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一种双重的结构:既是历史的审美经验成果的积淀,也是个人审美经验的积淀。审美情趣的变化,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而是同社会的集体意识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表现出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美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美的存在的价值却有赖于审美的感知。人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人们的审美心理会受到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作品的刺激,从而形成欣赏上的心理激动。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性。舞蹈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古往今来,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和庆典,欢迎外国元首,都在仪式活动中穿插着本国民族的传统舞蹈。这样,舞蹈便成了民族文化的象征。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只要接触到它的原始形态,就会感觉到它与人的生命的密切关  相似文献   

2.
蒙古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服饰文化,其中又数妇女头饰文化尤为突出,传承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本文试从蒙古族传统妇女头饰的符号象征入手,探究其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创新,从而分析时代对其民族的审美心理定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族舞蹈文化以其特有的美感和艺术魅力绽放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丛林之中,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习俗、价值和思维,是一种极尽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是我们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艺术教育始终致力于传承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力图培养出新时代下民间族舞蹈文化的接班人。民间舞蹈依托于民族舞蹈文化而生,新时期下我们应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通过探索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路径和创新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旨在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舞蹈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也象征着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情感沉淀。但是民族舞蹈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甚至有一些民族的特色舞蹈已经慢慢消失在历史的发展中。本文以蒙古族舞蹈为例,分析了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与民族特色,从而展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实现我国民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精粹。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舞蹈作为表达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民族其舞蹈形式也不同。但是各民族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表达和特点都与各自民族民间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那么我国该如何去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民间的精神财富,使其能够长远流传和发展下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民间民族舞蹈的概念、特点等内容进行归纳,并结合当前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传承规律等探讨,提出关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措施,从而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能够符合时代的审美,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宫丽梅 《吉林教育》2005,(11):32-32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舞蹈艺术就是这辉煌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舞蹈教学中,只有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丰富学生的民族舞蹈知识、积累学生的民族舞蹈素材,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使其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它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绪。无论从心理凝聚力还是从民族认同感来说,它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民族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对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流行音乐和西方经典音乐的挤压下,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在一些学校更是无人问津。为此,本文拟在分析当  相似文献   

8.
郭建兵 《教师》2020,(8):118-119
民族舞蹈是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一种肢体协调训练的学习,也是一门传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文章就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学现状,以及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融合的重要现实意义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推动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教学融合的途径及策略,以期不断优化民族舞蹈教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舞蹈艺术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情感和文化素养.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受教育者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的社会活动,其独特的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的功能和作用,正在为更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民间舞蹈,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舞蹈形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方式,不是依靠语言文字,而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征,是在一定环境中,在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的,它和群众的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群众的民俗心理,展示出民俗化的诸多方面,因此,对侗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对侗文化精神和民俗文化的一次挖掘。  相似文献   

11.
民族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舞蹈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民族舞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后,具有极大的传承和研究价值。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特色,高校民族舞教学创新就是要在保留民族舞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代发展接轨,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并增加民族舞蹈的吸引力,提高民族舞的艺术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2.
湘西阳戏舞蹈艺术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它的实践主体是亿万耕作在广袤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其来源广泛受到湘西多民族文化影响,具有综合多元的特点,与其周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传承了湘西人民的审美情趣,弘扬了淳朴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与探讨,民族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因而在舞蹈教学中,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教学质量;而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重要因素,应该得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具有藏民族文化符号意蕴的“锅庄”舞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开发和传承这种舞蹈,将其纳入高等院校的美育教育中,既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激发青年学生的活力,同时使他们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众参与之中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5.
民间舞蹈来源于原始舞蹈,它是民众自行创作仍在流传的舞蹈,各民族的民间舞蹈都积淀着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它具有“三性”原则,分别是代表性、系统性和训练性。专家们对它总结出六个方面的要点:基本体态、风格特点、基本动律、骨干动作、基本动作和组合特点。民间舞蹈是群体生命力的显现,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群体跃动的形象,人们又常把它称作为“艺术舞蹈之母”,正因为这样,民间舞蹈跨越数千年流传至今,依然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文化也是其中之一。和现代化的舞蹈相比,民族舞蹈更加注重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有关民族的内容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舞蹈家们应该意识到民族舞蹈的学习对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民族舞蹈文化和民间舞蹈相融合。本文致力于分析民族舞蹈文化的现状,并分析其应如何和民间舞蹈相结合,希望对舞蹈工作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民族舞蹈不仅仅是一项人体肢体动作的艺术,也是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代表。它所展现的文化形态既包括传统民间舞蹈,也包括创编舞蹈,这两部分内容与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传统历史的变化以及人们舞蹈审美观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以来,大批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涌现出来,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8.
由《云南映象》看我国原生态舞蹈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映象》是原生态歌舞的浓缩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全国掀起了舞蹈审美风暴。它昭示了我国原生态舞蹈发展的思路:尊重民族审美习惯是原生态舞蹈发展的基础;真实的最原生的乡土歌舞是原生态舞蹈创作的源泉;原始艺术与现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是原生态舞蹈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将舞蹈艺术还原成某种地方性知识的特殊观察。其中积淀和传承着一个民族的宇宙意识、文化记忆、宗教情怀、审美趣味和生活记忆等等。这种以地方性、民间性、草根性、族群性身份出场的舞蹈,其舞者就是这个民族中的普通群众,在他们的舞姿中带着来自他们生活习惯中所固有的那种动力韵味。通过对比,分析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舞蹈教育在文化传承与教育中也愈加重要,相关课程的开设与民族文化的弘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普通高中舞蹈模块中的民间舞传习课作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教学手段,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主旨,以发展美育为目标,为传承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舞蹈文化开拓了一片天地。文章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出发,对舞蹈传习课的开设进行探讨,并以广西瑶族祭祀性舞蹈融入普通高中舞蹈模块传习课为例,分析其现状与困境,探索适合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