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发展概况50年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就开始广泛应用于美国图书馆,其中最为先进的就是缩微技术的制造与利用了。其实,30年代缩微技术已经在美国图书馆出现过,但只是到了50年代才得到积极的应用。原因是到了50年代才配备生产出与缩微技术相适应的成套设备。60年代初,静电复印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并被看作是复制馆藏文献最经济的手段和扩大馆藏利用的最佳方法,读者可以在馆外利用其文献复制品。随着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馆藏资料不仅被看作阅读文献,而且也被看作是复印的客体,图书馆也转化成读者必须复本制造者。60年代,许多公司,首先是大学缩微胶卷国际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1950—1966年中我国缩微技术发展的概况。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最早开展缩微文献的复制工作,北京图书馆开展了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缩微文献互换工作。1956年开始研制缩微设备,1957年开始在相关刊物上集中研讨缩微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时期末,在研制设备方面主要转向复印设备。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30年代缩微技术就已经传入我国,但是其利用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制约因素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冲击、图书馆特点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发展中,缩微技术仍是文献长期保存的第一选择,图书馆应有组织、有规划地实现缩微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加强宣传,提高缩微文献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图书、文献的数量与日俱增,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也随之加大。传统式的图书馆社会教育,传播文化知识的职能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多职能——特别是科研服务,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特征之一。如何以现代化的方式提高书刊的利用率,是图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缩微、复印技术在图书馆这项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缩微技术从它的出现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复印技术是从四十年代开始的。到  相似文献   

5.
缩微技术在数字化馆藏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论述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文献收藏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技术优势, 以及如何利用缩微技术与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相结合, 使其在现代图书馆资源数字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先从缩微技术内涵及其发展历程两个方面概述了缩微技术,然后阐述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了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缩微技术的措施,最后对图书馆管理中缩微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缩微技术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管理中的价值,对缩微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路径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缩微"是高倍缩小的意思.文献的缩微技术包括缩微印刷技术和缩微摄影技术.缩微印刷是用印刷的方法将普通的文献缩印成缩微印刷品;而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把图书、情报、档案等文献资料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经过冲洗加工得到稳定的借助于放大设备用视觉器官可读的缩微品的一门技术.缩微复制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第三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于1987年4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文化部图书馆局杜克局长到会并讲话。回顾和肯定了全国文献缩微工作的成绩。李竞同志代表缩微复制中心总结了1986年的工作。指出:自去年广州会议成功地解决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之间,文献缩微工作协作协调关系之后,文献缩微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大大加快了工作的进程。全年共生产缩微胶卷2,586,320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会上表彰了北京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等七个馆的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正缩微技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COM技术,即计算机输出缩微品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信息输出到缩微胶片上,制作成缩微品进行模拟存储。COM技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的优势,其所产生的缩微品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文献管理部门已开始了COM技术应用的探索,2000年以来,COM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单位都将COM技术应用于文献管理工作中,大量重要数字信息被输出到缩微胶片上,进行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11.
解决书库饱和与文献迅速增长的矛盾,除新建书库外,缩微复制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缩微复制又是抢救古籍文献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作为存贮和传递信息媒体的缩微复制品正在迅速增长,将极大的改变图书馆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目前缩微技术已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检索与计算机输入输出缩微系统投放市场使缩微技术变成一项崭新的信息存贮技术,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2.
对网络时代图书馆缩微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缩微技术和电子影像技术在信息传递,文献保存中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逐一进行比较,指出了缩微技术与电子影像技术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是今后图书馆采用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第二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第二次工作会议三月上旬在广州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领导人、名省级馆技术部领导人共六十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抢救祖国文化遗产,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决策。缩微复制工作是“再生性”抢救文献的保护措施。一九八四年七月,文化部党组批准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一九八五年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研究了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与措施,一年来,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这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图书馆缩微工作2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吉林省图书馆应用缩微技术的历程,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更好地开展缩微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地购买了缩微设备.其中不少单位购买了从翻拍、冲洗到拷贝、还原一整套缩微设备系统.这说明我国图书馆在应用缩微技术方面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员配备.可以肯定在今后几年,我国图书馆应用缩微技术将会有较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值得高兴的一面.但是,应当看到缩微设备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缩微文献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璐 《图书馆学刊》2001,23(5):10-11
介绍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缩微文献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情况,并论述了缩微品数字化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缩微摄影技术是图书馆文献资料及信息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一技术的应用能丰富馆藏,保护原件;同时,向社会提供缩微品,能替代文献资料发挥作用。缩微品也应其体积小、规格化、费用低、耐久灵活、有利于安全保存等特点,在新世纪图书馆面临新的变革、新的挑战之际,仍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缩微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档案缩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80年代初出现的全息存贮技术和80年代中引进的光盘存贮技术曾给档案缩微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档案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通过这场讨论,不但加深了对新技术的了解,而且也提高了人们在选择某种应用技术中的决策能力。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已得到我国档案界的肯定,传统的缩微技术与电子影像技术的相互融合已成为未来之发展趋势。今后,缩微技术依然是档案文献复制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化部图书馆局于三月五日至八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会议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系统文献抢救工作和一九八六年文献缩微复制工作的任务。会议由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鲍振  相似文献   

20.
面对缩微文献数字化加工和利用的需求日益突出的问题,以天津图书馆的"缩微文献影像数据库"项目为例,探讨馆藏缩微文献数字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