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有一个梦:某一天,每一道深谷都能升高,每一个山岭都能削平,每一条歧路都坦荡,每一个弯道都伸直,‘上帝’的荣耀将呈现,所有人将共同目睹这一壮丽的景色!” “我有一个梦:某一天,我的孩子们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智慧与品德来评论他们的国度。”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给西里西亚交易所发了份通告,说我收集梦。但彳艮快我便大失所望,因为人们都试图将梦卖给我,他们写信来说“让我们先谈好价钱”“我建议20兹罗提一个梦,这是T公道、诚实的价格”,我拒绝了他们的报价,否则我会因别人的梦而破产,我还担心他们会为了钱而杜撰、捏造出许多梦来。从本质来说,梦踉钱是没有任何共通之处的。  相似文献   

3.
回来吧,朋友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主、奔放的年代,学校外面 的缤纷世界吸引着我们这些未来新星的目光。 我有两个同学,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 汉”,可是他们现在都离开了学校,到社会上去寻找 他们的“梦”去了。  相似文献   

4.
后来,刚好埃及国王的司膳官和面包师傅激怒 了他们的主子国王。法老对这两个下属发了火,命 令卫队长把他们抓起来关在约瑟被监禁的那圆塔楼 里。一天夜里,两个都做了 梦,他们都想知道自己的梦 的预示……他们对约瑟说: “我们每人做了个梦,不知 谁能给我们解答一下?”约 瑟对他  相似文献   

5.
李帆 《留学生》2012,(6):6-9
每个海外高层次归国人才心里,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中国梦”,“千人计划”的出炉,让他们坚定了“圆梦”的信心。“千人计划”政策的实施,让海外高层次人才看到了中央“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诚心和气魄,点燃了他们深埋在心底的“中国梦”,坚定了他们回国“圆梦”的信心和决心。 “千人计划”点燃了深藏心底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的梦、民族复兴的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都非常关注收入分配问题,他们的分配思想都对“中国梦”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现阶段仍存在的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的现象,所以必须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用制度保证公平竞争、发展的机会,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来改变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现状,将公平提高“更加注重”的位置,确保劳动者能够“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梦十夜》都存在“悟”的问题.鲁迅和夏目漱石一生都拒绝物质享受,简朴生活;他们的思想可以看做是对人生思想的批判继承.他们虽然都没有达到人生“悟”的境界,但也显示他们都己看透人生本相.看透人生本相赋予鲁迅“战士”的性格,赋予鲁迅不为名利所动的坚定立场、看穿一切的洞察力以及独特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8.
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是远方的云不能构成天空。向往可以活泼生命,但不是人生。梦,这是一个受到几乎所有少男少女喜欢的字眼,他们总是把自己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和这个字联想起来。台湾的吴静吉女士曾道出青少年的四个大梦:寻求人生价值,寻求良师益友,寻求终生事业,爱的追求。其实,他们的梦何止这四个,伟人的梦、明星的梦、英雄的梦……青少年的梦,是数不完的梦。但是如果我们在青少年这美好的“梦”字前加上一个小小的修饰语,变成了“白日梦”时,它还是那么美好的吗?一位母亲抱怨说:“我家的小燕不知怎么了,她拿着书本半天也没翻动一页,有时候…  相似文献   

9.
作品总是反映作家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着这个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文化修养,表现着作家的思想倾向。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中都多“梦,”都思慕老庄和陶渊明,都爱在词中提到“剑,”但由于二人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的差异,他们梦中的追寻、对老庄和陶渊明的追慕及皈依,以及他们的“剑意,”在他们的词作中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和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做梦不是年轻人的特权。又有人说:有梦的心就是年轻的心。说得都不错。这恰恰证明了在人们眼中,“梦”与“年轻”的不解之缘。每当我看见从校园里走出来的青春学子,看见他们那一张张朝阳般的脸、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不仅是个体的梦想而且也是国家、集体的梦想,每个时代、每个人的梦想有所不同,但每个梦想中的积极因素都会给予“中国梦”营养与活力.20世纪30年代中国京派文人的作品构造了自然质朴、民性和谐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他们对传统美德,对人性美、人情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批判.这些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以及思考现代化问题都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14日至19日,“追寻中国梦”2013年《初中生世界》小记者夏令营成功举办。来自江苏省各地的初中生小记者们欢聚南京,围绕“寻梦——寻访南京,用新闻之眼看南京的历史变迁”以及“追梦——采访成功者,追问他们的人生梦想”两条主线,参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真实地触摸“中国梦”,感受“中国梦”。短短6天时间,在所有的小记者心中都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学史上,许多作家都通过自己的创作来缅怀古朴的宗法制社会,寻觅梦中的伊甸乐园。英国田园学多借“牧羊人”意象来阐释作家们对“爱情生活”、“田园世界”和“人品修养”的体悟,寄托他们的人生理想,表现他们对尘世纷争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常委在北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系统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习总书记的讲话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反响,教育界人士更是倍感鼓舞.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必选的根本路径.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有委员提问“教育复兴的中国梦是什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教育中国梦第一句是有教无类.不分男女,不分民族,不分地域,都应当平等接受教育.第二句是因材施教.因为不同的人,兴趣、爱好、特长不一样,他可以选这个路,也可以选那个路,这是老百姓的选择权.第三句是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要一辈子学习.最后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应当成为有用之才.这对教育“中国梦”作了具体描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有梦理就有追求,有追求就要奋力拼搏.作为教育人,要有“教育梦”,并要为实现“教育梦”作不懈的努力,以“教育梦”助力“中国梦”.在基础教育领域,应该有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基础教育“中国梦”?这是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推出《我的基础教育“中国梦”》专栏,约请福州市教育局局长郑勇、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吴飞、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校长肖学平等教育界人士撰写专文,他们从不同的站位、不同的视角分别描绘了他们心中的基础教育“中国梦”.期望广大读者共同关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历史责任教育,可以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厘清“中国梦”“责任”“历史责任”的相关内涵,解析“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历史责任教育的特征及作用,按照“中国梦”的新要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贴近大学生实际,有助于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历史责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史记》中的做“梦”者,均为贵族,他们的梦,展示了错综复杂的宫廷争夺储君的斗争,暗示了政治权力的走向,反映了时代的思想局限。司马迁笔下的“梦”,力避暴力和诡秘,大多平和而富有寓意。“梦”是司马迁写人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6月27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会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10所中高职院校的十位“梦想演讲家”讲述了他们心中的“中国梦”。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称赞他们“代表了全国职教师生的声音”。全国职业院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参加演讲的10名师生是从各省推荐的150余名优秀师生代表中遴选出来的。他们中有曾经做过飞机乘务员的双高型高职教师廖正非,有要做金牌物流人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景优彦,还有怀着幼教梦的宁波古林职业高中学生钟哲挺等,他们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理论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的重要理论,在“中国梦”理论的指导下,每个国民都享有与国家共同出彩的机会,因此,国家必需加强国民的“中国梦”理论教育.为确保“中国梦”理论教育的成效,我们必须把握“中国梦”理论教育对象,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浅析“中国梦”理论内涵,构建“中国梦”理论教育方法体系,确保“中国梦”理论进入国民的心里.  相似文献   

19.
《祭妹文》中“角奇梦幻想”的“觭梦”,课本注:“奇异的梦。觭,通‘奇’。”教参译为“奇离的梦”。都视为偏正关系。按,“角奇”通“奇”,《辞源》《辞海》等都注明是指“单、只”,读音为 jī。而“奇异”或“奇离”之“奇”则念 qí。注译的音义不相配。《辞源》又有“觭梦”条,解释是:“殷人占梦之法。据梦之所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国内外人士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然而,海南大学针对部分刚入校的留学生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对“中国梦”、中国国情和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中国梦”教育活动,大大改善了留学生对“中国梦”、中国国情以及中国未来发展的认识,“中国梦”对凝聚外国留学生意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