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要跨学科、跨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美学属于社会科学,从美学的视角研究数学,着重论述了数学美的三大特性:简明、新奇与和谐,进而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两大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中的美与大学物理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物理学中丰富的美学内涵,重点论述了蕴藏在物理科学理论体系之中的三大美学特征:即反映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所固的简约美;揭示物理定律的奥秘与神奇的对称美;展示在自然界最深层面上显现出来的和谐美。结合多年的大学物理教学实践,阐明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注重进行物理科学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如何以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著名物理学家对物理科学美的追求为素材,充分发掘物理学的美学内涵,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培养他们欣赏美、发现美和追求美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曾经期待自然科学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并由此使两门科学成为一门科学,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这种期待有可能转化为现实。本文认为美学属于人的科学,美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许多难点和疑点,可以从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解答。当代自然科学对于生物体目的追求的论证,可以为情感在审美中的地位提供科学的支持,并导出美和艺术是一种追求和创造的本质性说明,同时弥合长期以来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绝然对立的局面。这无疑可以使当代美学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认知美学是美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它将认知科学理论引用到美学研究中来,为美感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科学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学的科学研究给哲学研究找到了实证材料,但是科学美学无法代替哲学美学对人意识的凝练与提升功能,事实判断无法代替价值判断。认知美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没有超出实践美学原有的思路和方法,其结论的普遍必然性也值得商榷,所以认知美学无法证明对美的本质研究已经过时。认知科学与美学都是从传统哲学分化出来的新门类,认知美学作为跨学科研究必须对两个门类同时加以扬弃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5.
康德前传统美学偏执于美与科学的纠缠,以理解物的方式去理解美,致力于建立一门关于美的科学,试图通过科学分析,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某物是美或是不美,陷入了对“美是什么”追问的怪圈,美学走进了误区。康德认为“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并勇敢地改变了传统美学的提问方式,由对“美是什么”的探索,转到对“审美何以可能”的研究,实现了美学的革命转换,从而创建了一门新的科学:美学。  相似文献   

6.
通识课程“高分子世界美学赏鉴”从“美”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将人文美学融入理科教学,讲述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史,介绍高分子的新研究、新发现;同时,在教学方法和考查方法上也做了创新和改进,将知识点的教、学、考穿插在一起,探索并构建新型自然科学类通识课教与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之美与物理学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美学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等具体的感性上的美 .而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科学美 ,大多数人则不易感受到 ,这是因为科学美与艺术美乃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美 .从美学的角度来分 ,美有两个各具显著特征的不同层次 .一个是事物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 ,这种美是外在的、易感受到的 ,如美的自然景色 ,美的音乐 ,美的雕塑、绘画、建筑物以其形象、声音、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 ,唤起那些观赏者主体内心中的和谐共鸣 ,产生美的享受 .另一个是事物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理性美 ,这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美 ,它虽然要通过感官接受…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是一门蕴含着丰富科学美内涵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感,唤起他们心中对科学美的追求.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要充分挖掘物理学科本身的美.  相似文献   

9.
科学美学信念随科学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而在现当代,许多科学家已经把追求科学美的信念发展成为一种深厚的哲学信仰,科学美学信念成为他们自然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美学信念有其客观基础和主体依据,因为科学中蕴含着内在的理性美,具有审美价值,能够成为审美的对象;科学美学信念是建立在“科学具有审美价值”这个基础上。科学美学信念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它是科学发现的重要动因,是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之一和科学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此外还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主旨。  相似文献   

10.
201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其发展历程中人类与自然科学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要探究学科内部的各种美学因素,以便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审美观点,实施审美教育.物理之美,美不胜收,这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之美、自然之美、简洁美之美和对称之美.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美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形态,美育教育存在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提出了在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活动中的"科学美"概念,探讨了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及中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美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素描教学中的美学内涵包括了形式美(外在和内在的)、科学美和艺术美三个部分,其创作过程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实践对自然形态的把握和运用,只有使形状沉积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因素,进而达到客观实体与主体知觉结构的相互适应,才会引起审美愉悦。当黑白对比的强烈反差和线条构建在科学审美的规范下,才能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主客观协调,此时素描的艺术魅力才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3.
科学知识在内容上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适性、单维性,科学知识的探究形式为因果说明、主客分离、客观方法;科学知识的表达形式为科学概念的操作性,科学判断的数学化,以归纳方式为主要的推理形式;科学知识旨趣体现在对自然的描述、解释与预测。科学知识的价值体现为科学的道德价值,科学的审美价值,科学的方法价值。科学知识独特内容、形式、旨趣与价值对科学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均有重要影响。科学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审美对象。《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间接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另一种自然审美意识。它不仅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比德”式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也是“比德”审美意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深化了“比德”审美观念,也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比德”审美方式。同时,它还具有审美范围扩大、观照角度逆转、关注焦点转换和自然物象原型化趋势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是以对美学学科本性的审思为其先声的。对美学学科本性的审思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 :其一 ,美学是区别于自然科学也有别于一般社会科学的第三种学科 ,即人文学科 ;其二 ,美学学科存在的根据主要不在于提供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或规律 ,而在于寻思生活的意义 ,创设人生的价值 ,提供人文的智慧。美学的学科定位带动了美学研究从本体论承诺到方法论立场的转变 ,也使走向现代的中国美学人文关怀力度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相似文献   

16.
自然意象是雪莱诗歌中的重要元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与现代科学、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审美之问的关系。雪莱在诗歌中将自然描写与科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努力缝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在自然意象的刻画中,他力图打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表现出了生态意识的觉醒。在自然审美方面,雪莱推崇想象力,追求“崇高美”。雪莱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仇敏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3):115-118
当今语文教育,迫切需要引入生态美学的思想,它有助于在青少年当中建立敬重自然、珍爱自然、迷恋自然的美学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人类只有建立和自然相互平等、符合生态原则的科学关系与审美关系,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才能作为审美的主体,建立良知和智慧,由此获得文学艺术的灵感和科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自然科学是一个美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包括知识中的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和知识探究中的发现美。认识与发掘自然科学之美,从美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发现自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美学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完善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当前高校教学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从对发达国家美学教学特点的分析、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趋势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在当前关学教学改革中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自然景色是美的,音乐欣赏是美的,绘画艺术是美的,这些美原本就呈现于外在,人们非常自然就能想到。从美学的角度讲,另一种美体现在事物内在的结构和谐统一上,需要大脑经过加工才能形成美的意识,这种美就比较抽象。科学美就是这样一种美,而物理学的美就体现于科学美之中。通过物理课堂对学生进行美学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求,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也是教师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