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代志怪小说中,变形母题异常丰富,它的形成有其远源的历史文化原因。它既继承了以往的变形母题,与神话和六朝志怪中的变形母题一脉相承。又是唐代“始有意为小说”,作家有意加工、创作的结果。另外,在唐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道、佛宗教对唐志怪影响很大。本文将从道教的视角讨论其对唐志怪变形母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是中国古神话的集结地,其中的变形神话异彩纷呈。这些变形神话是先民们野性思维的产物,他们一方面对自然感到生疏,另一方面又十分眷恋土地,而又想打破自身的阈限,于是通过神话这种载体进行了一次文学上的尝试。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并直接催生了死而复生的创作母题,形成了志怪神魔文学世界的渊薮。  相似文献   

3.
异类母题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流程中有着明显的演化痕迹,在上古神话、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人笔记、清人小说中均有所反映;这些神,仙、狐、鬼、精灵等异类母题在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品中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4.
宗璞有关"变形"的小说是中西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之下宗璞的"变形"母题的小说呈现出了自我的特质,"变形"仅为一种叙事的策略,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建构起了宗璞小说的价值意义。本文试从西方文化影响下"变形"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中国文化影响下"变形"价值建构的生成,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审视宗璞小说中"变形"母题。  相似文献   

5.
《墓主记》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志怪作品,它继承了上古神话厚生爱民的思想内核以及叙事模式,超越了同时期的许多小说作品,也开启了后世志怪小说中"死而复生"情节模式的先河,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的精怪、神魔小说等领域中,变形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在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变形已经成为主题学下面的一个重要母题,发展至当代文学,变形母题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就出现了多种变形模式,并通过变形母题表现作品主题,体现出变形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内涵流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说自原始神话至魏晋六朝志怪小说的出现,有一个为时不短的历史空白。此间文献记载的有关“小说”的言论,并非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艺术;羼杂于子史中的带有故事性的材料,概非作为小说的中国神话之“流”或后世中国小说之“源”。中国神话作为中国小说的历史源头,不是沿经史子集而是沿着民间口头创作的线索向后世小说发展的。魏晋志怪小说对中国神话的继承,是一种超越时空的隐性源流关系,其动力出自人类自童年时代养成的“彼此谈论故事”的天性和潜藏于人类深层意识中的原始意象。使学界认可这个全新的结构,是如何撰写中国小说史和研究中国小说观念、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明代后期的神魔小说,无疑是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等的影响,还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等的营养。本文就神魔小说对《山海经》神话构象意识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粗浅探讨,认为《山海经》创造神话的构象意识成为了明清神魔小说塑造艺术形象的范式,同时,明清神魔小说对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六朝志怪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异化"的题材故事,如人与异类像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之物之间的互化,这些并非六朝小说家的原创,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变形思维模式在六朝特有的社会环境下的继承和演变。  相似文献   

10.
志怪小说与诗赋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诠释,一是诗歌与志怪小说在素材使用上的共同性,比如说神话传说、释道仙灵既可为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同时又是志怪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二是志怪小说中诗歌的穿插与使用,这样不仅使得志怪小说的叙事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也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志怪小说与诗赋的结合,反映了不同文学体式间彼此借鉴利用的情况,为我们全面认识志怪小说的发展演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思维发展到今天,已达到了十分缜密的阶段,当我们再回到神话世界时,自然会感到不可理喻。本文就是试图从神话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神话思维的特点、神话思维进行的规律以及神话思维最终解体的过程,从而解释神话的神秘性以及神话消亡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2.
基诺族的《阿嫫腰白》是一个创世神话,由多个神话母题融合而成却又浑然一体,融合了女神母题、水生母题、卵生母题、化生母题、洪水母题和葫芦母题。这些母题与汉族创世神话母题有相似之处,同时又独具基诺族民族个性,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从中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3.
在蒙古、哈萨克等阿尔泰语系民族民间传承的"不死水"神话以及蒙古文《苏勒哈尔乃传》(《Sulharnai yin tuuji》)所载"不死水"神话与日本同类型神话之间存在相通性;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日本"不死水"神话母题与非洲一些民族死的起源神话母题之间也有相同之处,这些相通性,有的是文化传播的结果,有的则是平行发生所致。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起源与洪水灾难人类再生的神话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母题,许多民族都有此类神话传说。彝族也有人类起源与洪水灾难人类再生的神话故事,其母题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这些神话大多保存在彝族的宗教经典中,成为彝族宗教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或道德权威对人们进行宗教及道德教化或惩罚的神圣权威话语的依据,渗透了浓郁的原始宗教气息和强烈的彝族传统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比较神话学领域,至今有专门对象,无专门理论方法与术语.本文认为,"母题”是比较神话学的核心概念,它是构成神话作品的基本元素,应该成为比较神话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为此,对"母题”的由来;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含义;在比较神话学中的定义;与主题、意象、原型之间的差别;以及在神话研究中的独特功能等;进行了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视角考察了济慈诗歌中蕴含的希腊意象,认为济慈不仅用生命感触了希腊神话的内在精神,而且在诗歌创造中发现了希腊神话中蕴藏的永恒美的奥秘,从而使他的个体生命获得了美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神话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生动的心理遗传画面——没有解决的冲突和两难困境会遗传给下一代,直到一位真诚勇敢的家族成员加以化解。当然,神话中的家族遗传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消极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文章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中风神家族传承的故事,探索其神秘性以及对我们当前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具有突出的"人化"特征的希腊神话,实质是古希腊人以神秘的形式对人自身的设问和解答,内蕴着丰富的自我意识--自我生成意识、自我本质意识、自我价值意识、自我责任意识.这些意识从不同角度体现着古希腊人对自我的原始关照,并透射出人类自我理性认识的曙光.  相似文献   

19.
尊龙崇龙是我国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特有文化现象,九隆神话是我国西南哀牢地区广为流传的关于氏族起源的感龙神话,在汉族地区也广泛流传着各种感龙神话。本文就二者的异同及其内在的流源关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眼瞎与否是全剧的关键情结。正是这一情结才使得浮士德一生的追求有了一个光明的结局。然而,也正是这一情结使得《浮士德》充满了“痛苦的神秘”,使得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与把握变得扑朔迷离。文章从神话原型理论出发,来解读“眼瞎”这一情节意象的原型意义,并以之为基来阐释《浮士德》所真正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