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加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且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乐毅 《教书育人》2007,(12):49-5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加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且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崇军 《教育艺术》2006,(12):71-72
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和学习压力的越来越大,青少年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且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这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若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无论从认识上、情感品质上,还是个性特征上,都处于一个质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合理的引导、推心置腹的沟通,那将会给他们的心理变化带来积极的影响。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最重要因素,而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又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也是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这种心理表现尤为明显,不少的孩子处处与教育者"对着干""、反着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但是,我们发现,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逆反心理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此要重新认识,深入了解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更多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也是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这种心理表现尤为明显,不少的孩子处处与教育者"对着干"、"反着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但是,我们发现,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逆反心理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此要重新认识,深入了解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更多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中学生将在这个黄金时期度过他们一生中的青春期。在青春期,生理上要发生许多变化,会给青少年在心理上帝来许多困惑,需要得到广大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并给他们以正确引导。要使青少年学生自己有条件学习和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科学知识,以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现象,使身、心两个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青春期教育要与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结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关键。处在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着关系,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家长金心全意的配合。通常情况是.家长生病,孩子吃药:也就是说当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候,家长一般不会考虑到自己与孩子心理问题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都是初中教育中的关注重点。一是青春期叛逆的特点,他们开始想要脱离家长,不再对家长言听计从,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渴望被他人肯定。第二点是学生学习压力在一步一步加重,学习的高压性开始得到体现,竞争也十分激烈。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可能出现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社会比较是一种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在校园环境中,无法避免地要进行社会比较。恰当的社会比较帮助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形成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但是,不恰当的社会比较也会给中学生带来烦恼,甚至带来心理问题。正确的认识社会比较及其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并对中学生的社会比较方式、内容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某学生爱嫉妒。按词典上的解释,嫉妒是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从心理学解读来看,妒忌是一种心理问题,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而导致过分自尊和心胸狭窄的人容易产生妒忌心理。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生活中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太阳、小皇帝,对他们百般呵护,这种生活上的优越,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过分自尊、自大,我乃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及青春期心理困扰等方面。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青春期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这是一种普及性最强、受益面最广、成本最低、副作用最小的解决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谈嫉妒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态度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它本身就表明了自己不如别人。高中生的嫉妒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荣誉上 ,还会对他人的家庭状况、身材容貌、衣着打扮、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等产生妒忌。它不仅伤害自己 ,也会伤害别人。它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产生的特定原因。因此 ,更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战胜它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正从幼稚走向成熟,他们在认识世界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向着健康的方阳发展:一、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人格缺陷,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偏执等;二是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考试综合症、神经衰弱现象等;三是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及青春期心理困扰等方面.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人们已逐渐意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但目前大部分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都是针对城市中学生的,很少研究、关注农村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女生。由于文化氛围的暗示、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使得农村中学女生与男生相比.与城市里的女生相比,面临更多的心理困惑。农村中学女生的心理问题大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卢向明 《考试周刊》2015,(21):123-124
青春期是人生的花季,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生理和心理有自己的特点。学校体育应该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选择适合中学生特点的体育项目加以推广普及。篮球运动无论从运动特点、群众基础和中学生的热爱程度等方面看都是一项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  相似文献   

20.
【活动理念】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是一个值得教师和家长重视的问题。中学生随着性成熟的来临,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的态度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开始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并尝试着去吸引对方,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互相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中学生毕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心理还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