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渠冉 《湖南档案》2013,(11):8-11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向江南进军,上海解放指日可待。4月26日,下野后的蒋介石抵达了上海。第二天,蒋介石亲自巡视上海市区,并发表文告,表示决心说:“余誓以在野之身,  相似文献   

2.
陈梦彩 《兰台世界》2021,(3):131-134,138
1927年成立的上海商业联合会是上海的重要商业组织。上海商业联合会的资金援助,缓解了蒋介石"军事频受经济影响"的窘境,作为回报,蒋介石指使部下武力对待工人的罢工请愿活动,基本兑现了调整劳资关系、恢复上海秩序的承诺。蒋介石获取军饷的目的在于扩大战争,上海商业联合会筹措资金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发展金融实业。目标分歧使得双方合作不足一年便结束了,两者关系变化也成为分析民国时期政商关系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渠冉 《档案天地》2013,(9):33-36
上海位于东海之滨,濒临长江出海处,是当时中国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基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胜利渡过长江后,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一、蒋介石亲临上海给守军打气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向江南进军。上海解放指日可待。4月26日,下野后的蒋介石抵达了上海。  相似文献   

4.
赖京闻 《档案天地》2013,(10):32-35
上海,这座20世纪的繁华都市,国民党第二代领导人蒋介石在此崛起,成为历史风云人物,并赖为经济支柱,维持了22年统治。三大战役落幕,国共大决战胜负最后分晓,蒋介石无可奈何告别大上海,黯然去台。一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23日南京解放。消息传到浙江奉化溪口,  相似文献   

5.
(一)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抗日战争中长期躲在峨嵋山的蒋介石,马上开始了抢占抗战胜利果实的反革命活动,其中包括对舆论阵地的抢占,尤其是对上海的舆论阵地,更是垂涎已久。蒋介石亲自审批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拟定的《上海敌伪报纸及附逆报纸处置办  相似文献   

6.
王谦 《档案时空》2003,(11):4-6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对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反革命行径深恶痛绝的宋庆龄愤然出走苏联。她虽不是作为逃亡者流落异国他乡,但其出走的内幕也确带有神秘色彩。“四一二”、“七一五”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宋庆龄对此深恶痛绝,愤然离开武汉到上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时在武汉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的宋庆龄的无比义愤。为回击蒋的叛变,宋庆龄在武汉与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一起,发动了声势浩大…  相似文献   

7.
李圆 《兰台内外》2013,(1):22-23
陈洁如是蒋介石继毛福梅、姚冶诚之后的第三个妻子。从1921年与蒋介石结合,到1927年被蒋介石抛弃,陈洁如与蒋介石共同生活了近7个年头。(一)陈洁如原名陈凤,1906年出生在浙江镇海,自小随父亲到了上海,住在西藏路33号。1918年,陈洁如12岁时,被母亲吴氏送进位于海宁路由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子学校学习。正是在这一期间,陈洁如与后来成为上海滩大财阀张静江续弦夫人的朱逸民结为了密友。  相似文献   

8.
人们大都知道著名的爱国进步人士李济深先生在1929年初因坚决反对蒋介石在裁撤军队等问题上的独断专行,排斥打击地方派系而被蒋介石从上海诱来南京,加以绑架。以大队警卫押往南京东郊汤山软禁。引起舆论大哗,两广方面反对声浪尤为强烈,差点儿为此引发大战。两年以后,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李济深才得以恢复自由,恢复国民党党籍。但他此前还曾在上海遭遇绑架,险些送命一事却鲜为人知。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迫于国民党内高层权力争夺的压力,来个“以退为攻”之计,宣告下野。国民党军委会广州分会主席李济深那时已与蒋介石  相似文献   

9.
柳亚子(1887- 1958),字稼轩,祖籍江苏吴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活动家,南社的创办人.辛亥革命后,柳亚子先后担任总统府秘书,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监察委员和上海的通志馆馆长.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柳亚子遭到通缉,被迫逃亡日本.第二年,柳亚子从日本秘密回国并积极参加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民主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南京政府成立之前,上海社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系统,并且,清末以来日益显示出了自治的倾向。由于清末官吏的腐败无能以及民国初期军阀的混战,不能期待上海社会正常快速的发展。结果,上海人选择了自治,并且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都与和平运动、自治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毋庸置疑,上海的自治倾向性和中央权力,两者在没有达到有机结合之前,不可避免有许多冲突的可能性。在此种情况下,蒋介石进入了上海社会,对具有自治性倾向的上海社会进行权力渗透,试图把上海作为自己的基地。对此过程的阐明即是本文的第一论题。蒋介石控制上海社会…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宗谱——《武岭蒋氏宗谱》编纂于1948年。据考证,当年蒋介石对编纂该宗谱相当重视。陈布雷为总编纂,夏禹均、沙文若、周覃、黄寄慈为编纂,吴稚晖撰写序由,沙孟海总负责。该谱共分32卷,铅印6册,大型线装,上海中华书局刊印。  相似文献   

12.
三套军事围攻方案 1949年5月7日,正当蒋介石向大上海投下最后一瞥,乘坐江静轮离开复兴岛驶向茫茫大海时,在常州的粟裕、张震向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发出了关于围攻上海的军事部署的请示电。  相似文献   

13.
1927年8月14日蒋介石在上海通电“自劾”,宣布下野。其后,蒋介石与张人杰、李煜瀛、谭延闿等人,为联汪制桂,互致函电,秘密磋商。这些史料,对研究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状况,有一定参考价值,特选辑公布。  相似文献   

14.
(一)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抗日战争中长期躲在峨嵋山的蒋介石,马上开始了抢占抗战胜利果实的反革命活动,其中包括对舆论阵地的抢占,尤其是对上海的舆论阵地,更是垂涎已久。蒋介石亲自审批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拟定的《上海敌伪报纸及附逆报纸处置办法》,并对如何处置《申报》《新闻报》作过多次指示。《申报》在抗战初期上海沦陷后,曾表示报格不可辱,拒绝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新闻检查,迁至香港、汉口出版。但均因营业不振而停刊。迨至上海洋商报纸盛行之际,《申报》  相似文献   

15.
正备战全面,日军肇事1937年7月5日下午4时许,我在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到蒋介石给杨虎司令的急电:"时局外弛内张,注意发生事变,暗中加强防范,适时报告。"果然,两天后,7月7日卢沟桥事变起,平津相继沦陷,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事后我得知,此急电是蒋介石侍从室第二组参谋李昆岗奉命拟发的,因已获悉日本大使川越茂离京转上海,乘  相似文献   

16.
黄金荣,旧上海叱咤风云的人物,连蒋介石都曾经投靠其麾下,后来居然拿起扫帚,在大世界门口打扫卫生,成为当时的一条爆炸性新闻。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1月,蒋介石下令逮捕在上海的爱国民主人士章乃器、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史良、邹韬奋、沙千里等七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案发生后,冯玉祥即积极进行营救。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发现冯玉祥为营救“七君子”与蒋介石往来密电三件,特披露如下,标点为选录者所加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史学》1998,(6):10-18
1928年7月间,陈光甫从武汉回到上海,并去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会议.同时,蒋介石亦几次在南京召他谈话.  相似文献   

19.
卜息 《湖南档案》2008,(1):27-29
吴国桢曾担任过武汉、重庆、上海三市的市长,是蒋介石的肱股重臣。然而,他和共产党人周恩来的金兰之谊,虽淡淡如水,却体现了一种君子风范……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对人说过,他一生的得意之作是与宋美龄第一次约会. 殊不知这是陈布雷的杰作.蒋介石之所以器重陈布雷,除了他的忠诚和才干以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为促成蒋宋联姻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7年夏末的一天上午,蒋介石将陈布雷叫到他的书房内.待陈刚坐定,蒋突然问他:"布雷,我想和美龄小姐约会,其地是选上海好,还是南京好?想听听你的高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