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考点解说】理清文章脉络,也即理清文章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考题形式一般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是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散文顺序的考题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形式是问"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  相似文献   

2.
情境材料进课堂已经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常态。但作者发现,多数教师总是把材料的功能定位于印证观点的范畴。如何发挥材料的多种用途,尤其是在教学中如何选择能激发学生疑问的情境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结合实际教学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及经验总结,并对实践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写作就是观点、材料加上表达,也就是前人所说的“义理”、“考据”和“辞章”。可是就学生作文训练的情况来看,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普遍存在,作文言之无物,主要原因是缺乏材料的积累。丰富的材料不仅给文章以血肉之躯,而且能推动作者思考,生发孕育作者的观点,所以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就成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服装材料     
服装的三大要素为色彩、质地和款式。其中“质地”即服装材料。若能根据材料所特有的性能准确地运用材料,并与色彩、款式有机地结合,就能使服装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欣赏的价值。当然它的前提是必须准确地完美地使用服装材料,必须懂得服装材料的性能。这也正是作者写这本教材的目的,也是学校培养服装技术人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考点解读】这类题目主要是围绕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作出客观的剖析、评价。它要求同学们能从阅读材料中概括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既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又考查判断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拉链     
母亲的后院有许多树,小暑前后,棵棵树上都挂着蝉蜕,如果没有雨,风是吹不下来的,走近了,侧耳还能听见呜呜的声音。在褪出皮囊之时,如果不抓紧树干,怎么能忍受如此皮肉分离生命重生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是一部价值独特、特点突出的佳作。首先作者的创新精神格外引人注目;其次,作者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大多是当代家庭德育理论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再次,作者的理论建构是以丰富的第一手实证材料为基础的。该书能给不同层次的读者以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中,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没有合理的论据的议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学生写议论文时要避免缺乏材料无从下手、胡编乱造,就要求平时注意筹建一个"材料仓库",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本文针对如何为议论文写作筹建一个"论据库"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段是领会作者思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顺序,了解段与段之间联系的手段.学生学习分段,掌握分段规律,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导小学生分段,一般是先弄清自然段段意,然后根据段意分段.  相似文献   

10.
施永彬 《现代语文》2010,(5):127-128
高尔基曾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可以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好的语言形式不但能充分地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而且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高考的考场上,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导引。本文的立意新颖、见解独特,而且所引材料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得益于作者读书多、读史扎实,作者在文中谈了自己的读书心得,指出只要肯读肯想,就能发现书中的弦外之音,益人神志。从文中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作者读书是有明确的探求目标的,通过集中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就会有所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读谢大光的散文《落花枝头》,像是饮一杯飘香的碧螺春。初饮清淡无奇,细细品味,却发现齿颊留香,意味隽永。作者运用审美的观点,用富有哲理睿智的头脑去思考,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美景,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景中内含的哲理。作者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不写鲜艳无比、万紫千红的春花,却写春花红褪后花开热烈的石榴花,并极力描绘石榴花的灼灼风韵,在美景中融入了作者的由衷赞美之情。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物以生命和情  相似文献   

13.
花是植物分类的主要器官之一,是人们欣赏、赞美的主要对象。但是,“好花不常开”,花开又常不能与教学需要同步。如能将花卉制成永久性的标本加以保存,使用起来会十分方便。传统方法是直接将花浸在福尔马林溶液中,虽可防腐,但花色易褪。下面介绍一种能保持花卉原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顾静 《考试周刊》2012,(8):193+149-193,149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个性化的优势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能力。区域材料的设计与投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那么如何通过区域材料。引起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主动探索的愿望?在区域活动中.区域材料对促进区域游戏发生,促进幼儿发展到底有哪些隐性的指导价值呢?通过实践.作者发现理想的区域材料含有这样的隐性指导功能:能引发幼儿自由交往:能启发幼儿自我验证;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萌发幼儿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源自创作材料的真实.艺术真实与材料真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艺术真实是作者对真实材料的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的结果;另一方面,材料的真实为作者有效的施展艺术内涵和表达技巧提供素材.而材料真实性的形式,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作者对原始材料进行"考古"式的调查研究,去伪存真所得到的真实材料;另一种是作者对原始材料的直接引用,这些材料所呈现的故事和当时社会现象不谋而合,作者并不在意材料本身是否真实,而是直接借喻现实.明末的小说家天然痴叟在感悟原始材料的同时,通过对材料的净化、美化和深化,赋予了小说《石点头》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秦彦昌 《文教资料》2007,(2):203-204
《英语课程标准》所制定的七级阅读目标第二条是“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八级阅读目标第一条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即作者对论述对象所持的意图、态度和观点,例如作者对陈述的观点是赞成、反对还是中立,是肯定、否定还是不置可否;对描写和记叙的人或物是喜欢还是厌恶,是同情还是冷漠,或者说仅仅是客观展示。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倾向和情绪状态,体现了文章的寓意。这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表面信息,用细读的方法,对相关的单词、句子、段落和全文进行反复推敲,从而找出文章隐含的信…  相似文献   

17.
可恶的台风     
点评:本文文眼——可恶,自然是要描写台风造成的灾难,而作者正是顺着自己选定的中心内容来写的。作者写灾难,有来自媒体的报道,有断电的真事,有返校路上的亲见,一切材料都为中心服务。初一学生能做到选材精当,实属可贵。  相似文献   

18.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是感染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的重要病毒.作者应用RT-PCR技术和PAS-ELISA技术成功地检测了该病毒,并对指示植物中感染该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报道.试验结果表明,RT-PCR技术的检测灵敏度是PAS-ELISA技术的8000倍.  相似文献   

19.
材料解析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它最具有历史学科特色,其检测功能正在被进一步挖掘,备受广大师生关注。从近几年高考试卷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失分较为严重,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呢?作者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三个步骤,以便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材料解析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有三处景物描写,这三处景物的对象、色彩、意义不同,体现着作者心境的变化,对生命理解的境界的变化,可以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第一处主要描写地坛的衰败。“剥蚀”指光彩夺目的琉璃风化剥落;“淡褪”指鲜艳的朱红变浅褪去;“坍圮”指雄伟的城墙崩塌;“散落”指富丽的建筑分散零落。地坛作为明清两朝的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