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去法解题     
例3包科技书和5包故事书共430本,同样的5包科技书和3包故事书共450本。每包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分析和解:我们可以把条件排列起来。3包科技书+5包故事书=430(本)……⑴5包科技书+3包故事书=450(本)……⑵这道题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把两式等号两边分别加起来,(3+5)包科技书+(5+3)包故事书=(430+450)本。这样就容易求出1包科技书和1包故事书共有书:(430+450)÷(3+5)=110(本),5包科技书+5包故事书=110×5……⑶把⑶式减去⑴式消去故事书,则1包科技书的本数是(110×5-430)÷(5-3)=60(本)消去法解题!浙江@樊周明…  相似文献   

2.
我在听课时发现,有些学生会突然发问,对这种现象有些教师处理得很不妥当。现摘录两例如下:有位教师教学这样一题:一个学校图书馆买来故事书135本,科技书9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多少倍?当师生共同列出算式135 9=15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在得数后边应该写上‘倍’。”这个“倍”字为什么不写,是教学的难点,按理教师应及时加以补充说明,而这位教师却面带怒容,并用手势示意学生坐下,而继续他的讲课。  相似文献   

3.
有的题用算术法解,需要逆向思考,容易走入“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误区。如果采用列方程法,把所求的数用字母X表示,则可以顺着题意,比较方便地列出方程,求出解。这样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例图书馆借出科技书35本,借出的科技书比借出的故事书少18本。借出故事书多少本?(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出来)此题若用算术法来解,容易犯这样的错误:35-18=17(本)。要想得到正确解法,就需要把第二个条件“借出的科技书比借出的故事书少18本”,反过来叙述成“借出的故事书比借出的科技书多18本”。已知借出科技书35本,求借出故事书多少本,就是求比35…  相似文献   

4.
发书     
同学们,不知道你留意了没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存在着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你瞧,下面这道题目,就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问题。52名同学站成一排,老师把两种书发给他们。故事书从排头发,科技书从排尾发,每人每次发一本。由于两种书都不足52本,所以只有14名同学得了2本。已知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2倍少24本。从排头数,第几名同学到第几名同学得了2本?可以先这样去想:故事书从排头发,科技书从排尾发,这样52名同学中,每人至少得到一本书。按每人一本计算,就有52本书。还有14名同学得了2本,也就是说,他们每人多得一本,14名同学一共多14本…  相似文献   

5.
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有时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不统一,而要统一单位“1”后,才能正确解决问题。那么,怎样统一单位“1”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仅供同行们备课时参考。一、变更思路例:华光小学购买了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240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34,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本数少15,三种书各买了多少本?[分析与解]这道题里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统一,可以把文艺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将“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本数少15”变更为“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1÷(1-15)=45”。这样,43和45所依…  相似文献   

6.
<正>同学们学习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后,可以解决下面一些数学问题:[例1]育红小学有科技书42本,故事书112本,历史书70本,平均分成若干堆,每堆中这三种书的数量分别相等,最多可以分成多少堆?每堆中三种书分别有多少本?[思路分析]根据条件,要平均分成若干堆,且每堆中三种书的数量分别相等,就是求以这三个数为被除数所对应的最大除数,这个除数也就是这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相似文献   

7.
贵刊1993第11期刊登的《把握不变量灵活解题二例》一文,拜读后获益匪浅。但笔者认为,此二例如能运用份数法解答便可巧妙获解。[例1]育红小学原有科技、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占20%,后来又买进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这两种书的30%。又买进科技书多少本?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那么,学生的学习方法从何时培养起最恰当呢?我认为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培养探究方法如教学应用题:学校买来3种新书共100本。其中文艺书是科技书的3倍,画册比科技书的一半还少8本。这3种书各买了多少本?引导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教材第18页例1、19页例2) 一、引入练习 用字母表示以下各题中的数量关系: (1)学校买来a本文艺书和b本科技书,两种书一共买了多少本?(2)学校买来c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其中文艺书a本,科技书多少本?(3)商店原有a千克水果糖,又运来b千克,商店现有多少千克糖?商店原有a千克水果糖,又运来b千克,卖出x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10.
今年玉溪地区初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买来85本文艺书,比买来的科技书的3倍少5本,学校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我翻阅了三十个试场共748个考生的试卷,有627人解错。其错误算式为(85-5)×3=240本,或85×3-5=250(本)。做对的考生中有23人是用方程解。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道题:某学校图书室原 有图书500本,其中儿童故事书占 60%,后又购进一批儿童故事书,这时 儿童故事书占图书总数的3/4,问购 进了儿童故事书多少本? 不少学生在解题时把500本书既作为原有图书的本数,又作为现在图书的本数。认为求购进儿童故事书多少本,就是求500本的(3/4—60%)是多少。解题列式为500×(3/4—60%)。造成这一错误的原  相似文献   

12.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一般都有常规方法,如果在掌握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能突破常规,去创新,去标新立异,会有利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寻找到巧妙的解法,也有利于展示个性思维,挖掘潜能。例如妈妈带一些钱给李丽去买书,如果都买连环画,可以买15本,如果都买故事书,只能买10本。已知故事书比连环画每本的价格高2元,请你算一算,李丽的妈妈一共带了多少元钱?一般解法:先求出买10本故事书比10本连环画多2×10=20(元),两种书的本数之差是15-10=5(本),这样就可求出每本连环画的价格是:20÷5=4(元),所以李丽的妈妈一共带了:4×…  相似文献   

13.
从上学的时候起,我便喜欢读书,开始迷恋书中那泛着淡淡清香的油墨味。刚上一年级,我的书柜里便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小人书。每天写完作业,我就趴在书桌上读书。我经常是埋头读完一本书后,又缠着妈妈去书店买新书。什么故事书哇、科技书哇……我都能在一两天里一口气读完,并且书中的具体内容和情节,到现在我还能记得  相似文献   

14.
【例1】一个班的同学上阅读课时,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本书:拿连环画的比拿故事书的多3人,而拿故事书的又比拿科技书的多1人。如果拿科技书的人数是奇数,那么这个班的同学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相似文献   

15.
牛顿在《普遍的算术》一书里面写道:“要解答一个问题,里面含有数量间的抽象关系,只要把题目由日常的语言翻译成代数的语言就行了。”而代数的语言就是方程。例如:学校图书馆买来27本文艺书和一批科技书,这两种书一共是50本。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日常语言:文艺书+科技书=两种书的总数。代数语言:27+x=50又如:某商店有74斤水果糖,又运来25斤,卖了一天后还剩63斤。这一天卖了多少斤?日常语言:原有的斤数+运来的斤数-卖了的斤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题内容如下: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课中教师先出示"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师问:"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问题是在求什么?"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出来。又问:"你会解决这道题吗?"全班齐答:"会!""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你的解决方法。"38个学生中,  相似文献   

17.
图书的本数     
学校图书馆新购进科技书、文艺书共120本,其中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4倍。学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列方程解应用题》第一节课有两个例题:例1,学校图书馆买来27本文艺书和一批科技书,这两种书一共是50本。买来科技书多少本?例2,沿河生产队去年养猪350头,比前年养的猪多87头。前年养猪多少头?这是新教材,又是第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多。既有如何设未知数 X,又有如何找等最关系;既有如何列方程,又有如何解方程、验算;还有用列方程解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等等。要教好这一课,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找准精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课例"学校图书馆卖来27本文艺书和一批科技书,这两种书一共是50本.买来科技书多少本?"这是小学数学第八册18面的"例1".一位师在教这个例题时,要求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列几个方程.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们设买来科技书为X本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列举了三个方程:①27 X=50(根据:文艺书的本数 科技书的本数=新书的总数);②50-X=27(根据:新书的总数-科技书的本数=文艺书的本数);③50-27=X(根据:新书的总数-文艺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  相似文献   

20.
解题思路的基本训练是应用题教学的核心,经常持久地加强思路训练是学生学好应用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学应用题时,要在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加强思路的训练。一、搭配在应用题的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将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进行合理搭配,把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正确、迅速地寻求解题途径。如,教师出示下列一组条件和一组问题:条件①每天烧煤54斤。②去年养猪364头。③科技书是文艺书的3倍。问题①故事书有多少本?②共烧煤多少斤?③今年养猪多少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