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2.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当家长们面对“90后”——中国最年轻的一代。或许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就在您身边,也许就是自家的孩子;陌生,是因为父母们常常觉得太不了解这些孩子,他们的所思所想似乎和父母隔着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3.
这里想介绍一下海天的父亲的想法和所做的工作.也许大家会感兴趣。和所有的父亲一样,海天的父亲很爱他的孩子。在海天上幼儿园以前,也和多数工薪族父母一样:交给保姆。上幼儿园了,他的父亲才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他当时决定:十岁以前不让他看书。想法很简单,不让孩子遭受现在学生的那些劫难,让他有个幸福的童年,特别是不让他过早就损坏了眼睛。如果不让看书.那么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南京读者许建华先生给我们编辑部来信说:我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虽然也懂得要讲究方式方法,但自己对于究竟如何培养教育好孩子也是一知半解的,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而已,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有时还会造成与孩子的一些冲突,使孩子一见到作为父亲的我,心里就疙疙瘩瘩的,于是我就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他的妈妈。后来发现这也不是办法,毕竟父母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后来,有在市家长学校任教的朋友向我推荐了贵社编辑出版的《家庭教育》这本杂志,说他在家长学校教课时,就是从这本杂志中…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研究》2005,(9):60-60
天下父母谁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今日孩子的教育,让众多父母伤透了脑筋。于是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感叹:做父母,或者说做合格的父母太难了。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见习期,父母一时的疏漏,也许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永久的遗憾。不管您的职业是公司职员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研究》2005,(7):60-60
天下父母谁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今日孩子的教育,让众多父母伤透了脑筋。于是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感叹:做父母,或者说做合格的父母太难了。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见习期,父母一时的疏漏,也许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永久的遗憾。不管您的职业是公司职员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孩子流行一个“巨”字,如巨远、巨乐等等,表示巨大的开心。这里,我们也向孩子学习,向父母们提出要做“巨爱”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本期文章《网站不过是个玩具》中的被访问者宋铁军就是一个巨爱孩子的父亲,但是他和他的儿子宋司宇却创办了e童网,宋铁军任这个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宋司宇担任首席信息官。通过读这篇文章,您会发现,他的巨爱就是不怕孩子把电脑弄坏了,坏了就去修,修不好就送到专业店去修,但从不埋怨孩子;他的巨爱就是孩子不想上数学学校就不强迫孩子去上;他的巨爱就是如果妨碍了儿子的思…  相似文献   

8.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已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孩子做错事,或是不听大人的劝告,若打骂孩子,不但父母生气,孩子还觉得委屈;若父母叫他呆在屋里“反省”,他可能在怨你对他不公,或许一会儿就睡着了,大多不会想是自己错了。说理教育也并非万能,有时用点自然惩罚法也许更有效果。自然惩罚法就是孩子造成的后果,由他自己承担。例如,如果孩子经常把衣服弄脏或弄破,父母可以让  相似文献   

10.
风儿 《中华家教》2014,(Z1):28-29
10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他已在家里做家务活挣零花钱;14岁,同龄的孩子备战中考,他已在课余时间摆地摊卖孔明灯"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去年,罗敬宇19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大学报到,他则手拿湖北大学录取通知书,坐拥8个实体店、3家网店,公司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在父母的"纵容"和支持下,九零后的他,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品味了创业的艰辛,也享受了学业与事业齐头并进的甜蜜。小小少年郎,自己干活挣钱花罗敬宇是湖北十堰市人,父亲经营着自己的一份事业,母亲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工作。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罗敬宇从小就爱看一些经商之道的书,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像马云、俞敏洪那样的创业名流。梦想一旦生根就要发芽,而罗敬宇父母对他"独立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  相似文献   

11.
父母以自己过去的经历教育孩子,没有说服的效果 一位父亲以无法忍受的表情对我说,他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为了考进名牌的私立中学,每天学习得很晚,星期日还上补习班。他看到自己的孩子脸色苍白,缺乏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泼,就开导他说:“我在你那样年龄的时候,可没有少玩,但学习也不错。怎么样呀,稍微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吧!”他儿子不以为然地回敬了一句:“按你说的去做,我会被淘汰的。” 父母责备孩子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用自己幼年时代的事情——“我在儿童时代老是玩耍。”“妈妈经常做许多家务活。”这种说法缺乏说服力,不…  相似文献   

12.
说起“研究”,很多父母以为那是科学研究人员 的事,其实每一个合格的父母都应当是一个 研究者。您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 是您自己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在 不断出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正如医 生面对一个病人时,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为病人仔细检 查身体;努力寻找病因,然后对症治疗一样,当孩子面临问题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而是要通过观察.询问、反思自己的教育来查找原因。这个过程就是研究。 本期《赏识教育五步曲》一文的作者周弘,就是一个善于研究的父亲。面对自己的聋女,他没有悲观、失望,…  相似文献   

13.
父母都期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许多父母付出很多,却没有收获期望的结果。这是因为,“正确的教育始自教育者,他必须了解他自己,并且从定型的思想模式中解脱出来。因为他本身是什么,他传授的便是什么”。父母对自己越了解,对孩子的教育就越有把握,他应用方法就越有灵活性、创造性,教育就越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单独进行活动,事事护着孩子,有些事孩子可以做的也不让他干,因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当然,父母对孩子生活上关心是必要的,直至把全部感情和爱抚都倾注到子女身上,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事无大小,全部替孩子包办,这对孩子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马卡连柯在他的名著《教育诗》中写道:“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是孩子产生意志薄弱和依赖心理的根源。孩子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做身边的事情,这叫做自主;再逐步发展,也就养成了独立性。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去麻烦周围的人,这是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就当代中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会昌先生。陈先生强调,家长要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陈先生说——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到一些结了婚的先生抱怨:自从有了孩子,妻子的眼中就只看得见孩子,自己在她的眼中和心中越来越没有位置。每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想起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先生讲的一个精彩典故: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往往会睡成一个“川”字形,就是父母睡在两边,孩子睡在中间。他要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睡觉习惯问题,而是这一习惯里蕴含的观念。一对夫妻有了孩子,这个孩子好像就插在了这对夫妻的中间,夫妻关系让位于亲子关系。表面看来这是我们重视孩子,疼爱孩子。但是看完了这期的话题,也许您对这个问题会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惠文 《母婴世界》2008,(10):98-99
经常听到许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可就是静不下来。想让他安静下来学点什么,小家伙却怎么也坐不住。如果强制性地制约孩子,他又会哭闹,效果适得其反。父母很困惑:"没发现孩子有什么智力问题,为什么就不‘爱’学习呢?"其实那是因为宝宝们缺少感觉统合教育。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的回答是:“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坟哦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先生的话虽是就怎样做父亲而言,却同样适合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除却进化的观点不谈,鲁迅先生所说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把它放进当下的中学语教育中来看,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1,(10):11-11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 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却花了很多钱让他上这个重点中学。从第一天起他就受歧视,别的孩子穿名牌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他们笑话他的破书包,他哭过,可他没告诉父母,因为怕父母伤心难过,这个书包是妈妈攒钱给他买的。  相似文献   

20.
每每初见一些一两岁的小孩子,发现他们比他们的父母长得要漂亮得多,好像既不像他的父亲,也不像他的母亲,直道说现在的孩子真会长。孩子上了学,再看这个孩子,怎么看都像他的父母,而且一年比一年更像。这个时候就要感叹遗传的厉害。其实遗传除去我们常说的生物性遗传之外,还有一种社会性的遗传。也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语言、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这两种遗传就使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都脱不了干系。非常想和父母们交流这方面的想法,于是有了本期的话题———《缺点是可以遗传的》。做了这期话题,我们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