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和谐统一烈而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然而,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生,具有典型的两面性,要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场本身存在的负面效应,从而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一、避免“公平与效率分离”,实现二者有机统一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追求的两大目标。社会主义必须而且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之所以说必…  相似文献   

2.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在高质量发展中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系统分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根基,深入探索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价值目标的高度契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奋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商政治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协商民主、协商政治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也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作为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必要补充,建立社会协商政治制度,使协商民主在基层发展,是丰富我国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加强民主建设力度,为民主发展提供多种制度支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对制度问题的认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和独特见解,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其次体现在其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重视民主与法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再次是对制度本身的深刻认识,从制度的地位、功能、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对制度本身进行深刻挖掘。  相似文献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保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理顺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组织的关系,完善人大的监督制度;完善选举制度;加强人大制度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李成之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肯定了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是对传统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市场经济为什...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其前提条件和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坚持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根本政治制度和主要的政治制度,而绝不搞西方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中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在理论上进一步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具体的探索,明确地提出以建立“中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形式,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高度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该文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以建立“中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形式的命题。然后,在本论这个命题论述了这个体制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实行自主的企业制度;建立完整的市场组织;完善间接的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政治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它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密切结合在一起,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和要求。公有制是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在公有制基础上是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并没有变化,但两者的具体实现形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1.
政治意识文明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矛盾,抓住和解决好这个矛盾,就一定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灵魂,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体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其政治意识文明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起着引导、规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科学发展创造了根本前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保证和文化支撑;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既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也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市场经济呼唤政治体制。改革政制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依据:政治体制是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础上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各。他属于政治上层建设的范畴。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业作了新概括,其中最重要的新内容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已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历史和现实都明确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者.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民社会逐步发展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开展公民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素质,中小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工》2008,(12):45-45
党国英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认为,选择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必然。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活力和竞争性的制度。自由市场经济需要秩序和稳定,秩序的维护需要权威,最有效的权威行使者是政府,而最具活力的政府又是民主政府。民主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最基本目标是自由、正义和稳定。民主手段与自由、效率、正义和稳定诸目标相结合,构成当代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政治市场准则。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改革思想博大精深,丰富而全面,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其闪光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区分为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提出制度建设对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开创性地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既存在内在统一性,这是二者融合的基础;又存在矛盾性,这是二者融合的关键.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发展市场经济,使其有机融合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