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因地理、文化、社会、宗教的不同,世界体育形成了东方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两种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的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已被世界广泛接受,东方体育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与人民的青睐。然而.西方体育和东方体育又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体育文化要得到进一步的长足发展,必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
论东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林 《体育世界》2008,(10):19-20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本人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3.
孙景平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1):35-36,51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呼唤人文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叶 《体育学刊》2005,12(1):132-134
回顾了中西方人文精神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体育中的价值体现,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特殊原因,阐述了在新时期学校体育要向人文精神回归,提出了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少宇 《体育学刊》2004,11(4):30-32
中国的体育文化和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也很独特,中国的体育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两个方面,对它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的良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对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天才化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西方历史进程中,个人主义是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文化之髓、实用主义是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文化之基、民族主义是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文化之魂,上述特点正是我国乃至东方现代竞技体育所欠缺的。  相似文献   

7.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从其发展至今一直缺少一种人文精神,政治因素过多地渗入到了它的发展前期,而近几十年“强国强种”的激狂心理又使学校体育过多地贴上了竞技运动的标签,纯粹的体质教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对教育人性化和理性化的要求,在对中国古代体育和西方体育人文精神的回望中,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呼吁尽快构建人文精神理念,使学生的身心教育得到应有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所谓“体育技术主义的盛行引起体育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理论。在体育精神的系统语境中,体育人文精神具有至上性的特征,它与体育科学精神本质的一致性是不可混淆但又同时存在的;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角度,从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中层析和反思体育人文精神失落的缘由,有利于正确认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寻求文化强国发展之路上,反思中国过于西化的体育人文精神.中国现代体育源于西方,既有西方的文化渊源,也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涵义.从文化脉络上分析中西体育之异同及其本质,认为中国体育应更好地承载道、理、情和意境等概念性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1.
科学人文主义的体育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产物,引导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简单相加。本文对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教育价值观的实质及其基本教育理念进行研究,认为: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极力张扬人本主义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育要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就2008奥运会对北京人文环境的影响进行论证,阐述了奥运会对北京市人文环境的影响,研究认为:①人文奥运的理念与古代奥运的人文意蕴理念是一致的;②奥运会提供了宣传展示北京人文环境的机会;③奥运会对北京市人文环境的影响,可以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归纳总结科学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表现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课程进行科学人文主义审思。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或信奉科学主义或推崇人本主义,使体育课程产生偏颇,给体育课程建设带来损失。提出:在体育课程中寻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与融合,整体推行科学人文主义,是深化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4.
体育学科中“科学”与“人文”两大哲学思潮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探讨和理解,认为长期以来“科学体育观”与“人文体育观”之争,其实质就是上述两大哲学思潮之争在体育领域的反映。这两种体育观的分离状态给体育实践带来了较大的危害,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合理整合,当务之急尤其要重视“人文体育观”在体育实践中的引入。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不仅是太极拳的创造者、继承者,也是太极文化的拥有者、享有者。太极拳以人为本是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防身、健身的完美结合及广泛的适应性,通过太极拳运动不仅能增强人体的生理机能,调节人的心理平衡,还能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说太极拳运动从各方面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太极拳的特点和以人为本融会贯通并将其升华,阐述了用科学发展观探究并指导太极拳的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补丁”———人类困境与体育运动作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康德是近代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内容,被康有为誉为德国最伟大的三个人物之一。虽然康德没有论述过体育,但他对教育的关心,对人类异化问题的态度,已为解读体育文化提供了思想尺度。构成康德的主要思想内容有两个,一个是牛顿的科学精神,另一个则是卢梭的人文精神。有关体育的解读,康德的意义在于继承并浓缩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和教育观念。通过对康德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它是一块消毒的“补丁”。  相似文献   

17.
"人文奥运"的彰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对“人文奥运”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现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对策。即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体育教育价值的重心也逐渐由“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转变。在生产活动以消耗体力为主的天然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前、中期,体育教育的生产价值、军事价值突出。在生产活动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后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育则更加重视对人性的关爱。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应该尽快实现由“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跨越,以便在知识经济时代寻求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校体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兼论体育运动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军  张婷 《体育与科学》2000,21(5):59-60,58
本文从教育“以人为本”的立场,看体育运动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体育既是一门知识学科,也是一种教育方式,那么建立学校体育的最高目标,需要超越生物性评价而及个体自我评价,超越身心二元而肯定人本精神。结论是,体育教育不仅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的运动文化,其思想基础是游戏理论.文章以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阐释为基点,分析了运动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