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富     
8岁那年的春节,是个阳光灿烂的门子。我和玩伴们发挥了爆竹的最大功能:“连锁炮”、“冲击炮”、“炮炸猪鼻”、“炮惊鸡翅”……最后,我们想到了“炮人”。少顷,一位50余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大喊一声:“放!”  相似文献   

2.
有趣的周末     
这个周末,作业做完了,家务也做了。无聊之际,“铃、铃”,电话响了。“喂!表哥,你今天有空吗?我想跟你下象棋。”我说:“我今天非常地有空。”居然还会有人“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叮咚”,门铃响了,表弟来了。我马上铺好棋盘,于是就是一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先把炮移到中卒那里,表弟不甘示弱,也把炮移过来,还笑了笑。我上马了,表弟用炮打了我的中卒。我立刻用马吃他的炮,表弟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想表弟现在的心情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不知该动哪一个棋子好。现在的表弟像是打在七寸上的蛇——动弹不得。表弟又出车,我就把另一个炮移到左边的卒后面,对准他的马。他又把车放回原处想吃我的炮。我说:“你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随后,我也只好把炮放回原处。表弟再用马进攻,这时,我突然发现我的一只马可以吃表弟的车,于是就马上马吃车。表弟看呆了。我的马和他的马相对立,但我还有一个炮护着我的马,表弟恍然大悟了。表弟只好立刻撤回了马。我故意把炮放到马的“日”字角上,表弟依然“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他吃了我的炮,我如愿以偿用我的车吃了他的马。表弟说:“我早就知道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了...  相似文献   

3.
我爱下象棋,尽管刚学会不久,可闲暇时总喜欢“逮”人来大战三个回合。虽说有胜有负,但我依然兴趣盎然。镜头一:校园战场该上“战场”了,我“整装待发”——清醒脑子后便坐到棋盘边。棋迷们则团团围坐在棋手旁,观望紧张的战斗局势。我先将“炮”置于“卒”后,可邬侃雯压根儿不吃我这套,马上移“车”攻我的“炮”。哼,一计不成,再施一计。我“指挥”着我的“车”毫不留情地拼杀过“河”,看到邬侃雯为丢失了一个“车”而紧锁眉头,我更加兴奋地紧追不舍,以“炮”打其“士”。没想到一不小心,我的“冲锋炮”被她的“帅”给一口吃掉了。唉,白白损…  相似文献   

4.
一生的财富     
我和小伙伴们发挥了爆竹的最大功能:“连锁炮”,“冲天炮”,“炮炸猪鼻”,“炮惊母鸡”……最后,我们想到了“炮人”。不一会儿,一位50多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大喊一声:“放!”小伙伴们将一个个爆竹点燃后抛出。“啪!啪!啪!”“击中了!击中了!”小伙伴们欢快地叫喊着。老人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慌了手脚,摔倒在地上,整个人被自行车压着。小伙伴们一哄而散,但我没有跑。只见老人摔倒的姿势使他爬起来很困难,我呆立了一会儿,跑过去使劲地把自行车拖开。老人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的眼睛紧盯着地面,等待着老人的一顿…  相似文献   

5.
棋场无父女     
“胡烨,都4点了,还不起床?”爸爸凑过来:“想不想杀一盘?”我一听,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 “来就来,我才不怕你呢!”我们摆好棋盘,爸爸的“炮”第一个冲锋陷阵,开进了我的地盘,紧接着站在“兵”的前面。爸爸不紧不慢地喊:“将军!”“你想不开,也不要寻短见呀!”我冷笑一声,“兵”立刻昂首挺胸地向前迈了一步,把“炮”赶出了战场。  相似文献   

6.
光阴如箭,一晃我已经中师毕业,当上了小学教师。上班头一天,妈妈就教育我说:“要把工作干好,虚心求教……”我有些不耐烦地说:“不就是教小学生嘛,难道我连a、o、e都教不好吗?”然而,就在我工作两个月后,有一件事却给了我一次“重创”。有一天,在教学《顽强地学习》一文的课堂上,我叫晓军同学朗读课文。读后我指出:“你读错了一个字,是迫(po)击炮,不能读成迫(pai)击炮,其他同学也应该注意!”课后,在我回办公室的路上,晓军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老师,我听说过迫(pai)击炮,好像从没听说过迫(po)击…  相似文献   

7.
过年真好     
过年啦,我兴奋得好几天睡不好觉。 年三十晚上,婶婶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不过,我和哥哥对吃饭可没兴趣,我们两个“小炮迷”迫不及待地催着“老炮迷”爷爷去放炮。爷爷放二踢脚和鞭炮,我和哥哥放小花炮。听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相似文献   

8.
下棋     
看到象棋,我就会想起两年前那个国庆节的夜晚。 我到大姥爷家去度假,一天晚上,我端来象棋盘和棋子,大姥爷搬来小凳子、小椅子,我们面对面就座,拉开阵势,开始“厮杀”起来。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棋盘,大姥爷小心翼翼地走着棋子。我先走车,大姥爷跳马;我上炮,大姥爷也上炮;我又走兵,大姥爷趁我不防用炮一下把我的兵吃了,然后说: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语文教学第三册中的《识字8》,是让学生认识以“包”字为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组成的“饱”、“炮”、“苞”、“泡”这几个字。在教学“饱满”这个词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过年啦,过年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广场上响起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跟着爸爸跑出去放鞭炮。 我刚要点炮,心里却害怕了。爸爸见了,对我说:“点着了就扔,动作要迅速!”结果没等把炮点着就扔出去了,真丧气!  相似文献   

11.
一场厮杀     
今年“五一”长假,我遇到好朋友陈德瑞。棋逢对手,我们俩准备切磋切磋,来一盘象棋。我在陈德瑞眼里,只不过是一位“常败将军”。每次和他交手,他都把我杀得落花流水。这回我用刚学会的两招,准备东山再起,重返江湖。我们摆开阵势,杀了起来。前几个回合,我摆出了“铁三角”阵,而对手熟练地摆起了“连环马”。敌我双方都以防为先,没有发生大战。突然,对手的一个炮跑到我方车的攻击范围之中,我连想都没想便杀了这个炮。没想到,他飞象一下子吃了我的车。真是“大意失荆州”啊!由于死车,使我势气大落。陈德瑞乘胜追机,破了“铁三角”阵。几个回合…  相似文献   

12.
“轰”地一声,我吓了一跳!太好了!开始放礼花了,顿时,大家都定定地看着漂亮的礼花。我坐在爸爸的腿上,也津津有味地看礼花。“轰!轰!轰!”连放三个大炮,真是太棒了!太酷了!太帅了!太炫了!太美了!快看!这个炮好像紫荆花,快看!这个炮好像流星。  相似文献   

13.
女孩怎么了     
我从商场买回来一长一短两支漆黑的玩具枪,一个熟人见了,很惊讶: “你们家不是女孩吗?” “女孩怎么了?”我反问,似乎玩枪玩炮属男孩的专利。 有朋友来家里做客,问我的小女儿:  相似文献   

14.
当我站在初三的终点线前,我有良多感慨。回首初三这一特殊的时期,我感到初三就像一首歌——一首难懂、难唱、难学的歌。初三了,没有了绿茵场上的摸爬滚打,没有了“车”“马”“炮”前的苦思冥想;告别了双休日的休闲时间,告别了节假日的欢乐时光。  相似文献   

15.
文字能记录下我们的美好生活,镜头也可以。每到周末、节假日,一些爱好摄影的同学就背着自己的“长枪短炮”出门“玩”去了。你瞧,这里还有位“小摄影师”带着自己的作品在“跟我一起玩”栏目“上线”了呢。  相似文献   

16.
按:“此间”,指苏州,据此标点,粮台移到杭州后,苏州只负责“运粮”,“造炮及火药”则由“杭州总局”办理。然而该书页304云:“闻苏州总局改归浙省,止有运银、转粟、铸炮三事在苏承办,……”据此,则知“造炮及火药”,其实仍在苏州办理。当作:闻粮台改归杭州,此间但承运粮、造炮及火药,仍归杭州总局报销,办理较划一。  相似文献   

17.
天牛和炮甲虫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天牛住在大蘑菇村,炮甲虫住在黄瓜村。有时候天牛到黄瓜村去看望炮甲虫,有时候炮甲虫到大蘑菇村去看望天牛。“唉,不知道天牛大哥怎么样了,我已经有好几天没见到他了。”于是,炮甲虫就出门看望天牛去了。从黄瓜村到大蘑菇村,要路过一个大池塘,在这个大池塘里,住着一群坏脾气的蛤蟆。一般来说,坏脾气的人总爱跟人吵架和打架。瞧,炮甲虫明明挺好地在走路,可是有一只蛤蟆却来找他的麻烦。“你这个丑八怪,明明是个虫子,偏偏要走路,你应该飞过去才对啊。”这只蛤蟆挡住了炮甲虫的路。“你才是丑八…  相似文献   

18.
有些形近字的字形相似得就像孪生姐妹一样,让人难以辨认,学生有时会把它们张冠李戴,互相混淆。在教学中,我发现顺口溜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形近字,学生写字的错误率大大下降。如:区别“辩”“、辫”“、辨”与“瓣”时,我编的歌谣是:辛辛俩人在说话,中间有言来争辩;辛辛两个小姑娘,都用丝带扎发辫;辛辛中间有点撇,请你仔细辨一辨;辛辛俩人种南瓜,开出黄黄的花瓣。区别“泡”“、袍”“、跑”“、炮”“、饱”“、刨”“、抱”时,编成顺口溜:有水吹泡泡,有衣做旗袍,有足飞快跑,有火能点炮,用刀刨一刨,伸手来…  相似文献   

19.
下棋     
“将军”!我的双炮在双车的掩护下,向爸爸的“老帅”发起了凌厉的攻势,最后将“老帅”困死在老巢。“唉!到底还是战不过年轻人啦。”爸爸盯着桌上崭新的“棋子儿”,啧啧感喟。  相似文献   

20.
一、金佳仪打出了一个“横炮”;我们常将学生提出的与课本、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不同的问题,戏称为“打横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