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之一为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现就谈谈笔者结合导学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看法。一、借助导学单体验情感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在课程标准中有很大份量的“审美教育”、“探究能力”、“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精神”等等属于文学教育的方面却正在被弱化,甚至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重视文学教育成了语文教育的新趋势:从侧重培养"鉴赏力"到呼唤学生"创造力";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文学教育形成了"核心—素养—交往—支持"四层同心圆结构。该素养落地的路径是鉴赏与创造的整合:以鉴赏促创造、以创造促鉴赏、鉴赏创造共同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语文核心素养相关教学要求,从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日记体作文教学出发,通过对学生进行的三个阶段(自由写作,真实记录,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指定范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美文欣赏,学习借鉴,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作文训练来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在课程目标中的"感受·鉴赏"中该书也谈到:"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语文课程性质说:"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从以上两段权威论述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并未对语文素养的科学内涵及其结构作出具体解释,但  相似文献   

7.
赵宏 《教学与管理》2012,(27):90-91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具备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素养?笔者认为"让学"课堂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灵动而广阔的学习空间,是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土壤",彰显了语文课堂的"真味"。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语文的选修课程就应当成为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深化。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为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聋校学生的特点,利用语文阅读教学表演课本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潜能,重在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培育审美情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等。一、课本剧教师"编"课本剧虽然有别于大众戏剧,在情节的安排、场景的变换、道具的设置上可能会简单一些,但既然是"剧"就少不了作为剧的元素,对聋生来说显然难  相似文献   

11.
刘宝玲 《甘肃教育》2020,(5):146-146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黄春容 《甘肃教育》2020,(2):148-148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就语文教学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高中学生应具备语文学习的多种基本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学生具有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能力、鉴赏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依托文本教学,拓展审美教育空间,增加审美体验,变语文学习为审美实践,促进学生审美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都说明了语文课程肩负着审美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往往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缺乏审美教育,呈现艰涩呆板的样态,忽视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培育,弱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要求,这就是要求语文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训练与学习的层面,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沿文应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是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立与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作为中学文学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戏剧教学中,往往会陷入一种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主要矛盾的课本剧、话剧的固定教学模式中,缺乏一种对戏剧文学的探知力。而建立在核心素养下的戏剧教学,将打破以往戏剧教学"新瓶装旧酒"的一般模式,发现戏剧教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给语文课程定性时有这样一段话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里 ,把“审美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并列在一起 ,成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三个支柱之一。除此之外 ,《课标》还专用了一段对它进行了论述 ,阐述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要性 ,具体范畴和内容 ,可见 ,现代语文教学已经把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对待…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成果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关于文学教育思想、文学教育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构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整体感知文学作品;鉴赏要以文学作品为范例,以文学史为线索;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等是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