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三重表征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不同版本中离子反应教材编写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可知,三本教材的编写皆具三重表征理念,其中鲁科版的教材编写更注重宏微符的三重表征呈现方式,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把握知识点,益于促进学生灵活地应用迁移。教学中应通过优化整合,发展学生的三重表征思维。  相似文献   

2.
《尤利西斯》的内聚焦叙述,以三个主要人物为聚焦人物,通过人物的双眼和意识感知故事世界。三个聚焦人物通过青年艺术家斯蒂芬展现出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迷茫;通过猥琐的布卢姆展现出现代社会的庸俗;莫莉的内心独白透过一个淫荡的女性视角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的堕落与瘫痪。内聚焦叙述以三位不同人物的视角从多角度深刻揭示出西方现代的精神荒原对人们思想情感产生的异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版本高中数学教材“三角函数”部分,使教师充分地了解三种版本教材三角函数部分的特点,从而能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对不同版本高中数学教材“三角函数”部分教材体系结构、栏目数量、数学模型的建构、练习题开放性程度及问题情境设计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皖籍现代女作家方令孺的散文创作在解放前后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创作风格的差异性显示了方令孺在时代生活中从个人走向集体、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出版界发行了三种版本的方令孺散文集,文集的不同版本体现了社会历史语境和文艺时空对于文本价值功能的要求和规范,以及对于创作者角色身份的价值期待。  相似文献   

5.
话语分析是教育研究语言学转向的具体实施路径。梳理不同版本语文课程标准的话语聚焦能清晰显示语文课程话语变迁的轨迹,是语文教育领域话语重建的基础。基于语料库工具进行话语分析能兼具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的优势,语料库工具提取的词频、搭配、主题词等能清晰明了地呈现文本的话语信息。基于新世纪以来三个版本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料与话语分析有机融合,探讨不同版本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课程内容的异同、共同的话语聚焦及话语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6.
薛琳璐 《天中学刊》2015,30(1):117-120
日本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在其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采用了多种叙事策略,尤其对不同叙事视角的娴熟运用,为小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审美艺术效果。作者在《竹林中》采用了转换式和多重式内聚焦相结合的叙事视角,在《报恩记》中使用了转换式内聚焦,在《袈裟与盛远》中使用了多重式内聚焦,不同叙事视角的使用也为文本带来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时代不同,经历不同的萧红与王安忆在《呼兰河传》与《上种红菱下种藕》中表现出极为相似的叙事策略,如叙事视角、叙事内容以及叙事结构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两位女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呼兰河城"与"华舍小镇",其中也不免存在差异,体现了不同时期女性对平凡生活的不一样的感受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决定着传播活动是否成功。在由“传者中心”转变为“受众中心”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而新闻叙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将话语研究和媒体研究结合起来,把新闻当做一种文本或话语来进行分析。本文从新闻叙事视角和聚焦的角度出发,以不同事例来分析不同叙事视角和聚焦对传播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杜雪辉 《海外英语》2016,(15):98-100
运用及物性理论对诗歌及其译文进行分析是诗歌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英译版本,分别是林建民、卓振英和许渊冲的译文。从及物性角度对比分析原诗及其三个英译版本的异同点并由此分析不同译本的得失,可以较为客观地评析译文质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许译在及物性特征方面与原文最为接近,且最能传递原诗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叙述中无法绕过的一个话题,《野草》作为鲁迅内涵最复杂、丰富的作品,不同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大都以相当的篇幅对其进行了解读。1930年代以来各时期的大陆学者对《野草》的解读凸显出不同的内容,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文学史塑造出的鲁迅形象;而海外学者以其新颖的解读视角为文学史叙述带来了世界性的宏大视角。通过梳理各个时代和不同语境下《野草》在文学史叙述中的变迁,能够揭示文学史叙述模式和解读视角的某些内在规律,为文学史叙述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智媒时代传播学者的核心研究问题聚焦于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信息茧房”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议题,却在中西方研究中呈现出显著的取向差异。通过对“信息茧房”议题的范式解构,从研究方法、研究核心、研究视角、价值取向和学术立场五个要素进行全面的中西方研究对比,总结中国“信息茧房”研究的范式特点,将之与传统的西方传播学范式比较,发现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和合范式”,即宏观—功能主义、理性—批判主义和人文—技术主义三种本土化范式和合共生而成一种新的范式。最后,指出了“和合范式”的整合思维、以人为本与批判基因三大特点在智媒时代的热点话题计算科学、新新媒介与平台霸权的研究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热拉尔.热奈特有关小说的叙事视角的三种基本类型理论,研究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认为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主要有零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且经历了从单一叙事视角到多元叙事视角的转化,这正好与新时期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化相契合,其创作对新时期小说写作技巧的丰富与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说叙事是一个紧密而复杂的系统,对小说文本的视角分析是现代叙事学很热门的一个研究点。《雪地里的期蝴采用了不定点内聚焦的叙述方式达到了独特的叙事效果。本文试从老人的内聚焦视角、狼的内聚焦视角以及内聚焦视角的局限及其弥补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这篇小说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4.
金甦 《闽江学院学报》2005,25(1):113-119
文章列举了版本学界对“一人持本,一人读书”的三种不同的观点;考证了刘向校书的三个步骤;分析了这句话的两个不同的版本;最后对三种观点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世界上最古老、最简单的课题莫过于运动问题.但司空见惯的落体运动,人们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两千年之久.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探究蕴藏着厚重的思想精髓,如何发挥史实素材的育人功能,五种版本的教科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一、编排位置的比较五种版本教科书编排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置主要有三种.粤教版、人教版、沪科教版和山东科技版教材均将自由落体运动内容编排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工作中的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问题视角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优势视角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上.二者有着不同的假设理论基础,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理解不同,由此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和瑛在任职乌鲁木齐都统期间完成《三州辑略》,该书为哈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三地通志,也是一部研究新疆边疆史和三州历史的重要文献。对现存《三州辑略》不同版本(抄本、刻本)内容的差异,尤其是针对《三州辑略》中“艺文门”的不同版本的比较,考证这些不同版本准确、可靠的成书和刊刻时间。疏通各种文献的失实记载,以还原乌鲁木齐都统所辖三州地区的真实史实。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个版本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科书实验本进行初步评价,可以从教材、教材所承载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用书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比较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优点;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教材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自五四以来的七十余年中,我国社会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经历了以思想启蒙为本位、政治革命为本位和经济建设为本位这样三种文化模式的选择变易,受此制约,五四以来新文学对农民形象的审美视角也经历了“立国”必先“立人”、“立人”必先“立国”和“立国”与“立人”并举的三次选择变易。文化模式的不同特点构成所制约的文学审美视角的不同特点,而从不同审美视角去观照和描写农民,则构成新文学发展中农民形象的几次大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自五四以来的七十余年中,我国社会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经历了以思想启蒙为本位、政治革命为本位和经济建设为本位这样三种文化模式的选择变易,受此制约,五四以来新文学对农民形象的审美视角也经历了“立国”必先“立人”、“立人”必先“立国”和“立国”与“立人”并举的三次选择变易。文化模式的不同特点构成所制约的文学审美视角的不同特点,而从不同审美视角去观照和描写农民,则构成新文学发展中农民形象的几次大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