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文的教与学一直是困扰师生的问题:教师苦于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难于应付这项“苦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随意出个题目让学生做的情况较为普遍,对作文的评价更是满足于自己的评头论足,无视学生对作文评判的权利。批改中模棱两可的评语“语言较好”、“中心不很突出”、“结构比较完整”比比皆是,而学生对评语视而不见。我们知道,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所以,作文教学就应该教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而不是冥思苦想地进入老师设置的框架,编排一个想象中的故事,应付了事。要让学生懂得当我…  相似文献   

2.
现在大多数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让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接力作文”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莉 《语文天地》2015,(2):72-7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综合性训练。写作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文基础的扎实;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意味着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要依赖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慢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必须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他们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写客观世界之真实,抒主观世界之真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关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是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相似文献   

5.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作文教学,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此可见,倡导快乐作文是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让作文的快乐翅膀飞起来呢?一、注重累积,在累积中孕育倡导快乐作文,首先要真正解决作文内容贫乏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累积,惟有“厚积”才能“薄发”。累积的途径很多,比如朗读、背诵,做读书随笔等等,这些都是累积的好方法。朗读背诵主要适用于课内,教…  相似文献   

6.
王敏 《教师》2012,(15)
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大量的阅读、付之于长期的写作实践;作文在“三校生”高考中占据着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鉴此,作为边疆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我们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写作底子薄弱,他们还需要老师的赏识、帮扶,才会逐渐远离“模仿”这根拐棍,进入写作的愉悦氛围之中。写作只有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找到“我”,找到那个人、那件事,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学生才会提高写作能力,才会摆脱作文“四不像”。即从赏识中模仿写作,在生活中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7.
沈晓枫 《考试周刊》2009,(52):54-55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重技巧、轻积累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作者就夯实写作的基础--积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让学生作文有所突破,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积极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开放的作文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历来受到重视。而事实上我们师生在作文上虽然耗费了不少心血和精力,但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上却收效甚微。作文“难写”与作文“难教”的教学矛盾往往导致怕写和怕教的心理症结,严重挫伤了师生的作文积极性。怎样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提出的写作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作文的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要切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才能做到“言为心声”,才能触发学生写作的灵感,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9.
杨小梅 《考试周刊》2011,(54):71-72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语文能力。作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本文主要从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写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懂得勤能补拙,练能生巧,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从而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10.
在写作能力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要适应语言教学改革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才能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作文写好呢?我想除了大力提倡学生多写、多练外,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写好“下水作文”。所谓“下水作文”,是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根据作文要求,自己先行写作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更应该以切实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为己任,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习作能力真有用,不提高习作能力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效地开发、积累与利用写作材料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尽管各种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引导,可一提到“作文”二字,学生们望文生畏,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实践证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情感基础;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是关键;从借鉴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是方法;重视习作评价是重点。  相似文献   

13.
孙兵 《甘肃教育》2005,(7):47-47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  相似文献   

14.
批改小学生作文,为学生习作下评语,历来都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写作能力有所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除了灵活科学的方法外,还应该重视作文批语的评价作用,作文批语应做到“四忌四要”。  相似文献   

15.
陶友云 《文教资料》2010,(24):71-72
语文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开展多元评价,不仅能让学生享有评价权,而且能让他们在评赏中感受快乐,增加写作信心,逐渐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习作评价这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作文、善于作文。  相似文献   

16.
张培永 《考试周刊》2014,(96):64-64
<正>新课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自主批改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让学生自主批阅作文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让学生自主批阅作文,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作文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均衡分班,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整体、个体的作文情况,就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上代表着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墨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艰巨任务。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费时费力,但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因此,语文教师要让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效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进而注重对素材的积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一、教师积极进行示范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对作文比较感兴趣,而且要善于写作各类体裁的作文。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1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许文华 《湖南教育》2004,(13):39-39
1.让学生仔细体会生活,勤练笔。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因此,语文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体会生活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并要求他们把过程写完整,写清楚,这样作文自然就言之有物了。通过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