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志强  王丽美 《今日科苑》2010,(17):106-106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源远流长形成独特的中国式风景园林体系。然而在今天,由于西方园林风格的影响,中国现代园林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园林对中国现代园林艺术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崇尚自然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的奇观。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浸透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沉淀,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写照,这种艺术要被传承和发扬。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汲取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髓,发现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她不仅综合了山水画、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她深刻反映了中国古典园林追求“道法自然”的统哲学思想。本文试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道家“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刻影响,探讨其对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东欣 《今日科苑》2013,(16):66-68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建造于18世纪初,是由皇帝宫室和皇家园林所组成。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避暑山庄内有康熙以四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又有乾隆以三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合称"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康乾七十二景是如何由来的?另外,山庄绚烂多彩的园林景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园林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自然写意式的传统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园林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力不从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着重论述了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及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还阐述了改进措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区建起了小型园林,而庭院正是小型园林的浓缩和扩展。现代人已经厌倦了过分的人工环境,尤其是单调的室内工作环境。人们渴望在室外营造出小型天然园林环境,用绿色来寻回日益失去的自然情趣,实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中国传统的庭院设计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是现代风格的庭院设计还处在初级阶段。该课题主要进行现代中式庭院景观的建造和研究,将目标主要放在了现代中式庭院的规划设计与研究,通过进行不同地区环境及方案对比性研究,设计具有传统中式庭院与现代中式庭院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金彦宏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92+191-192,191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当人们把各异的审美方式应用到实际的造园活动中时,也就必然产生出各种形式、风格大相径庭的园林。这里所讨论的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同属东方园林体系,由于中日两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的截然不同以及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使中日虽然同种同文,却有着趣意相异的文化。可以说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分过程中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时却对输入的文化进行了及时的吸收和改进,使其适于本国的生存环境,现在的日本文化虽然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园林艺术自然也不例外。中日园林的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深远的、复杂的各种力量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差异合力。对这种缘由的探讨不仅对历史有很深的意义,就是对我们现在的园林设计和发展也会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滋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且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正如西方一位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中国的造园史就是一部中国史,集大成的中国园林正是当时艺术思潮、社会经济状况、政治变化的体现。中国以描写自然山河景色的为题材的山水画,号为中国文化的四绝之一[1]。从中国山水画与园林的发展关系、创作手法出发,从艺术的领域和角度对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园林形成了南方苏州园林、广东岭南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的体系。这是一个巧于因借,充满中国意境的艺术世界。无数的能工巧匠和文人墨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善了这个艺术世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景观设计)诞生于美国,景观建筑在中西方的发展可谓是历史悠久。都曾创造出了灿烂的园林文化,中国的风景区与古典园林、英国的自然式风景园林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实用价值。其中,美国的景观建筑实践活动,能够对于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树国 《科教文汇》2008,(16):186-186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的乡村园林与城镇园林相比更具自然性和率直性,具有反璞归真的意义,也更贴近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对传统乡村园林环境进行专题研究,总结其理论精华,在继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村镇园林与人居环境规划的新理论体系,对正确和科学地指导现代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通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水乳交融,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国园林是大自然山水美景的再现,但绝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不是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与审美,将文学艺术的创作手法"意境"巧妙地融入到园林创设之中,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创造出的一幅富有丰富意蕴的意境美的图画。中国园林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曲径通幽的意境美、虚实相生的结构美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类型,融合了大型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传统城市中的核心文化景观和公共空间.本文探讨的是如何从景观的文化内涵入手,深入理解传统公共园林文化,发掘其丰富多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水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不论是西方的古典规则式园林,还是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不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巧别致的江南私家园林,凡有条件者,都要引水入园,创造园林水景,甚至建造以水为主体的水景园。现从园林水体的功能特点、景观特点、类型与名称几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却有着时代发展形成的独特风格和特征,比较两个时代植物配置的特点对于探索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世界。2013年6月,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承担了中国园林博物馆的筹建和运营工作,由此成为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亮点之一。在中国园林博物馆的筹建中,展览陈列作为博物馆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决定着中国园林博物馆的质量和特色。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展陈以园林文物及相关藏品为重要支撑,以展示中国园林的文化、艺术特征和历史进程为主要内容,浓缩展示国内外园林精品。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充分展示中国园林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体现园林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并反映中国园林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加强中国园林博物馆展览陈列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入手,浅析其对中国园林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49年至今这一时期的中国园林作为论述对象.这一时期的中国园林,早已完成了由古代园林向现代园林的转型,而步入城市公共绿地大发展的时代.本文结合对各阶段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分析,以杭州市的城市绿地为例,概述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园林围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周边、生活区的分隔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园林围墙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论述了园林围墙的设计要求.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步骤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