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陶室"是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藏书的室名之一,以同时藏有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十卷和宋淳祐元年(1241)汤汉刻《陶靖节先生诗注》四卷《补注》一卷(以下简称两陶集)而得名。陶渊明以高尚的品格与醇厚的诗风,为历来文人雅士所推重,宋刻两陶集亦因之而为历来藏书家所青睐。二百年来,宋刻两陶集辗转递藏,演绎出许多感人而有趣的故事,最后归藏于国家图书馆,故谓"昔时陶陶室,今日在国图"。  相似文献   

2.
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有《赠震山主》诗云:“震公住山年,与我共壬子。”(《于湖居士文集》卷五)用这种句法表年岁,已见于前人文集,如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引谱主《赠长芦长老》诗云:“与公同丙子,三万六千日。”《东坡七集》《前集》卷十四《送沈逵赴广南》诗云:“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后集》卷七有诗,题曰《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须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均说明苏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岁次丙子。张诗句法与苏诗同,意谓震公长老始住持震山寺之年,与己之生,同在壬子,即岁次壬子的高宗绍兴二年;与《于湖居士文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所言“绍兴甲戌,廷试擢进士第一,时年二十有三”相符,知孝祥生年为绍兴二年(1132)无疑。 徐鹏先生校点之《于湖居士文集》,一九八○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前,《宣城张氏信谱传》传播未广,而《宋史·张孝祥传》未载传主生年,故有关论著于张孝祥生年,大都存疑或有误。《信谱传》随《文集》得广传后,有关论著大都对张氏生年作了审订,但仍有一些论著未予订正,订正了的也未引用可作为内证的上述诗,故略志于此。  相似文献   

3.
《全宋词》1514页黄中辅《满庭芳》"太平楼"词:"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佞臣"直斥与金和议的秦桧,忠愤激烈。然仅存此断句,未见全阕。《全宋词》乃据黄潘《金华黄先生文集》附宋濂《金华黄先生行状》所引入录。按,黄潘为黄中辅六世孙。《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有两篇文章与《满庭芳》词有关。一篇是《记居士公乐府》(黄中辅自号细高居士),谓太平楼为秦桧秉政初所建,绍兴五年(1135)五月杨沂中发卒辇怪石真太平楼,为殿中侍御史张  相似文献   

4.
沈彩是清乾嘉时期女性藏书家,尤以抄书、跋书名于书林,所抄《尚书义》被叶昌炽誉为“玉台之佳话,镇库之尤物”,所刻自著《春雨楼集》为传世名集,颇称珍罕,所编《春雨楼书画目》或为世界首部女性画学著述。  相似文献   

5.
钟敬文文集(5卷) 钟敬文著 定价:218.00元 本套书完整地辑集了“五四”时期即蜚声文坛、当代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的学术论著和文艺创作的绝大部分篇章。内含《民俗学卷》、《民间文艺学卷》、 《诗学及文艺学卷》、《散文随笔卷》、《新旧体诗歌卷》五卷。精湛的学术性和纯粹的艺术性蔚为特色。  相似文献   

6.
晁补之《鸡肋集》为晁谦之于其死后编刻刊行,然今发现其卷六十四之《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石君墓志铭》一文实并非晁补之本人所作,据清方履篯撰之《金石萃编补正》卷二之《宋故太常少卿石公墓志铭》碑文,当为晁补之岳父杜纯所作之文,今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7.
范浚(1102-1151),字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他是两宋之交一位独特的儒者和文学家,《宋元学案》视其学"别为一家",明代王祎称其文"自成一家之言"(《王忠文集》卷五《宋景濂文集序》)。他为世人留下了二十二卷的《香溪集》,朱熹取其《心箴》入所纂《孟子集注》,范浚由是知名。《香溪集》的版本流传本来并不复杂,但由于序跋多少不一  相似文献   

8.
对明人刻书,后人多有指责。清学者黄丕烈在《校元宋提刑(洗冤录)》中说:“明人喜刻书,而不肯守其旧,故所刻往往戾千古。”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七中说:“明人刻书,有一种恶习。往往刻一书而改头换面,节删易名。如唐刘肃《大唐新语》,冯梦祯刻本为《唐世说新语》。”明监本《史记》,  相似文献   

9.
隋唐以至两宋的二陆集均有散佚,宋代流传的陆机集属重辑本;相较而言陆云集尚存其主体,且少见于类书和总集称引,反映了两集流传境遇的差异。宋华亭县学本陆机集据重辑本而刻,而陆云集则据内府藏残本而刻,遂为二陆集祖本。明陆元大刻《晋二俊文集》据宋本重刻,但经过校订而失宋本旧貌,明代流传二陆集诸本均主要自陆本而出。经比对,清影宋抄本《陆士衡文集》基本据宋刻原本而抄,自内容而言可视为宋本,故与《宛委别藏》本相比更具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宋著名词人与思想家陈亮原有《龙川文集》四十卷、《外集》四卷,人元亡佚。至明成化年间汪海收拾断简残编,补辑而成《龙川文集》三十卷,流传至今。陈亮诗文多有亡佚,三十卷本《龙川文集》中也误收入伪篇。如卷十五中有《后杜应氏家谱序》一文,其中有"登宋咸淳中解榜,官至广东廉访司副"等语,显为元人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岁末,笔者于国内发现一部百衲本《辽史》,其首册目录页之天头,题有一则关于涵芬楼影印元刻本(即“百衲本”)《辽史》版本问题的跋文,全文407字,文末署为:“胡适卅一、十一、廿三夜纽约”。笔者于惊愕之余,追查胡适先生文集、手稿集以及有关先生行年著述  相似文献   

12.
《午亭文编》五十卷,清陈廷敬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山西泽州人。因《水经注》载“沁水经午壁亭”,而名其家曰“午亭山村”,世亦雅称之为“午壁”。顺治十五年进士,仕途亨通,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五十一年卒,卒谥文贞。著有《尊闻堂集》八十卷,后来又重编为《午亭文编》五十卷,交付门人侯官林佶手写刻印。成为清代著名的“林氏四写”之一、《午亭文编》问世以来,见之于国内各家书目著录的,主要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康熙47年刻本,其二为乾隆刻本(如《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清人文集  相似文献   

13.
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 六月十八日 星期 闰月二十八日 晴 崇黻丞来札,劝予刻《滇语》,此何可能耶?君玉[斋]书估来,以四十元得原刻《程侍郎遗集》。 六月十九日 星一 闰月二十九日 晴 阅《不碍云山楼稿》二十四卷,华亭周纶撰。纶字鹰垂,岁贡生,廷试,候补国子监学正。凡为诗九卷,词三卷,文十二卷,诗文皆词意生涩,略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最早的木刻本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所刻华亭知县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的《云间志》3卷,但宋刊原本未见,今所见者均为抄本与清刊本。稍后就是庆元六年(1200)华亭县学徐民瞻所刻的《晋二俊文集》(即《陆士龙文集》10卷,《陆士衡文集》10卷。此书为清宫天禄琳琅所藏,但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仅收入《陆士龙文集》,《陆士衡文集》未收入。直至嘉庆十二年  相似文献   

15.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2,(1):122-128
《熊峰集》的祖本是石珤亲自审订的稿本。皇甫汸在石珤去世后不久对稿本重新加以选编并刊行,是为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梁维枢完整过录明稿本,并从中挑选出若干符合其文学审美趣味的篇目,是为明见君子阁抄本《熊峰集》。康熙初年,孙光?汇集各版本《熊峰集》及石珤佚文,重新加以删订、刊刻,是为清刻本《熊峰集》。清刻本后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迄今最通行的《熊峰集》版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有清抄本《熊峰集》二卷,其内容系抄录自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大约成书于嘉庆至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16.
顺治十四年(1657年)醉耕堂刻《评论出像水浒传七十五卷》,附有翻刻陈老莲绘《水浒叶子》,其后重刊《水浒》间有依其图像传摹者。相沿翻造,鲜有精品,故《水浒叶子》向称无善本。及长乐郑振铎先生获单刻本《水浒叶子》,初以为明季原刻,收入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而吴县潘景郑先生别藏一本,书口以《千字文》“天地玄黄”至“寒来暑往”纪叶码,凡二十叶,半叶一图像,共四十图像,于朱武图下书口处锲有“黄肇初刻”四字。两本图像相同,仅以  相似文献   

17.
《周元公集》,宋周敦颐文集及史料之合编,其成书、流传、版本诸事,今考辨如下。《四库总目》卷六十传记类存目《周元公集》提要: 周元公集十卷,编修朱筠家藏本,明周沈珂编。沈珂,吴县人,周子裔也。是集卷一为图像,卷二为世系年谱,卷三为遗书,卷四为杂著,卷五为诸儒议论,卷六为事状,卷七为褒崇优恤,卷八为祠墓诸记,卷九、卷十皆附录后人诗文。虽以集为名,实则周子手著仅五之一。今入之传记类中,从其实也。(中华书局拼版影印乾隆浙江刻本《四库全书总目》,下同。)又紧随本书,另有《周氏遗芳集》提要:  相似文献   

18.
《忠惠集》十卷,宋翟汝文撰。汝文(1076—1141),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元符进士。徽宗时除秘书郎,历中书舍人、给事中。钦宗时为翰林学士。绍兴二年拜参知政事,忏秦桧罢。卒,谥忠惠。其集久佚,今存《忠惠集》十卷,乃清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辑出。《四库提要》曰:"(汝文)事迹,具《宋史》本传及孙繁所作志铭中。……汝文好古淹博,……尝从苏轼、黄庭坚、曾巩游,故所为文章,尚有熙宁、元祜遗风。"《提要》的这段话,至少有两处严重错误,兹略辨之。所谓"孙繁所作志铭",载今本《忠惠集》附录,《题翟氏公巽埋铭》,而文中屡称"孤子",详全篇文章,当是翟汝文子翟耆年所撰,其孙翟繁改葬时重刻。又据《埋铭》,翟耆年诸子无名"繁"者,唯其长子名"畋"。与"繁"字形体  相似文献   

19.
三、元刻本元代刻书之风盛行全国,但传世的(《柳宗元集》刻本不多。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三种五部,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集部著录了五种,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集部亦著录了数部。(一)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年谱》一卷,宋文安礼撰,《附录》一卷,元刻本。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吉林市图书馆各藏一部。又一部,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上海(不全)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20.
《师堂丛录》是福州著名学人、书法家、藏书家林公武先生继《夜趣斋读书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之后的又一部文集。凝聚着作者数十年间有关读书和书法的思考。全书分“翰墨流芳”“前序后跋”“题记书艺”三辑。既有先生多年的藏书、购书、读书感悟,又有为古今各种书籍所做序跋,还有对各人书法的独特评论与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