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 :所有计算中一律取g=1 0N/kg  一、在下列每个题目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把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分 ,共 2 0分 )1 .两辆汽车并排停在平直的公路上 ,甲车上的人发现车外的树木在向北移动 ,同时乙车上的人通过窗口没有发现甲车在运动。如果都以地面为参照物 ,则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定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是 :(  )A .甲车向南运动 ,乙车没有运动B .乙车向北运动 ,甲车没有运动C .甲车向南运动 ,乙车向北运动D .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南运动2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从甲地开往乙地 ,先以速度v匀速通过…  相似文献   

2.
1.ABD 乙车t=10 s启动时,甲车位移为50m,即乙车启动时,甲车在乙前方50 m处,选项A正确.在t=15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甲乙两车之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50m+25m=75m,即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 m,选项B正确.t=20 s时,即乙车启动10s后,甲车在乙前方50m处,选项C错误.乙车超过甲车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两车不会再相遇,选项D正确.  相似文献   

3.
多次假设     
例甲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乙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长为2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同时、同向出发。每当甲车追上乙车一次,甲车减速13,而乙车则增速13。两车在速度刚好相等的时刻,它们各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五届“华杯”赛题)分析与解:在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那一时刻,甲车的速度成为160×(1-13),乙车的速度成为20×(1+13)。仿此推理可知,若设甲车在第n次追上乙车的时刻,两车速度相等,则应为160×(1-13)n=20×(1+13)n或160÷20=(43)n(23)n=2n所以n=3设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用了T1小时,因为甲车比乙车多跑1圈,所以有(160-20)×T1=210,即T1=2…  相似文献   

4.
题目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在前1/n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在剩余的n n-1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设甲、乙两地路程为s,则有:v=1snsv1+n-1nsv2=11nv1+nn-v21=(n-n1v)1vv21+v2①该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在计算平均速度时,只要将整个路程分成n等份,知道1/n段的速度v1和n n-1段的速度v2即可准确快速地计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例1一辆汽车以40km/h的速度上一个斜坡,接着又以60km/h的速度下此斜坡.此车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km/h.解:汽车上、下坡路程相等.根据①式:v=v21v+1vv22=24×040+×6060=48(km/h)例2…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2分) 1.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车多走2千米 (C)乙车比甲车多走1千米 (D)甲车走7千米,乙车走3千米  相似文献   

6.
错解三例     
例1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1(1/2)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是乙车速度的3/4。问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7.
例1摇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往时每小时行3千米,返时每小时行5千米,往返共需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解:设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则往时共用时间为1/3,返时共用时间为1/5,往返共需(1/3+1/5)的时间,这与“8小时”对应。于是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1/3+1/5)=15(千米)。例2甲乙两辆汽车由梅州开往广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少用1710小时,求梅州到广州的距离。解:设梅州到广州的距离为“1”,则甲车共需时间为1/60,乙车共需时间为1/50,甲车比乙车少用的时间对应(1/50-1/60),于是,所…  相似文献   

8.
[题目]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行完全程的7/12时与乙车相遇,相遇后乙车继续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3.5小时行完余下的路程,求甲车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1 巧用速度图像[例1]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_1:m_2=1:2、速度之比v_1:v_2=2:1,两车急刹车,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_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_2;若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s_1  相似文献   

10.
运用积不变     
<正>问题:从A城到B城有320千米,甲车要行8小时,如果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2倍,那么乙车从A城到B城需要几小时?思路点睛: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以求出甲车的速度是320÷8=40 (千米/时);再根据“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2倍”,可以求出乙车的速度是40×2=80 (千米/时);那么乙车从A城到B城需要的时间就是320÷80=4 (小时)。  相似文献   

11.
公式 a+b≥(2√ab)(a>0,b>0,当且仅当a=b时,取"=".) 题目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由A地开往B地,甲车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v2(v1≠v2);乙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是v2.问:哪辆汽车先到达乙地?请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2.
例1 甲、乙两站相距60km,从甲站向乙站每隔10min开出一辆汽车,速度都是60km/h.一位乘客坐在以60km/h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的汽车内,正当他乘坐的汽车开动时,第一辆汽车从甲站开出,这位乘客在途中遇  相似文献   

13.
题目:A城和B城相距180公里,甲车从A城,乙车从B城同时相向出发。两车相遇后,甲车再过两小时到达B城,乙车再过41/2小时到达A城,求各车的速度。分析: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题中的等量关系:甲、乙两车行程之和等于全程;甲、乙两车同时相向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等。解:设甲、乙两车在C点处相遇,如图  相似文献   

14.
正比例与反比例应用题相互联系,断不可分,因此解法也不必分家,也就是说用正比例解答的应用题也可以用反比例解。例:从甲地到乙地,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5小时到达。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到达?1.用反比例解分析:每小时行的路程×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一定),所以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解:设乙车行完全程需x小时。50x=40×5x=42.用正比例解(1)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甲车5小时到达,每小时行这段路程的15;乙车x小时到达,每小时行这段路程的1x。因为甲、乙两车每小时行的路程的比是40:50(一定),所以甲与乙车…  相似文献   

15.
所谓“时间差” ,就是命题中告诉的时间 ,既不是甲运动所用的时间 ,也不是乙运动所用的时间 ,而是甲、乙运动所用的时间差。这类问题并不复杂 ,但对于初学的同学来讲 ,往往出错。现举例分析如下 :例 1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 36km/h和 1 5m/s的速度同时从A地开往B地 ,乙到达B地后 5min甲到达B地。问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 :命题中的时间“5min” ,既不是甲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也不是乙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而是甲、乙两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差。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S ,甲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车从A地到…  相似文献   

16.
1题目甲乙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在一条长直路线上匀速行驶,甲在前速度为v1=10m/s,乙在后速度为v2=20m/s,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50m时,为使两车不相碰,乙车开始以确定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两车不相碰,乙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解析相碰问题,是两个运动物体相同时刻位置相同的一种物理现象。通过对两物体的位移关系进行分析来解决问题,无疑是根本的处理方法。但如何对过程中的位移关系动态、细致地把握,以及对列  相似文献   

17.
用列方程法解物理计算题是一种常用的、典型的解题方法. [例1] 从某地开出一辆汽车,速度为30km/h,2小时后又匀速开出一辆轿车,车速是45km/h,求轿车开出多少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分析:当轿车追上汽车时,存在一个等量关系,就是轿车与汽车行驶的路程相等,设为s.利用这个等量关系,结合两车所用时间的关系t汽=t轿+2h,列出轿  相似文献   

18.
1.变换问题的形式。即将课本中的例(习)题,按标准化试题的要求进行变式,如基本题:车站有货物45吨,用甲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车15小时可以运完。用两辆汽车同时运,多少小时可以运完?(第11册P59第6题) 变式题:车站有货物45吨,用甲车10小时可以运完;用乙车15小时可以远完。用两辆汽车同时  相似文献   

19.
本刊八三年第五期上发表的《一道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种种解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给出了列方程组解该题的各种解法。题目是这样的:A城和B城相距180公里。甲车从A城,乙车从B城同时相向出发。两车相遇后,甲车再过两小时到达B城,乙车再过4 1/2小时到达A城,求各车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据说,下面是一道“既繁又难”的问题:在同一条公路上有两辆汽车同向而行.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4千米,甲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前进,乙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前进.问乙车赶上甲车的前1分钟两车相距多远.这是一道追及问题,习惯思路是先考虑两辆汽车的开始位置,然后再顺着时间推算才能解出.也就是说,先求出追及所需要的时间:4000÷(60000÷60-45000÷60)=4000÷250=16(分),然后再算出追及前1分(即追了15分)时乙车已追赶的距离:(见图1)(60000÷60-45000÷60)×(16-1)图1=250×15=3750(米).因此,在追及前1分钟,两车相距4000-3750=250(米).以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