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2006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热闹和喧嚣仿佛还在眼前,第二届也已经落幕。这一年来,创意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各种相关展会接二连三地举办,创意产业园区也成为各个城市努力打造的品牌形象。而我们《世界发明》杂志也正是中国创意产业从萌发到勃兴的见证者;同样,两届北京文博会也同时见证了本刊的成长与成熟。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8,(4):16-30
4月26日,一个很多人至今尚不熟知的日子——世界知识产权日。 很难有谁说得清楚,从什么时候这个世界搭上了创新的快车道。古猿从树上走下来变成人类用了200万年,人类从部落生活演变到民主社会用了5000年,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业演变到自动化工业生产用了不到400年,而中国的老百姓“进化”到网民只有10年……创新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行.如何正视创新的价值.如何学会保护我们的创意及创新成果.这正是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思考的问题。 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而言.似乎很难与传统产业分割:又似乎很难划归到任何一个产业类别。然而.以设计、影视、动漫、网游、图书等为代表的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与开发知识产权,如何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是时代赋予创意产业从业者的使命,也是赋予知识产权工作者的使命。事实上,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漠,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中国制造”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应当是一个过去时的词语,缺乏知识产权的制造业永远是给他人做嫁裳。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意味着如今的中国正在呼吁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量涌现.而对于创意产业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如箭在弦,因为我们明白,创意也是生产力,知识产权则正是保证创意这一力量的助推器。 现在,创意时代已经取代工业时代,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强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说来也巧,接到约这篇卷首语的电话时,正在澳洲参加一个关于东亚及中国新媒体发展和创意产业的论坛。这个论坛是由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创意产业学院和创意产业与创新研究中心(CCI)主办。与会期间,论坛的发起者CCI的金麦克博士多次提到,CCI在中国往往是指文化和创意产业,对他们来说,则是"创意产业和创新中心"的意思。的确,作为在世界上起步较早的澳大利亚创意产业,正是在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作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创意产业学院的昆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8,(1):36-39
2007年,创意产业从提出走向了初具规模,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创意人的辛苦劳作。创意产业是个和其他产业不同的行当,对于人作为个体的力量的认识与尊重.是创意之所以在创意产业中“值钱”的原因。那么,2007年.究竟有谁在产业中领跑,又有谁以自己的创意点亮了整个天空?本刊以自己的视角择取其中佼佼者,以为创意产业2007之证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位鲁平 《世界发明》2007,(12):53-55
在中国创意产业全面铺开的今天,本土的设计力量自然而然成为了众所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的发展与壮大直接决定了中国创意产业的未来表现,代表了国人在这股国际创意产业大潮中所能占到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创意舞台上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响。 事实上,随着本土广告业的最先起色,在创意产业的各行各业里,中国的设计力量正在努力地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能力。而它们中,有的还在蹒跚学步,有的已经初露锋芒。不论如何,这些本土设计者都将是我们持续关注的对象。 从这期起,本刊将陆续推出“中国设计力量系列报道”,集中对于活跃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创意领域的本土设计力量给以关注。以期通过它们的生存发展为读者传递中国设计力量的真实成长。  相似文献   

6.
沈浩 《世界发明》2008,(1):56-56
在经济分析师的眼中,资本流向向来被看作是判断一种产业是否会崛起的预示。2006年以来,他们发现众多VC的目光开始从传统行业跳跃开来.纷纷投向了一些新锐产业,其中创意产业成为了继IT业、新能源之后,他们角逐利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作为创意产业而言,中国动画是有资格顾盼自豪的,因为它可能拥有着目前中国其他创意产业所没有的高寿——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的诞生算起,中国动画至今已经80岁开外,这是那些从改革开放后才建立起来的创意产业其他行业所不能及的。同样值得自豪的还有很多,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国产动画片创造出了《大闹天  相似文献   

8.
管文明 《世界发明》2009,(12):18-19
难怪英国是当下全球创意产业做得最成功的国家,这个国家很多的动作都在表示:他们重视创意,重视每一种小小的创意,而且不惜用政府的力量去推动这些创意的实现。这不,“2009英国创新展”又在中国掀起了一轮抓眼球的小旋风。  相似文献   

9.
建筑外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经过众多建筑外观设计师的努力正逐渐走向成熟,建筑外观设计思路虽不尽相同,但仍有规律可以遵循。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创意层出不穷,但正是在这种互通有无,共同探讨,百花齐放的建筑设计环境中,才推动了中国建筑设计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4月26日,一个很多人至今尚不熟知的日子——世界知识产权日。很难有谁说得清楚,从什么时候这个世界搭上了创新的快车道。古猿从树上走下来变成人类用了200万年,人类从部落生活演变到民主社会用了5000年,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业演变到自动化工业生产用了不到400年,而中国的老百姓"进化"到网民只有10年……创新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行,如何正视创新的价值,如何学会保护我们的创意及创新成果,这正是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思考的问题。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而言,似乎很难与传统产业分割;又似乎很难划归到任何一个产业类别。然而,以设计,影视、动漫、网游、图书等为代表的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与开发知识产权,如何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是时代赋予创意产业从业者的使命,也是赋予知识产权工作者的使命。事实上,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漠,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中国制造"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应当是一个过去时的词语,缺乏知识产权的制造业永远是给他人做嫁裳。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意味着如今的中国正在呼吁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创意产业而言.中国动画是有资格顾盼自豪的,因为它可能拥有着目前中国其他创意产业所没有的高寿——从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的诞生算起.中国动画至今已经80岁开外,这是那些从改革开放后才建立起来的创意产业其他行业所不能及的。同样值得自豪的还有很多,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国产动画片创造出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这样在国际上闯荡出“中国学派”名头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玩,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着,玩作为一种天性在创意产业的推动下渐渐走向了前台传统三大产业的划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开始变得过时了,人们渐渐适应了从物理增值到创意增值的过程,在创意产业中,所有你能想象出来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经济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不一定就是产业,有人两三年做一件东西,很有创意,卖得很贵,但这不是产业。创意产业是说好的创意可以造福很多人。创意形成产业了,很多人买你的产品,有了价值,你的好点子可以批量生产,这才叫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中国创意产业只有4年的历史,未免有些有失公允。但是,从2006年第一届北京文博会召开,到2009年第四届北京文博会,创意产业真正被中国人所认识的时间也不过短短4年。但在这4年里,创意产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强势地扩张.很多地方都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明》2007,(1):69-71
重视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已经成为社会和业界关注的热点,现阶段,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是否能够切实支撑产业下一步的快速发展?他们的现状又是如何?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全面展示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现状。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6年8月起,对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区域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6.
在创意产业的链条内,除了原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产品的价值延伸,也就是所谓的增值。因为只有增值才能将创意扩展成为产业,也只有增值才能使创意拥有再生的功效。所以.像迪士尼这样的大公司.他们的电影收入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电影创造出来的形象开发出更多的增值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新华网报道,2006年11月28日在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闭幕式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出了41个创意产业领域新职业,涉及会展广告、数码艺术、产品设计、时尚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5大类。值此创意产业蓬勃兴起之时,上海此举颇为引人注目。职业这个东西,在国外不知如何,在我国却只是  相似文献   

18.
高翔 《世界发明》2007,(1):64-68
一晃2006年又过去了,媒体宛如一群操劳了一年的老农,磕着烟袋锅子,坐在自家田埂上盘点起这一年的事件来。其中,有这么几条新闻让人深思:其一者,某创意产业基地打出"创意产业领跑经济"大旗,一时间,闻者呼应,声势浩大。更有好事者,拿出若干学者的研究报告,以精确到分钟的经济增长速度,指明创意产业在多少多少年内,足以替代原有的三大产业,成为全球经济领头羊……似乎我们转眼间来  相似文献   

19.
《世界发明》2009,(5):58-59
一个产业的发展,生态十分重要,这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合理的生态环境一样。创意产业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态?创意生态有着怎样的理论先导?创意生态有着怎样的实践模式?中国现阶段需要为创意产业生态的形成做哪些工作?这些都是我们新开设的《创意生态》这个板块所要探讨的内容。苏彤同志是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创新专家委员会主任,2004年CCIA创意中国行动发起人之一、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联合会合伙人,中国创意产业原创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这位创意产业的“老人儿”,他对创意产业敏锐的意识和深刻的见地总能让我们体味到一些深刻的东西。为此,在这一板块中,我们开设了“苏彤声音”栏目,听听这位在产业内浸淫已久的业内人士的观点,相信列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会有裨益。此外,感谢创意中国城市资源协作中心学者们对本栏目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林盛 《金秋科苑》2013,(7):42-45
林产工业老专家余昌茂将一生的热情投在了林业上,有人说他是个倔强的人,也正因为这份倔强才让他在科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好。尤溪因为有了余昌茂这样的技术人才,尤溪的林产工业才愈发强盛。近几年,我国林企利润逐年下滑,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转型向哪转?转型怎么转?过去很多年,中国企业一直仰仗劳动力优势,走低端产品发展之路,中国制造一度被贴上低端的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