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玉霞 《教书育人》2011,(12):64-65
网络交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狭义的网络交往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交流,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并达到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的目的。它也可称为网络人际交往、网上交往、网上交际或网上交流等。网络交往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大学生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当今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心理健康信息的现状,为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选取的重庆某高校2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中网络使用率为98.32%;77.31%的大学生曾使用网络获取过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其获取渠道主要是百度或谷歌搜索;92%以上的大学生对于通过网络获取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持积极态度;大学生更多地希望从网上获取有关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了解自我、爱情与性、职业及学习心理方面的信息。结论大学生对于通过网络获取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持积极态度,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3.
祝军 《天中学刊》2011,(3):61-62
大学校园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减少和防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自律改善人际交往,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祝军 《天中学刊》2011,26(2):61-62
大学校园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减少和防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自律改善人际交往,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变化快、宣泄性倾向、认同化选择和社区化形式等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网上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应成为当前高校急需研究的课题。本就网上咨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网上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存在的差异性,以及网上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罗琴 《考试周刊》2012,(50):158-160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到动态,带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有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通过"网上与网下、个体与集体、直接与间接、校内与校外"四位一体,构建大学生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当今社会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心理健康带来了潜在和深远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积极探求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防止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获取与交换行为,是主体与隐性对象或显性对象的互动过程。[1]早在2001年就有学者断言: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的方式,将向基于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是大学生学习和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了方便,但是不少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了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针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正处在人际交往观形成时期,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层次,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遭遇了网络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本文将网络德育引入其中,利用其主体多元性、平等性以及载体多样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网络德育要主动介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网络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自由性、刺激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消极影响。高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网络交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避免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意义首先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 ,最先接触的是辅导员 ,在四年或五年的大学生活中 ,师生之间交流最多的、交往最广的也是辅导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等既是其内心世界的客观反映 ,又会在大学生中产生广泛的影响。辅导员的工作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示范和感召的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 ,也是师生之间思想、意志、品质、情感和人格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但却容易产生交往障碍;网络传播的虚拟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程度,但也会使其产生焦虑情绪;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使网络知识空间扩大了,但易使学生自我异化;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使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了,但易使其产生网络成瘾症。树立网络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建立心理健康网络教育队伍,完善大学生心理网络预警系统,是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村”,使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更加密切,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在促进各国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因而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带来双重影响。为此,提出了完善相关的网络法规,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文化,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然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契机,也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注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已经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从大学生网络情结的解读、网络心理症侯群的分析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产生为人际交际增加了新渠道。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据资料统计,在众多网民中,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也是网络交往的主力军,网络就象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带来消极的影响。如何根据网络交往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引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何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避免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健康成才也有很大影响。当前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自卑、自负、猜疑等主观方面的问题,网络的普及也影响着大学生交往方式和手段,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要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意识,学会善于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学会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良好个性及心理健康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网络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学习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网络成癌",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做出努力,认真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使网络能与大学生朋友们和谐相处,使大学生们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