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姓氏联理     
1.我们来看这样一副对联: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对好弹琴。这不是普通的对联,而是一副姓氏联。姓氏联是楹联百花苑中一个品类。上副对联就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祝贺表兄牛稔文娶儿媳的贺联,正是一副姓氏联。纪晓岚还特别注明,此联用了君家典故。原来这一联暗嵌牛家喜婚之意,用了犀牛望月和对牛弹琴的典故,堪称妙联。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对联丰富多彩,诸多联语耐人品味。比如,将人的姓氏嵌入对联之中就颇有情趣,其中不乏好些幽默的笑谈在内。清代道光年间,平江举子李元度与四川举子刘乃香进京赶考时,同宿一家客店。二人初  相似文献   

3.
姓氏联选说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联、喜联、寿联、乔迁联、贺业联、庆功联等可以增添喜气,治学联、修养联等不仅使书房居室朴厚典雅,而且励人奋进。包含着许多经典掌故和历史名人故事的姓氏联,以其独特的魅力,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早先的芬兰人都没有固定姓氏.进入20世纪后,这一传统才逐渐改变.1929年,芬兰颁布一项法律,要求人们使用永久姓氏.在此之前,芬兰人主要有两个姓氏习俗:一是源于父名的姓氏,另一个是源于农场或房产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种富含文化古典气息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近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联题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由课内诗文涉及各种课外知识,题型丰富多样。下面谈谈中考对联题型的复习策略。一、了解中考对联考什么1.考基本的对联常识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对。  相似文献   

6.
姓氏联选说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联、喜联、寿联、乔迁联、贺业联、庆功联等可以增添喜气,治学联、修养联等不仅使书房居室朴厚典雅,而且励人奋进。而包含着许多经典掌故和历史名人故事的姓氏联,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张恨水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通俗文学大师、章回小说大家,其作品不仅仅限于小说,还涉及诗歌、散文和对联.就对联而言,大多镶嵌于其小说和散文中,不仅门类宽,而且思想艺术性高.张先生没有对联专集,总计有一千二百余副联作及四十多章段联论. 这些联论或在特定情境中直接论评,或借小说人物之口论述,或在故事情节发展中予以点评,廖廖数语,简洁明了,有画龙点睛之妙.将张恨水的联论加以整理并予以述评,对发扬对联这一民族艺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读者熟悉的人物之一.爱新觉罗是姓,溥仪是名.但在溥仪所写的《我的前半生》里,叙述他在学习期间,同伴们称他为“溥先生”或“老溥”.有的读者不禁要问:中国的末代皇帝到底是姓爱新觉罗,还是姓溥?问题提得很有意思.对此,拙文想谈谈关于满族姓氏的一些情况.一一个民族的姓氏,就是该民族社会血缘团体的称号,换言之,即是该民族家族系统的称号.满族姓氏,就是构成满民族血缘团体的称号.在清代《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六百四十六姓,又记谱外三十三姓,共有六百七十九个姓氏.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图腾崇拜时代的族徽.元金时代,其得姓因由和特点渐有文字记载.至明清已是昭然清晰了.满族姓氏和汉族姓氏有相同之处,如有以部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还有更改姓氏和赐姓的.  相似文献   

9.
王化清 《初中生》2008,(9):56-58
理发是一种古老的服务行业。在理发店的门上张贴对联亦源远流长。这些对联多紧扣行业特点巧妙构思,颇为有趣。有的对联或立意独到,寓意无穷,或一语双关,出奇制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请看一家理发店对联: 操天下头等大事 做人间顶上功夫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匿迹了.就姓氏而言,欧洲的姓氏记录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日本普及姓氏也才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而中国许多姓氏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批姓氏.北宋时候流传的《百家姓》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姓氏.在一般人看来,姓氏与基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然而,在一些科学家的眼里,两者在遗传学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可以揭示人类遗传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趣味堂     
《新作文》2007,(12)
给作家贴对联以下对联,都是纪念古代作家的。每副对联的内容与作家的作品、经历或特点有关。请在每副对联后面  相似文献   

12.
英语称呼     
在英语国度里,称呼颇有讲究。1.怎样称呼陌生人为表示尊敬,对成年男性称sir(对两位以上的称gentlemen),对中年以上的妇女称madam,对青年妇女称miss,也可用lady或ladies作为对女性的客气的称呼。年长者对青年小孩可用young man,man,son,boy,kid等。2.怎样称呼长辈、上级,或不十分熟悉的人对成年男性用“Mr 姓氏”;对已婚妇女用“Mrs 姓氏(丈夫姓氏)”;对未婚妇女用“Miss 姓氏”;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妇女或不喜欢别人用Miss/Mrs相称呼的,用Ms。3.朋友之间怎样称呼朋友之间常互以“名字”相称,以示亲密无间,如:Hi,Bil(你好,比尔。)有时用名字…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掌握一点对联知识,既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美,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对中学生来说,主要能弄清对联中的对偶修辞手法即可。也就是要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其中,“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是难点。近年来,就有很多地方出现了有关对联的考题。2006年中考也不例外,请看以下考题:1.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文化名人(第④…  相似文献   

14.
根据命题目的与命题形式的不同,将2015年中考对联题大致分为考查对联特点、考查对联内容赏析、用对联考查文学常识、给对联进行配对、考查撰写对联能力等五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类研析.2015年中考江苏苏州卷对联题出得非常精彩,很值得研究推广.2015年中考吉林卷对联题难度最高,是否适合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15.
百家姓     
<正>姓名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早期的许多姓氏都是女字旁,如姚姓。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姓氏发展变化的历程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七种姓氏的来源:一、以氏族图腾为姓原始社会的人把某种动物、植物或物体当作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能够保护自己,后来逐渐演化成全体成员的姓氏。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14,(29):77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分布范围极为广阔,历史源远流长,姓氏也数不胜数。据说,中国姓氏共有4100多个。在如此众多的姓氏中,由于有些姓氏所姓人数较少或又属多音字,所以很容易读错。在日常生活中,读错别人的姓氏表面上看起来是小事一桩,实际上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文明修养和语文水平,事情小而影响大,所以不可等闲视之。一般而言,容易读错的姓氏,不外乎以下几类:读音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姓氏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区别各种不同类型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高句丽作为我国东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曾建立过政权,在其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高句丽族人逐渐产生了自己的姓氏.由于受到汉族姓氏观念的影响,高句丽也出现了与汉族相同的姓氏,高句丽的汉姓可能为汉族人的姓氏,也可能是高句丽族人受汉族姓氏观念的影响而采用的汉姓.  相似文献   

18.
姓氏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代表自身和家族的符号。在姓氏大国中国,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可谓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中最为奇特的是,“姓”和“氏”这两个字本身也各为姓氏。对于“姓”姓,清朝张澍《姓氏寻源》:“其人本无姓氏,因即以姓为姓。又或蔡公孙姓、射姓、丁姓之后,以名为氏。”南朝宋朝何承天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08,(Z8)
理发是一种古老的服务行业。在理发店的门上张贴对联亦源远流长。这些对联多紧扣行业特点巧妙构思,颇为有趣。有的对联或立意独到,寓意无穷,或一语双关,出奇制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请看一家理发店对联: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功夫此联巧用双关语,将常用口语"头等大事"、"顶上功夫"嵌  相似文献   

20.
引导学生重点研读《奇妙的对联》一文,了解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按组分解任务,或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掌握对联编写、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感受对联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提高其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