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刻舟求剑》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一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江里去了。但他毫不着急,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准备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有变化的人。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直观演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一、根据教材实际,设计教学思路学生已学过好多故事,知道故事包括开头、经过、结果三部分,而《刻舟求剑》却是只有开头和经过,没写明结果。根据这一实际,我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按“丢剑——求剑——求剑之果”的思路读析。抓“求剑之果”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刻舟求剑     
王蒙 《当代电大》2006,(5):40-40
有一位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一招“丹凤朝阳”,手一松,剑落入了江水之中。“停船,停船!”他气急败坏地大叫:“快停下船来为我捞剑!我这把剑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寓、刻、剑、掏、弦、催、捞”7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及能力。  相似文献   

4.
《刻舟求剑》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人过江时不小心,身上挂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在船舷上剑掉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靠岸,就从船上的记号下去捞剑.我们听过两位教师讲这一课时,他们都试图向学生讲清这一寓言的比喻义,由于引导、启发不甚得法,最后不得不由教师草草收场.这则寓言要说明的道理是:比喻人死守着原来的经验,不知道变通.其实在讲课中,只要让学生知道文中的“经验”,这则寓言就不难讲清.课文的“经验”,是对船静止时剑落水而言,此时若拿小刀刻个记号再沿着记  相似文献   

5.
刻舟求剑     
有一位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一招“丹凤朝阳”,手一松,把剑落入了江水之中。“停船,停船!”他气急败坏地大叫:“快停下船来为我捞剑!我这个剑价值连城!”看看众人漠然的神态,他解释说:“我这个剑出诸干将、莫邪,后来通西域时经过丝绸之路外流到了国外,波斯大帝曾佩戴它出征,奥斯曼帝国宰相曾悬挂它于客厅,英王乔治用重金买下,法王路易八世派了五个刺客去抢夺它……如此这般,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出口转内销才落到我的手里。看,这是文物局证明,这是税务局收据,这是工商局的批文……还不快捞!”船长来了,问道:“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  相似文献   

6.
教学《刻舟求剑》时,一些学生对掉剑人的想法和做法错在哪里难以理解,可制作下面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在小黑板上贴出画有江水的图,用泡沫塑料刻只小船,在船的背面钉若干颗图钉,再用硬纸板剪一个人的模型,腰间插一把能掉下的纸剑,用透明胶带把人粘在船里。分析课文时,在小黑板背面用磁铁吸住船,并向前移动磁铁让船“行驶”到江中,然后把掉下的宝剑用透明胶带粘在江底,用彩笔在船舷上做个记号,再移动磁铁使船前行,通过演示,学生不但理解了“船舷”、“刻记号”等词语.还能说出(刻舟求剑)的故事内容。教具的演示…  相似文献   

7.
<正>从前,有个人乘船过江,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宝剑掉到了江里,风大浪急,宝剑很快就不见踪影。人们都替他惋惜。他拿出小刀在船身上划了一条线,说:“我的剑是从这里落水的。”等船靠岸后,他从划线处跳入水中,寻找宝剑……很多人笑刻舟求剑的人傻——“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怎么可能找回丢失的东西?刻舟人问:万事万物都如此,就不曾有过例外吗?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一、教给学生从现象去分析本质的思维方法。第四册《刻舟求剑》一课,内容浅显,情节简单,但揭示寓意是个难点。学生还不会从现象去分析本质。我根据教材设计了一幅彩色活动图片。提问,让学生思考:“船靠了岸,那人下水去能把宝剑捞上来吗?”接着我又问:“为什么不能捞起宝剑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学生经  相似文献   

9.
请你发明     
我假期里和家人外出旅游,在湖上划船的时候,爸爸不小心把相机掉进湖里了!我都替他心疼。我又想到“刻舟求剑”的成语,如果相机能在掉到湖里时,自己报告位置就好了,还可以请人把它捞起来。这能办到吗?  相似文献   

10.
“嗨,看招!”我握着“绝世好剑”,在操场上挥来舞去,横扫千军。一群“无名小卒”被我杀得抱头鼠窜,我在操场上哈哈大笑:“来吧!不怕死的上来吧!”这把“绝世好剑”是我用零花钱从一个地摊上买的,它黑黑的身子,尖尖的刃,被我打磨得油光发亮,是步惊云使用的那种。这段时间我天天看《风云》,步惊云和聂风的绝世武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班几乎每一个男生都有“雪饮刀”或“绝世好剑”。我们拿着它们在操场上打打杀杀,切磋武艺。突然,“口兹”的一下,我的“绝世好剑”刺进“雄霸”的手臂,血流了出来,那帮小子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我乘机开了溜…  相似文献   

11.
电影《英雄》论剑一段中有这样一段对白:“剑法,其第一层境界,讲求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手中寸草,也成利器;其第二层境界,讲求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虽赤手空拳,能杀敌于百步之外;其第三层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我认为:在我的教学成长过程中,正是经历着“手中有剑”到“手中无剑”到“剑在心中”的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先把走过校园一路看到的景有重点地拍摄下来,并在电脑中通过绘声绘影软件处理成一个电视片段。2.预先把学生习作依照一定的对比系列打印给学生,请学生读后写点评。3.利用国风作文教学平台,在…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触摸”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件愉快的活动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正确运用触觉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做“喝水的乌鸦”的演示活动:学生看到渐渐升高的水面,很轻松地就突破难点,激发了兴趣,掌握了课文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思维能力,活跃了学习气氛。又如教学《刻舟求剑》一课时,让学生用文具盒当舟,铅笔作剑,进行演示,使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刻舟求剑者”的愚昧可笑。教学词语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做一做加深理解。学习《蒲公英的种子》一文时,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巧用成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尊重和热爱,而且能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一举两得。1巧用成语引入新课用学生所熟知的成语进行新课引入,能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参照系”一课的引入中,借用了“刻舟求剑”这一成语,并与学生共同回顾了《吕氏春秋》中该成语的典故记录:“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趁学生由此产生强烈的兴趣之时,我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上…  相似文献   

14.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刻舟求剑@张赛  相似文献   

15.
剑客     
一名剑客前去拜访一位武林泰斗,请教他是如何练就非凡武艺的。武林泰斗拿出一把只有一尺来长的剑,说:“多亏了它,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剑客大为不解,问:“别人的剑都是三尺三寸长的,而你的剑为什么只有一尺长呢?兵器谱上说:剑短一分,险增三分。拿着这么短的剑无疑是处于一种劣势,你怎么还说这把剑好呢?”武林泰斗说:“就因为在兵器上我处于劣势,所以我才会时时刻刻想到,如果与别人对阵,我会是多么的危险,我只有勤练剑招,以剑招之长补兵器之短,这样一来,我的剑招不断进步,劣势就转化为优势了。”这位剑客听后,按照武林泰斗说的方法去练剑…  相似文献   

16.
一、变序法 有些语句先写结果后写原因,反映了作者事后方知的客观情况。为使学生了解作者这样行文的好处,可以引导学生将句序调换过来作比较。例如九册15课《劳动的开端》里有这么一句,“我睡得正熟,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进万丈深渊,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走,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老师引导学生按照情节发生的先后改成:“矿上的办事人把桌子抽掉,  相似文献   

17.
正物理研究的基本切入点是生活中常见的力现象和热现象。在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明里.不乏包含物理知识的汉语成语,其中蕴含的成语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需要同学们细细品味。1.刻舟求剑:运动与静止的相对关系从前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上沿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成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中午饭后,我去学校上班。才走剑办公室门口.就有一群孩子涌向我叫着:“老师.张伟被五班的徐航打了,都流血了!”我把张伟叫进办公室处理伤口.并紧张地思考着怎么处理这件事。  相似文献   

19.
这两天,班里有学生总是反映:张安捞起床后不叠被子,吃饭时不排队,逃避值日……我没有听信他们的话,仔细调查后,我知道:张安捞是被冤枉了。安捞这学生,爹死娘嫁,暂且和祖母一起生活,他是一个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虽然说他聪明伶俐,但他爱搞恶作剧、打小报告。我曾不少次轻信他的小报告而导致判断失误。而这次,同学们为啥会冤枉他?肯定事出有因。周二下午,我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严肃地说:“安捞,你必须写一篇作文,回忆一下,这些天你干了哪些事,让老师明白下一步该怎么办。否则,你在咱班就会像天空中脱离雁阵的孤雁。”他眼泪汪汪地说:“我写,…  相似文献   

20.
剑客     
一名剑客前去拜访一位武林泰斗,请教他是如何练就非凡武艺的。武林泰斗拿出一把只有一尺来长的剑,说“多亏了它,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剑客大为不解,问:“别人的剑都是三尺三寸长的,而你的剑为什么只有一尺长呢?兵器谱上说.剑短一分,险增三分。拿着这么短的剑无疑是处于一种劣势,你怎么还说这把剑好呢?”武林泰斗说.“就因为在兵器上我处于劣势,所以我才会时时刻刻想到,如果与别人对阵,我会是多么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