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考作文命题的“三自”原则下,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考生选议论文文体的多,而议论文中平庸之作多。仔细分析考生的作文不难发现,考生议论文平庸的根本原因是议论语言的平庸无文采,不能做到生动议论,形象议论。《考试说明》作文项“发展等级”③规定:“有文采——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说明“文采”在高考作文评分中的重要作用。怎样才能写出有文采的议论文呢?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论据诗话。下面笔者以近年高考满分作文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作文在考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学却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心病。近年来,高考作文中虽不乏优秀之作,尤其是满分作文煞为抢眼,但大量考生暴露出的思想缺席、个性湮没、思维固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等严重缺钙症状,却警示着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失败。高中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新考试精神要求学生“负责任地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独立的写作思维”。有关人士透露了2005年高考作文的最新动向:“20%的考生因为作文写不好而落榜,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意味着高考作文面临‘大革命’。”鉴于此,作文备考不可缺少以下“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4.
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更要考验考生考试的心态。广大考生对高考作文的期望应从追求“满分作文”降到追求“一类作文”上来,因为“满分作文”要靠天赋和运气,而“一类作文”则可通过训练获得。从操作层面来讲,就是要从追求“满分作文”的“三大”(大手笔、大气象、大智慧)降到追求“一类作文”的“八小”上来。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由于分值大而对考生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高考作文中,一些作文水平低的考生通过“套作”甚至抄袭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那么其结果不但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更可能误导中学作文教学。因此,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在命题时都明确有“不得套作”的要求。“防套”成为作文命题的第一要务。同时,严厉打击“套作”也成为各省份在高考作文阅卷评分中的共同举措。  相似文献   

6.
今年高考作文是近年来考试作文中一种比较理想的命题。既可以全面地考出考生的水平,又能为讲读教学、作文教学提供诸多借鉴,值得认真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高考作文文体不分与语体教学 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文体自选”的大背景下,高考作文在极大程度上对以往作文“万人一体”的现象做了“松绑”,考生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纷纷亮相,戏剧、书序、文言文、论坛、病历诊断、招生简章等文体也陆续登场,宛如齐放的百花,令人惊喜!这本来是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近几年,很多学生的考场作文文体只讲形式不讲规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作文采用了分项分类评分办法,按内容、表达和书写三项要求,将作文分为“好、较好、中、较差、差”五类。1998年高考大作文共40分,其中“书写”规定了评分标准。例如“好”的书写,即“字体美观,书写正确,卷面整洁”给5分,“字体难看,错别字多”给1—0分。高考作文把“书写”作为独特而重要的评分项目,其实并非偶然,早在1985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书写就作了这样明确的规定:“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者,酌情加分;反之,酌情扣分。”1991年高考大作文分项分等评分也规定了“文面3分”。由此可见,历年来的考试作文,都重视卷面的“书写”,其命题意图很清楚,写字作为语文的一项基本功,平时教学应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但是,考试作文书写的现状令人忧虑。从每年的中考、高考作文阅卷情况看,总有相当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不仅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还负载着更多非考试因素的其他社会性功能,而高考作文改革一直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话题。我国高考作文体系在1999年之前都是以给材料作文为主,而1999年部分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命题作文体系,这一命题作文体系一直延续使用到2006年以后才开始转轨为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体系与其他作文体系相比给了考生更多自主权,同时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取材正在趋向多元化。本文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对其命题方向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形势下的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 ,2 0 0 1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在作文的“基础等级”中比往年增加了一条新的要求———“感情真挚” ,这个要求的增加 ,既体现了原来的高考作文在这方面的缺憾 ,更说明了新的高考作文试题对考生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们认为 ,新增的这个要求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 ,是一种新的信号 ,因为它为高考作文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得分点。这就不得不引起广大教师尤其是众多的高三学生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感情真挚”是衡量考生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 ,用白居易的话说 ,即为“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可以说 ,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作文很难取得…  相似文献   

11.
打破舍本逐末的现状无容讳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高考 ,作文成绩总体上说是不理想的。就全国诸家权威性语文报刊每年考后对作文答卷的分析材料看 ,全国上百万考生虽“时有”精美之作 ,但整体成绩却从来没有令人满意过。若回顾对照十几万名语文教师三年来对考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就不知会让多少内行们红着脸为之感喟与嗟叹了。而高考作文成绩的不单独列出 ,深深地掩盖了这一“黑匣子”。高中作文教学已经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了。高考作文为什么总要出现这种“疲软”现象呢?究其源 ,无不祸于作文教学上的四个字 :舍本逐末!据调查 ,中学…  相似文献   

12.
杨菊连 《语文天地》2013,(13):49-50
近年的高考作文阅卷报告显示,逻辑不明、思路不清、结构混乱等成了考生作文失分的重要原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写作教学有"理清思路、合理安排结构"的要求。《高考作文考试说明》对作文结构的要求:一等文要求结构严谨,二等文要求结构完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该如何训练学生清晰完整地表达呢,下面以议论文为例谈谈作文结构范式训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在高考中拿得作文高分,自然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高考作文却在年年无情地评判着作文教学的成败优劣。如果说《语文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写作要求是对考生在写作上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说高考作文命题及评分标准可作为衡定考生作文能力的公平尺度,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没有多少理由不去听从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就没有多少理由不去调整我们的高中、尤其是高三作文训练的思路和措施。高考作文给我们作文教学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这里谈两点自己的认识。一、训练上要定时定量,好中求快在150分的语文考卷中,作文整整占了60分,这不…  相似文献   

14.
从2000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现今的“材料性话题作文”,可以说题型不时在“变脸”。作文题的“变脸”,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为此。上海卷的《考试手册》中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多种题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让每个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应是一项基本的要求。遗憾的是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较少从学生角度考虑,这就使不少考生的作文不能充分反映其写作能力与水平,自然也就不能完满地达到选拔的目的。要让每个考生都能考出自己的写作水平,命题必须使考生都能无误地明白题目的要求。以往的高考作文考试中,总有一些学生因“跑题”而严重失分。例如,有把“玫瑰与小姑娘的故事”(94年考题材料)理解为“应该重视教育后代”的,有把“尝试”(94年考题)理解为“品尝”、“经历”的,有把“鸟的对话”(95年考题)理解为批评“好高骛远”、“鼠目寸光”、“虚有其表”、“人云亦云”等等的;有的由于缺乏漫画知识,而把两幅漫画(96年考题材料)仅看作描绘外科手术事故的,有的则  相似文献   

16.
在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写作部分。它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发展等级”的提出,突出了对考生语文素质.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使一部分优秀作文脱颖而出,有效地拉开作文的档次。“发展等级”的提出,给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广东的高考作文,呈现出两个喜人的新气象,其一是关注社会;其二是真情实感。阅卷过程中,大量的新闻时事材料和身边的常见现象进入考生视野,使高考作文充满时代感和生命力,令阅卷老师颇感惊喜。如梁文道先生的新书《常识》频频被考生提及。刚发生的广州市海珠桥跳桥秀,杭州市“70码”车祸,成都公交车燃烧,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网络上热炒的“躲猫猫”“范跑跑”,食品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孔雀绿、苏丹红、瘦肉精,等等,都成了考生笔下贴切的典型论据。有考生甚至将同步进行中的高考作文作为发表对“常识”看法的题材,针砭了备考中人为设定的应试作文的套路。也有考生列举身边同学重视考试和比赛,但普遍缺乏生活常识的种种现象,剖析缺乏常识和忽略常识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曹阳 《考试》2000,(Z2)
问:你对今年高考作文试题有什么评价?作文试题有哪些特点?答:今年高考作文试题出得很好。不但符合“大纲”要求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而且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认知实际和写作实际,属于那种既能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不至于见到试题久久愣神,不知从何下手,又能让高水平的考生充分发挥,展示自己高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才能的作文题。高考作文试题有其自身特点,就是难易程度要适当:既要拉开不同的档次,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选拔人才,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最有才华的考生脱颖而出,写出冒尖的作文,为选拔尖子创造条件。有的考生反映今年的作文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刚一见到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生高考成败的关键。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的研究,能够为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撑,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历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最后,从作文命题趋势中提炼出对作文教学的启示,以期为广大一线中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话题作文”的出现,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之必然。20多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以考查议论文体为主,对考生的束缚较大,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和才华的展示。“话题作文”给每个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张扬个性、一展才华创设了自由飞翔的空间,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二、“话题作文”之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固定下来,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答:高考作文命题的生命线,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