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圣亭 《科学生活》2013,(11):40-41
“怎样造就人”是人类传承的最自然又最难解答的问题之一,让我们先来探索近代著名人物爱因斯坦的成长启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n,1879—1955)是贡献卓著的物理学家,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智力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使他的名字“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是中国学者中投稿最多的一位,他将电气冶金技术、玻璃制造技术、克鹿炮的制造等西方工艺都通过〈格致汇编〉详细介绍给国人,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先进的西方工艺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启蒙意义,并且为近代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是中国学者中投稿最多的一位,他将电气冶金技术、玻璃制造技术、克鹿炮的制造等西方工艺都通过〈格致汇编〉详细介绍给国人,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先进的西方工艺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启蒙意义,并且为近代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师的启示     
引言 今年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诞辰180周年,他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麦克斯韦把电、磁、光等现象用简洁的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起来,在近代科学史上,  相似文献   

5.
著名启蒙思想家产复是我国近代倡导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流的前驱。他好以“物理”诠释“政理”,好以天演之学研究中国社会,其目的在于论证变法维新,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充分表现了他的强烈爱国主义热忱,也显现他在世界科学大潮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性和个性,指明二者在新世纪将出现“双向互奔”的强大潮流。  相似文献   

6.
李颖 《科教文汇》2008,(36):35-35
在中国翻译史上,严复的译著和评论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严译《天演论》,在近代史上都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一笔。论述严复和严复《天演论》的文献很多。着眼点不过两个:一是把严复作为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来论述他的进化论观点和他对西方学术的传播;二是把他作为翻译家来谈论他的译文和他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严复所译《天演论》找出其翻译思想与当代某些中西翻译理论的共通之处,这对我们继承发扬前辈译论成果、促进我国翻译理论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李邦照 《科教文汇》2007,(2):158-158
从探索医治国人身体疾病的“医学救国”到为医治国人精神创伤的文艺启蒙,鲁迅逐步确立了他文艺救国的思路。这一救国思路的核心就是“立人”和启蒙:即启发国人觉醒,把国人从封建思想长期毒害所造成的愚昧麻木状态下解放出来,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精神都得到充分施展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他的名字,横跨亚洲美洲——出生与启蒙于中国,学成与起步在美国; 他的名字,系着两弹一星——提及中国航天事业,谁都绕不过他开创的理论; 他的名字,结缘浩瀚苍穹——中国科协将一颗国际编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仰望星空,“他”眨眼微笑:俯瞰环球,他心如凡夫:平视人生,他凭修为胜——  相似文献   

9.
他的名字,横跨亚洲美洲——出生与启蒙于中国,学成与起步在美国; 他的名字,系着两弹一星——提及中国航天事业,谁都绕不过他开创的理论; 他的名字,结缘浩瀚苍穹——中国科协将一颗国际编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仰望星空,“他”眨眼微笑:俯瞰环球,他心如凡夫:平视人生,他凭修为胜——  相似文献   

10.
他曾经打下了深厚的石油工程学科基础,在科研领域亦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然而.如今的他却是计算机领域一位地地道道的学术带头人。他,就是率先提出“软件人”研究方向,并正致力于“软件人与硬件人(机器人)合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的曾广平教授。  相似文献   

11.
的确,大学教育十分重要,教育界认为,一个人有两个出身,一是家庭出身,另一个就是大学出身。大学就是培养和产生人物的地方,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萨默斯就自豪地提到他的母校(美国坎布里奇经济学院)为代表的“东部名校”所培养出的一系列名人:费希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斯佩(墨西哥前财长)、尼纳特(智利的财长)、英资(日本大藏省的财务官);哈佛大学的马丁·费尔德斯坦曾是数位美国总统的经济“智囊”……不仅如此,大学里不仅出实际管理人物,更出经济思想。正像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就是剑桥大学的产物一样,它反映了美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三农”研究经过近30年的发展,经历了初步关注期(1993—2004年)、新农村建设期(2005—2009年)、城乡一体化期(2010—2017年)和乡村振兴期(2018—2022年)4个阶段的历史演进,形成以“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等为中心的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未来研究中,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理论的特点和创新点研究;二是通过深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一线,加强“三农”实证研究,弥补理论研究的不足;三是加强国内不同历史阶段及国际不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比较研究,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四是关注我国“三农”问题的区域差异化,注重“三农”问题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近代科学图书的“西译中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子 《百科知识》2009,(22):54-54
提到最早的近代科学译著,很多人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严复”这个名字,还有他翻译的《天演论》(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其实,中国翻译西方科学图书的历史还可向前追溯。早在鸦片战争(1840年)到甲午战争(1894年)的50多年中,晚清政府就组织进行了最早的、较集中的西方科学图书翻译工作。而这期间,中国人才刚刚从鸦片战争的炮声中惊醒,  相似文献   

14.
明代大文学家、大书画家徐文长(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名渭,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青藤,别号田水月。徐文长天资过人,生性刚直好奇,诗文、书法、绘画无所不精。“尤其行、草精传奇杰,笔急奔放飘逸、苍劲中姿媚跃出”,被明代著名文学家、官居稽勋郎中袁宏道称为“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其画则自成一家,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竹石,涉笔潇洒,天趣骤发。因而慕名前来向他索要字画,请他书题匾额的人甚多。相传有一天,徐文长到一家新开张不久的点心店去吃点心,发现该店做的点心质量蛮…  相似文献   

15.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78-182
1864年9月3日,轰隆一声巨响,从一片爆炸后的硝烟弥漫的瓦砾中跳出一个满身血污的人,他不仅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而是极为兴高采烈,边跑边叫:“尤里卡!尤里卡!”(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他就是在全世界拥有崇高科学荣誉的诺贝尔奖(邮票N13a)的创立人——瑞典发明家和实业家诺贝尔(Nobel,Alfred Bernhard,1833—1896)。  相似文献   

16.
股票理论价值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希骏  童晓莉 《预测》1994,13(5):48-50
股票理论价值测算研究程希骏,童晓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省城调队)1股票理论价值意义及计算模型股票的理论价值既不同于其票面价值,也不同于其市场价格,它反映了在资金的机会成本、风险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下一张股票究竟“值”多少钱。对一个投资者来说,如果他能...  相似文献   

17.
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一、1400—1600年——中国落后于西方古代许多重要的发明都起源于中国,这是人所共知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极力推崇这些重大发明的不是别人,正是欧洲近代科学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虽然他并不知道它们是源自中国的:“纵观今日社会,许多发明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这些都是近代的发明,但是来源不详。这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一切事物。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从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S.D于1977—1982年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假说”(TheInputHypodl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fiveFilterHypothesis)理论后,在语言教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和激烈的争议。一些语言学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学家,应用语言学家等对Krashen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Krashen的假说理论根本就是不可测试的,不科学的,在实践中很难以验证。本文详细介绍了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中的i+1结构和他的核心理论习得是通过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者在达到可理解性输入后,之所以没有习得的原因是因为情感的影响;以及持相反观点的语言学家Gregg,McLaughlain,whte对他的理论的驳斥;最后通过作者对波斯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来验证Kz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的不科学洼和不全面性,并对持相反观点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碳中和战略行动的倡议者和先行者,深入解析其政策体系特征,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行动部署具有参考价值。文章在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提出宏观战略(macro-strategy)、中观架构(medium-skeleton)和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的“3 MS”分析框架,深度挖掘其政策的文本和逻辑特征。研究显示,英国基本形成碳中和战略“1+1+N+X”政策体系,构建了“咨询—决策—执行—评估”战略推进体系,具有中央统筹、机构推进、智库支撑、私营协同的组织架构,以及立法约束、整体部署、任务明确、细化响应、相互支撑、科技引领等政策网络。相比之下,我国在立法保障、推进体系、智库支撑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建议从法律保障、体制机制、实施路径、科技创新、智库支撑等5个维度,针对不同减排部门、不同产业技术,以及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不断完善我国“1+N”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徐寿(1818-1884),号雪村,无锡北乡人。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年代.他弃“八股”舍“功名”,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终生都是“布表”身份。但是.他却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近代才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的自然科学书籍。曾与好友华着芳(近代敷学家)就读于介绍自然科学的“墨海书馆”(上海),并致力于物理、化学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