;而电台播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拿到大样至选稿这段时间非常紧迫.一旦遇上“两会”报道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纸截稿出版很晚.电台选稿的时间就更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