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秀梅 《考试周刊》2014,(21):62-62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当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他们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和发散思维。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作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实施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能推动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对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现代意识是指人们的头脑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反映,具体包括:环保、人口、反思、求异思维、可持续发展等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培养的现代意识教育的方式有许多,  相似文献   

3.
求异、求新是人对新事物向往渴求引起的需要被满足的情绪体验,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个性品质。不同时期、不同的学生求异心理所表现出来的时机、指向和程度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心理特点,注重教法、手段的不断创新,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教师阐述知识的方法是否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理解水平。而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方法、选择运用的教法是否有新意;取决于教师的心理诱导水平;取决于它是否能激起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共振。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求异心理入手,…  相似文献   

4.
当今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珍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我认为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跨世纪人才,当务之急是改革教法,优化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   学生的创造需要呵护与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把握学生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激励,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创造成果的价值,进而产生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当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精心引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如在解决某个问题时,往往会出现问题已得到了解决,还有学生在举手,思考仍在继续的情况,他会说“我还有一种想法,不知是否正确”或“不知我的这种思路对不对”等等。  相似文献   

6.
黄熙芽 《学周刊C版》2013,(4):178-179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本文从质疑、求异、想象、建模四方面论述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巧妙地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要实施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鼓励学生“求异”。每学一篇课文,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求异”。在预习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他们主动地提出问题。问题即使提得幼稚,甚至错误,教师也要善于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然后循循善诱 耐心地解释和说明 使他们通过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的比较,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求异”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9.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定向奔放,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求异创造。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说出一个数.自己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处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高中教育不断发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方面不断创新和改革。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中的一个典型,其在学生的创造性精神、意识方面的推动作用明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均有积极性作用。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高中语文不断创新,本文详细分析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人们的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生才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鼓励学生求异教学中鼓励学生求异,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12.
发现是学习和创新的第一步,发现使学生学会思考、探究、研究、合作和创造。高中化学中直观的实验时时冲击着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对事物的性质和原理发起挑战,一次次地利用自己发现的眼光来探索。教师作为课堂的掌舵人,要拥有明确的目标,诱导学生的发现;通过集体的力量对实验进行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框架;鼓励学生大胆地操作,用心观察;利用学生各自的发现,激励学生同中求异,大胆创新;使学生在交流中奋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求异是创造的先驱。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大胆求异、质疑、争论的意识,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为学生要有自主思维能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主要场所。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积极地正确引导,为每个孩子营造讨论的氛围,提供争论平等对话的平台,努力让阅读争论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生命活动之一。在课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强化求异思维,训练激发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阅读教学,学生的"求同"意识明显。为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采取开放式阅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开放阅读教材、阅读互动、阅读空间、阅读实践,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求异解读、求异思维、求异体验、求异认知,让学生在更多的学习体悟中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梁其畅 《考试周刊》2008,(10):202-203
教学中教师要倡导求异式的教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思想,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锐意进取、敢于怀疑、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战,不墨守成规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浅论强化问题意识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教学中应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有思考价值,有激发作用,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积极诱导学生勇于提问、问、乐于提问,具有质疑诘难的勇气和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善于提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学物理的创新教育并非一味地要求学生去搞发明创造,去开拓或创新未知的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通过敏锐观察、求异思维、活跃灵感去发现新现象,触发新思维;使学生在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雏等方面有积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