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级学生数概念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并具有超越数概念一般发展水平的巨大可能性。一年级学生掌握百以内数概念的顺序是:认数一数序与系列、组成一相邻数、比大小一应用。学生掌握数概念的重要指标是能进行数的分解与组成,能进行大小比较并合理应用。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数的分解与组成及相邻数的认识上,对那些数概念掌握较差的学生则帮助其形成数概念。教学中,可通过以下策略帮助一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概念。  相似文献   

2.
一、数概念的扩充小学数学中进行了两次数概念的扩充:即以自然数为基础,引进数零,把数概念扩充为(非负)整数,这是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充;随后引进(正)分数,把数概念扩充为(非负)有理数,这是数概念的第二次扩充。这就为中学代数有关数概念的教学打下基础。初中代数第一册,为了表示具有  相似文献   

3.
<正>数概念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发展数感[1]。从当前的数概念的教学来看,不管是整数还是分数和小数,都是基于计数单位建构起来的[2-3]。计数单位作为数概念认识过程中的统领性概念,如何从核心概念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数概念的本源性、一致性和整体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闯  方红 《幼儿教育》2008,(12):36-37
<正>数概念敏感期的典型表现当孩子开始对数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以及数的运算突然发生浓厚兴趣,并对其中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标志着孩子的数概念敏感期到来了。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连续的发  相似文献   

5.
<正>数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数概念,数概念是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上好数概念课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升小学数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研究团队的具体实践研究谈几点思考。一、紧扣一条主线围绕对数概念在小学阶段重要性的认识及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有趣、有悟,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数列概念是数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儿童要掌握数列概念,不但要懂得每个数的结构,而且要懂得整个系列的结构以及每个数在一系列数中的位置及其与相邻数的关系。为此必须要在精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数列整体和各个数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推理,也就是要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数列概念的掌握,又是数的组合(分解)的前提和基础。在数  相似文献   

7.
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因此,引导幼儿在会数数、会写数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数概念,从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是幼儿教师应重视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设置综合数概念的学习情境和使用生动、有效的语言指导,帮助幼儿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来构建自己的数概念.  相似文献   

8.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形成清晰的数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形成数概念应包括以下内容:会正确地数数、读数和写数;理解数的数值意义;懂得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等。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是形成数概念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学的重点。一、学会正确地数数。计数就是数数,  相似文献   

9.
“数概念”是指分数、负数、平均数等与“数”有密切关系的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与数有关的数学问题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感的重要载体。但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把握概念本质,以致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我们认为,教师要紧扣概念的本质,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概念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陈建英 《教师》2021,(17):43-44
数学概念是数学系统的细胞,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而数的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学生对数的概念的建构过程也就是教师对学生阐明数感及符号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现实背景的过程.文章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数感培养,依托创设情境、对接生活、投放实验、延伸训练、开放实践等诸多教学手段,把数的概念教学融入多元化的活动载体当中...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概念的建构是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必备条件,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概念”教学是指小学阶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与“数”有关的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数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数”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在感悟中自主建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幼儿认知数概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和形在人脑中釣反映。数概念和形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而数概念又是学习数学知识的第一步,也是各种计算的前提。幼儿数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曾引起国外心理学界的重视与研究。我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有效进行计算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数感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由学生自身已有的有关数的经验所发展出的一整套认知结构。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数感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数与形两个角度出发,探寻数表征、形表征、数形结合表征概念的教学策略。通过数表征与形表征的相互选择和转化,形成概念认知结构,实现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15.
文中首先引入MV-代数的滤子的概念,并把粗糙集理论中上、下近似的概念应用于MV-代数,引入了MV-代数的上、下粗糙滤子的概念。最后讨论了MV-代数的粗糙滤子的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从数的概念与运算的本源性、一致性与整体性出发,统整核心概念(计数单位)、基本规律(运算律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运算(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运算、计数单位上的数字与计数单位上的数字运算)和基本事实(加法口诀、乘法口诀),建构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框架。据此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数与数之间、运算与运算之间、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感悟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促进学生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目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数概念,而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衡量数概念形成的标志之一。为此,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要重视计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首先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举例,并将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排列、组合P概念从具体问题的辨别人手,得出排列与组合的概念,进而介绍排列数概念、组合数概念及其符号表示.该单元的教学次序是:基本概念的形成(排列与组合的概念、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概念)→基本算法规则的掌握(原理与公式)→概念和算法规则相结合的应用(这里是以解题规律为主线,把排列应用题和组合应用题一并按其解法由易到难分层次集中而对偶地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皮亚杰说:儿童的数概念不是成人能直接教会的。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数是抽象的概念,掌握它比掌握具体事物的概念困难。引导幼儿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必须积极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从看、听、做等感知能力和动作能力方面,通过对材料的接触、摆弄和探索,积累经验来建构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有效进行计算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数感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由学生自身已有的有关数的经验所发展出的一整套认知结构.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数感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