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代行人是明王朝专门从事对外工作的人才 ,他们在出使过程中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 ,无不将自身在使途中的平安寄希望于妈祖这一海神。本文主要从妈祖信仰之由来、明代行人出洋之艰险与妈祖信仰、明代行人妈祖信仰之具体表现、明代行人妈祖信仰与“人定胜天”的关系四个方面谈谈对明代行人的妈祖信仰这一问题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16,(6):15-19
指出妈祖信仰散文是妈祖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妈祖文献史料汇编·散文卷》为例,概述妈祖信仰散文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发展脉络,分析妈祖信仰散文的内容种类主要有祭祀祝文、神迹灵异、庙宇记述三类,探讨妈祖信仰散文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典雅朴实的叙事风格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9,(6):14-19
为考察三奶夫人中的林九娘与妈祖的关系,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结合二者所处的地理区位、长期以来形成的神职功能、信仰遗存以及与道教之间的渊源,得出林九娘与妈祖并非同一人的结论。通过对林九娘与妈祖关系的考证,再现二者信仰合流的历史建构过程,进一步探讨林九娘与妈祖信仰合流的缘由,并借此揭示我国民间信仰的发展规律与轨迹。  相似文献   

4.
妈祖信仰的形成,与佛道二教影响分不开.人们较多地关注她的平风息浪、海上保安的功能,很少关注妈祖信仰与民众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基于此深入探究妈祖与巫道文化的密切联系.本文从民间文献、民间文学及田野调查道坛科仪资料着手,以文化人类学、民间宗教学的视野,对妈祖信仰形成的巫道背景、妈祖信仰与道教文学、妈祖信仰与巫道女神陈靖姑信仰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对于妈祖信仰文化研究有新领域的掘进和发现,扩宽这一课题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探寻妈祖信仰习俗中以身体活动为核心的妈祖体育文化形成的源流,分析妈祖祭典仪式、滨海体育、妈祖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的特点及作用,并就如何把握妈祖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建立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台湾妈祖信仰起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发掘史料,论证台湾妈祖信仰起源于大陆移民。其中澎湖最迟在明万历前已有天妃宫。明末随大陆移民入台的妈祖被称为“船仔妈”。1661年随郑成功军队入台的妈祖则被称作“护军妈”,由此可证,妈祖信仰清代之前已植根台湾。  相似文献   

7.
阐述台湾妈祖信仰与大陆妈祖信仰的一些不同特点,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当代妈祖信仰进行客观分析,认为妈祖信仰的本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许多特性,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力促进因素,并探讨了当前的相关任务。  相似文献   

8.
妈祖信仰是中国社会中一个极富特色的民间信仰。沿海漕运北上催生了妈祖信仰向北传播,而沿海和运河贸易的发展促使北方妈祖信仰进一步扩展。与南方相比,妈祖信仰的北方传播无论是传播路径、信众来源,还是价值功能都体现出了北方特性。通过简单归纳北方妈祖文化的特点,政府或民间可在今后的倡导和推进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针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简述福建涵江传播妈祖信仰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涵江最具代表性的妈祖庙霞徐天妃宫的田野调查,结合相关文献,描述该妈祖庙的历史与现状,并探讨涵江霞徐妈祖信仰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考察,简述仙游县枫亭镇妈祖宫庙基本情况,认为枫亭镇的妈祖宫庙在传播与分布上,不仅显示了妈祖信仰核心区的特色,也显示了妈祖信仰在地方二次传播和在地化的一些特点。该镇妈祖宫庙的修建、兴盛、中断、复建的历史过程与现状,不仅体现妈祖信仰特色,亦是当地民众生活的写照。  相似文献   

11.
搜集宋代有关妈祖的诗词,结合宋代文献,探讨作品所反映出的妈祖多元神职、妈祖信仰的早期传播地区及其相关的一些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敕建妈祖庙的史实考证,探析妈祖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担的重任及其所具有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3.
指出相较于妈祖信仰研究较为成熟的中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妈祖研究仍有许多尚待挖掘的事实与理论空间。以河北省境内的妈祖信仰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历史文献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妈祖信仰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予以梳理,并对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封片卡"的类别和特征。信封着重介绍妈祖信俗邮资信封、首日封、纪念封和签名封;明信片着重介绍妈祖信俗邮资明信片、极限明信片和邮制明信片;卡着重介绍妈祖贺年邮资信卡。通过对妈祖信俗"封片卡"3个特征的分析,揭示利用"封片卡"更好彰显妈祖的功德和大爱,更好地促进集邮文化和妈祖文化的良性结合。  相似文献   

15.
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宋代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先后有乡土渔民、各地海商和地方士绅官宦等不同群体加入信仰妈祖的群体之中,并成功地进行了自下而上的等级扩散,最终妈祖信仰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官方根据实际需要对乡土化的妈祖信仰进行了标准化重构,并与民间达成了契合,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检视千百年来妈祖信仰的起源和传播,我们可发现由民间祭祀而渐由官方主导,再由官方回归到广为民间崇祀的循环发展轨迹。尝试探讨各阶段的妈祖信仰轨迹,并借相关案例,通过对本土化妈祖信仰传说与在地特有的相关仪式庆典之举行、妈祖信仰善书(含经典)于本地的刊行与流传,以及妈祖精神之传扬近况,阐述其于马、新两国之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连城县地处福建西部,远离大海,历来被视为"闽中僻邑"。自清代以来,当地居民普遍信仰以保驾护航著称于世的海神妈祖,这与清代连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流通方向的趋海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信仰进入连城后及时调整职能,积极融入当地的宗教信仰活动,特别是与祖宗崇拜相结合,使妈祖信仰能在连城山区得以长期延续,至今仍然香火不断。  相似文献   

18.
指出近20多年来,福建的妈祖信仰在传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而莆田在福建妈祖信仰中占有特殊地位。福建妈祖信仰新特点也给台湾民众和社会带来了若干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