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约束,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社会地位上存在着种种差别,农民工在社会结构中的弱势地位无论对于农民工自身,还是其家庭及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扩大县域经济,把农村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消除二元结构所产生的体制性障碍;坚持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处于底层地位,与城市居民的关系不够亲密和融洽,城市居民身份意识非常淡薄,尚未融入城市社会。“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的社会歧视、各种正式组织对农民工的关注和容纳不够、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的匮乏及自身的局限性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清除并杜绝任何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和排斥性政策与做法,将农民工纳入其居住的社区和所在地区的工会组织中,实现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由内聚式团体网络向开放式团体网络的转变,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教育平等视角出发,探讨新疆少数受教育状况。分析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在性别、族别以及地域上的差异性仍然存在,提高受教育程度对少数民族个体发展尤其对个体职业地位获得和妇女生育率具有显著影响。合理配置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优化职业结构,保障族群权利,提升族群职业地位和身份地位是提高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加快教育平等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使用44所高校22923名大一新生学情调查数据,基于地位获得研究范式,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学生自致性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来探讨学生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社会结构等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民族、父母受教育程度、城乡以及区域等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有显著影响;男生、少数民族学生、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本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中处于优势地位;农村学生、中部地区学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上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晚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转型导致了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由城乡二元结构所引起的"农民工家庭代沟"现象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方方面面,其给农民工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农民工家庭代沟"主要是由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家庭中父母子女间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的差异引起的,缓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子女、父母、社会三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使农民工的政治权利难以正常行使,就业市场低端化、讨薪事件频发等集中反映了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依法规范劳资关系等制度和措施的跟进将会大大有益于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生后发"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8.
华灵燕 《教学研究》2007,(3):207-210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发后生“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在政治参与上表现出狭隘的参与意识、边缘性的参与地位、非理性的参与手段、无组织的参与形式等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有农民工自身文化教育程度低、小农意识强、组织资源少、政治参与动机不强等主观因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政治参与渠道缺乏等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知识水平、扩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建立农民工政治参与组织、降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在政治参与上表现出狭隘的参与意识、边缘性的参与地位、非理性的参与手段、无组织的参与形式等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有农民工自身文化教育程度低、小农意识强、组织资源少、政治参与动机不强等主观因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政治参与渠道缺乏等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知识水平、扩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建立农民工政治参与组织、降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1.
保障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权利对少数民族个体和群体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对流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提供的各种保障远低于现实社会需求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实施力度、合理配置资源、畅通救济渠道、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的道德融入与社区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入”应该说是世界各国均会遇到的共同性问题,“城市融入”这一范畴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融入”,强调农民工发生了空间迁移,由农村迁入到了城市,是对城市属性的选择性适应。而道德融入是一种社会层面的“融入”,强调农民工在道德层面的城市融入,是对城市道德属性的选择性适应。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大量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空间位移、户口变迁和职业转换.而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移民”。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农民工道德融入。对于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转换的顺利进行,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将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社区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是社会的“具体而微”。加强社区建设,对于实现农民工道德融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农民工在道德融入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社区的阻力,出现道德融入“受阻”现象,为农民工道德融入提供社区支持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从社区建设维度探讨重构农民工道德融入的社区支持网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力军,但在受收入水平、工作和生活环境、社会融入状况、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他们的幸福感偏低。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提升对成人教育提出了诉求,应通过相应的成人教育策略切实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量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但由于其人力资本匮乏造成自我发展和社会流动受到制约.对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发现,其在教育培训的目的、内容、费用、意愿和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特征,其培训需求受到主观心理、经济收入、社会关系网等个体因素和教育培训社会供给不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许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选择。针对保定市278名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调查显示,缺乏政府政策扶持、相关手续繁琐、创业资金不足、缺乏社会资本、信心不足、缺乏理性选择创业项目、创业综合素质较低等主客观因素是制约返乡青年农民工创业的主要障碍。解决返乡青年农民工创业难应从多元化社会支持政策入手,即政府应该提供财税优惠及培训服务,金融机构应进行资金服务创新,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与监督,社会团体发挥合作与补充作用,社会工作者提升其综合素质来共同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  相似文献   

16.
曾经为国家和当地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现在正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作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莽人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的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当前,莽人的传统文化生存面临着文化存续的基础被削弱、民族语言有失传危险、民族聚居社群难以维系和对民族文化工作重视不够等问题。为此,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莽人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设立基金,建立莽人文化保护和研究机构;重视莽人教育,实现生存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索莽人濒危语言文化保护的新路径。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农民工是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关注农民工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沿海发达城市务工就业,由于心理、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和诉求。本文着重聚焦在穗的少数民族农民工,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诉求,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否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是关系到城市民族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的代表城市。笔者在本文中首先阐述了影响广州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因素。然后从经济、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适应现状,并探析了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适应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Studies of migrant pupils in schools have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people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or disabilities, reflecting a broader normative ableism of existing scholarship. This article,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special school in the east of England, explores the perspectives of staff and new migrants on their experiences. The article exposes how migrant families’ interactions with schools were shaped both by their previous migration histories and current broader processes of ‘integration’. Teachers were empathetic and supportive, but it was the extended remit of the work of migrant and minority staff (including translation and wider caring roles) that proved particularly vital for families. We employ an intersectiona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se encounters, exposing the tensions and dilemmas arising.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velop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se families, arising from the specific intersections of disability, migration, social class and gen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